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承  诺 > 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二)(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二)(第1页/共2页)

    五十七

    唐朝时候,高僧玄奘来到印度取经,这个故事后来在中国广为流传,根据他的故事写成的小说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在漫长的1000年时间里,中国人对印度并不陌生,但直到17世纪末,一位来自广东的天主教徒才成为第一个在印度定居的中国人。清朝中后期,又有一批以广东客家人为主的中国人漂洋过海,来到当年已经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首都———加尔各答。他们选择了距离该城市65公里的钻石港落脚、生根、繁衍生息,使之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华人聚居地。此后,来印度的华人逐渐增多。

    与老赵夫妇想回国相反的是,随着中国大陆新政权的建立,一批国内的有钱人、地主纷纷往印度跑,这让老赵想脱手酒馆变得非常容易,风刚放出去,就有好几个国内过来的人要盘下来,价格也都开得不低,性子急的甚至都把定金带来了。老赵知晓了行情,心中有数了,这才找女婿商量。在他看来,印度社会的混乱绝对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蒙巴顿让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千百年来混居在一起,现在要截然分开,怎么可能呢?印度的经济和社会也被硬生生撕裂,这种伤痛可不是轻易容易弥合的。赵昆仑赞成老赵的分析,他也认为,印度赢得了自治,但是失掉了安宁;面子有了,但里子要烂了,今后的若干年,印度社会危机都将存在,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离开印度已经成为必然。

    至于大量的华人此时来印度,那时因为国内要搞公有制,这帮子人出于恐惧心理,带着几代人积累下来的钱财来躲难的,不过,此举并不明智,在如火山口一般的印度社会谋生殊为不易,就怕最后人财两失。

    离开既然已经是板上钉钉,那到哪里去就成了议论的话题,老赵夫妇自然希望回到国内,待在上海、南京都行。秋月也希望回国,但是看到赵昆仑在思考,她也就没有表态。

    赵昆仑 并非不想回国,但是自己毕竟还要打理公司,回国定居就怕今后出行不方便,下一个落脚点必须交通方便,在西亚、东亚、欧美之间来往便利,而且最好是政治因素中性地区,不要轻易受美苏两种势力左右和影响。赵昆仑此言一出,两个女人异口同声说:“香港”。

    老赵看看妻子和女儿,他知道,女婿的选择很有道理,从心底他支持这个方案,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宝贝女儿要离开他们,这又是他一下子不能接受的。

    似乎看出了父母的为难,秋月一手挽着一个撒娇道:“一家人就先到香港嘛,等过一段时间再回上海,以后就两边跑,每个地方轮流住半年!”

    老赵夫妇一向听秋月的,何况赵昆仑的事业要紧,所以一家人就此决定下来,到香港去。

    很快,老赵就以一个满意的价格把酒馆出手了,接下来,办理过户手续以及收拾一些个人物品。这之间,赵昆仑带着姜继哲已经到香港买下了一栋楼作为公司总部,上面两层住人,下面三层办公。

    赵昆仑再回到利多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在离开利多前,他带着秋月、姜继哲等人开着车来到了中国远征军墓地吊唁。从酒馆出来,转过两条街,再往前开3公里,就看见一条公路旁的大约600座坟茔,公路一直通往密支那,再分南北两线连接到滇缅公路,这就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看到这条路,赵昆仑不仅想起了“尖刻的乔”,这条路倾注了这位可敬的将军无数的心血,通车之时,蒋介石曾在庆祝会上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史迪威将军的名字命名这公路,以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路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其时,史迪威已经被迫去职,去了冲绳,蒋介石如此做,是想补偿史迪威一点面子。

    如今物是人非,史迪威将军已经去世,蒋介石也被赶到了台湾。世事多变,捉摸不定!不会走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想来就是这些坟茔了。

    一行人肃穆、鞠躬,赵昆仑等军人脱帽敬礼!

    这些长眠于此的远征军将士主要是撤退到印度时已经受伤或者染上疟疾等疾病,最终医治无效去世的,公路后来从他们的坟茔前通过,也正是为了纪念他们。

    愿他们安息,他们的魂灵可以沿史迪威公路,回到国内……

    几日后,从利多出发的汽车载着一行人出发了,因为要顾及到安全,所以赵昆仑让姜继哲带人准备了枪,一路小心护卫,直奔阿萨姆邦的迪布鲁嘎机场——当年的美国陆军空运总队印中联队的总部所在地,现在机场有小乔安排的一架飞机在等候。

    飞机起飞后,赵昆仑望着脚下的大地,脑海里不由跳出一句话,当年佛祖释迦牟尼修行之时,在夕阳下抓起恒河边的一把土,问跟随在后的众弟子:“我手中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据说无数聪颖的弟子顿悟成佛。”

    佛的世界无争,可现实生活呢,赵昆仑情不自禁摇摇头。就拿脚下这块土地来说,它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争斗史。

    阿萨姆邦是印度最东北的邦,它旁边是锡金、不丹。赵昆仑曾査过历史书,惊人地发现锡金、不丹和阿萨姆邦地区从来就不是印度的一部分,印度东部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和中国交过界!

    锡金、不丹自7世纪开始即为吐蕃领土,1240年元朝统一西藏后,整个藏地对中原王朝都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西藏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锡金、不丹自然也成为了中国的领土。

    到清朝时不丹虽然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而锡金直到19世纪末被英国侵略前大部分仍然是中国领土,从7世纪到1890年的1200多年属于中国的领土。1890年中英在加尔各答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主要内容为:清廷承认锡金割给英国保护;划定中国和锡金的边界;由此锡金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1914年,在“印度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英属印度。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噶夏的代表,背着中国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西藏宗教领袖和噶夏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夏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也未予承认。所以,这是一条非法的边境线,阿萨姆与中国的边界是非法的。

    想到这里,赵昆仑不由又想起了这次航行的目的地——香港。不也和这里一样吗,因为近代殖民的原因,被划出了中国。当然,赵昆仑买的楼不在香港岛,也不在九龙司,而在新界。

    秋月曾经问过原因,赵昆仑举着好不容易找来的远东历史书,在自己的夫人面前过了一把历史教授瘾。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占香港岛,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实力不济,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到了1860年10月24日,中英又签订了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注意”,赵昆仑特地加重了语气,此两处都是割让!而到了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也就是俗称的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也就是说,我们买的楼到

承  诺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二)(第1页/共2页)-承  诺、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