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承  诺 > 章节目录 承诺(二十六)(第1页/共3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承诺(二十六)(第1页/共3页)

    三十二

    赵昆仑带着人早就撤走了,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工事在那里,走之前,他还特地让士兵们每人朝着日军阵地开了一枪。

    神田鼻子都气歪了,看来是游击支队无疑了,只要这样的部队才会不按常理出牌,也才会这样想走就走,丝毫不顾虑后果,当然压根就没有什么后果,消灭了那么多皇军士兵还有什么后果呢?

    让神田更加气愤的是,这支部队转了一圈很快又回来了,就在第6师团残兵败将的屁股后面,你只要掉队了,走慢了,累了,就再也跟不上大队了,甚至后来发展到整中队的士兵停下休息都会被无声无息消灭掉,这实在太可怕了!三四千残兵败将不敢再分散开了,抱成一团,往前缓慢移动,直到晚上宿营才稍稍心安。

    这是一个湘东北很普通的小村子,村口的大榕树掉光了叶子,横枝竖杈迎风站在那里。小野派谁在村口站岗都不肯,无奈之下,他只能下令几个成建制的中队轮流,每个中队一个小时,好歹熬到天亮再走,电台联络得知接应部队已经南下,但是遭到了一支国军的阻击,目前正在交战状态,顺利的话,明天傍晚前后会进至离此村庄30里处的县城。

    也就是说,要么继续往北走;要么就地坚持抵抗,直到接应部队到达。

    继续往北走,身后的游击支队不会善罢甘休;就地抵抗,缺粮缺水,只剩下这些空荡荡的房子。说起来,这些都是拜皇军所赐,皇军所到之处,当地的百姓全部转移,投亲的投亲,没有去处的政府统一安置到后方,这里面做了大量外人想象不到的细致工作,也正因为如此,三次长沙保卫战完全可以说是全员参与,全民皆兵。

    身处这些空落无人烟的村子里,几千人稍感安全一些,但是粮找不到一粒,水也喝不到一口——水井都被填了,当地老百姓毁井抗战!

    神田和小野忧心忡忡,催促援军尽快到达,这边布置防御,走也实在走不动了,只能就地坚守待援。

    多年后,赵昆仑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战斗,还是感到自豪。以一千八百人对付近四千人的日军原精锐部队,他不敢有丝毫大意。事实也是这样,这些日军能逃到这里,也都是属于“强者”之列,老弱病残的已经淘汰,坚持到这的虽然疲累,但睡一个好觉体能就能恢复,吃一顿饱饭精力就能复原,武器一上手又能百发百中,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他们不堪一击了,俗话说得好——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

    但是,因为他们是中国人民的死敌,因为他们是屠戮首都的巨恶,因为他们活着,中国的百姓和士兵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就要彻底消灭他们,多消灭一个就能多挽救一个或者多个中国人,多消灭一群就能让身后的长沙城未来多享受一天太平,全部消灭就能警告上百个类似于第6师团这样的侵华日军主力部队!战前的动员赵昆仑说的简短有力,但是几句话一讲,每个人都明白了,决战的时刻到来了,这是游击支队的决战,这是九战区的决战,这也是正义和邪恶的最后决战!

    战斗首先在村口打响。每隔一个小时就换一个中队执勤,这难不倒游击支队,关键是村口就一条路,老远就能看到来人,兵力又不好展开,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味道,架设在村口的机枪只要一开火,必然会给游击支队带来杀伤,这是赵昆仑无论如何不愿意看到的,战斗到这个时候,每个游击支队的战士都有权利享受胜利的喜悦,就如同忙碌了一年的自个家店铺的伙计每个都有权利分红一样。赵昆仑希望每个参战的人都活下来,这让全体官兵格外感动。

    最后定的方案是前后夹击,村口佯攻,主攻定在村后,打进去后,逐屋消灭敌人。赵昆仑脑海里蹦出的在华北敌后打鬼子据点的画面,这让他很受启发——虚虚实实、声东击西。还真别说,八路军的打法就是简洁高效。

    至于逐屋近战消灭敌人,那更是游击支队的长项,赵昆仑从华北归建的路上,有一大段山路是坐在当地农民的驴车上过来的,也就是在驴车上他想出来了以班排为单位的攻坚作战训练计划,驴车的铃铛声此刻仿佛还在耳边鸣响,八路军首长强调琢磨战争的话语被他一路咀嚼。

    村口的枪声突兀响起,惊得日军纷纷起身,骂骂咧咧不知如何是好,小野派了几个中队到村口增援。然后过来向神田报告,几个军衔较高的军官也陆续来到神田师团长的“住所”,神田就着火堆侧卧着,身上盖着一直舍不得扔掉的毯子。

    大多数日军几乎都没有入睡,湘北夜寒是出了名的,缺水少食的寒夜里,入睡变得十分困难,只能升起火堆取暖休息,枪声响起的时候,原本也是预料中的,可真响起来了还是觉得受不了。

    战斗打响后,早已迂回到村后的赵昆仑带着人隐蔽接近村子。刚子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这个村子口小肚子大,能容纳至少千把人,俨然一个小集镇。村民有事外出打村口进出,无事待在村里,连年兵荒马乱,村民也组织了护村队,青壮年后生舞刀弄枪也像那么回事,防范小股土匪和散兵游勇还行,可是日本人一来,全村老老少少只能疏散转移。

    走之前,族长下令宰杀牲畜,带走或者隐藏好粮食,最后下狠心填埋水井。

    自从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开始使用水井以来,在五千余年的华夏文明中水井始终扮演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水井出现之前,人类只能逐水而居,或者只能生活在有地表水或泉水的地方,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大,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湘北许许多多的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井,老百姓花钱雇人或者自己动手费时费力好不容易打出的水井,说填就填了,还真是舍不得,族长也是犹豫再三,远处日军的枪炮声已经隐约传来了,才最最终下定决心,一声令下,片刻工夫家家户户就填埋了水井。

    为了抗战的胜利,老百姓豁出去了,赵昆仑和官兵们事后看到了这些被填埋的水井,无一例外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后村也有人执勤站岗,也许因为山势陡峭,日军并没有太重视,仅安排了两个哨兵,因为天冷还不时跑动取暖。

    一位排长带着两个身手敏捷的战士隐蔽上前,不一会,山岗上传来了两声夜猫的叫声——他们得手了。

    赵昆仑一挥手,以三人为一个单位,若干战斗小组迅速出发,隐没在前方的黑夜里。

    战前,以班排为单位进行训练的时候,赵昆仑进一步强化了三人为单位的小组作战训练,针对湘北农村道路逼仄狭窄的特点,更针对湘北民居房间多,门窗多的特点,强化三人间的配合作战。他还数次带着这些士兵到农村实地训练,村民们听说是为了打鬼子,非常欢迎,每家每户都主动申请接待几个战斗小组,而且还杀鸡宰鹅犒劳将士们,弄得将士们很是过意不去,赵昆仑给每户发了两块大洋,结果都交到族长那里,族长拿来又全部返还给部队,并且发了火,再如此就不欢迎部队来了,赵昆仑只得作罢。

    在华北的感觉又回来了,和乡亲们一起准备破袭正太铁路的感觉又找到了,赵昆仑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民众期盼军队打胜仗,期盼能早日重新过上安静太平的日子。

    而军人,中国的军人,做得好吗?老百姓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而国军很多部队却做不到应该做的。

    自己身为国军军官,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部队开始,一定要对得起百姓和乡亲们的期望,多打胜仗,多杀鬼子,还太平与安宁给这些可亲可敬的乡亲!

    按照训练时的要求,每个战斗小组再三三跟进,也就是在每个小组身边始终要有两个小组,互为掩护,互相支援,力求无死角作战,

承  诺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承诺(二十六)(第1页/共3页)-承  诺、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