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承  诺 > 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六)(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六)(第1页/共2页)

    六十一

    1940年,日本人在中国有了新的收获。中日战争自武汉会战后进入到相持阶段,日本军部见征服中国遥遥无期,遂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以军事进攻为辅,以政治诱降为主。结果,投降的是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类似于美国副总统角色的汪精卫。这让日本军部自以为得计,却让日本政界大失所望,多年来在中国培养起来的情报系统告诉他们,远在中国大西南的蒋介石政权对抗日更坚决了,这着实是件棘手的事,军方当初一意孤行,盲目扩大对华侵略,现在看来,泥潭深陷,即使大象也无能无力了。

    日本人在对中国的战争中一旦明白过来这个道理,除了极少数狂热的战争疯子,绝大多数人都慢慢醒过味来,三月亡华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中国广袤的大地遍地都是反抗军,迟早日本人要被赶出中国,就像200万满族人很容易就在1911-1912年间的辛亥革命浪潮中被吞噬,关键在于中国人要有人打头引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当时的中国并不难。日本人很快发现,做振臂呼的主要是中共,所以从1940年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日本人主要对付中共抗日力量,甚至于在华北战场打出了专打八路军某支部队的标语,并且辅之以对八路军活动区域进行残酷三光,企图竭泽而渔,一时间,根据地损失惨重,而蒋介石也不愿中共强大,理所当然坐山观虎斗,可以说,抗战爆发后,英美不出手,蒋介石为主、中共为辅,中国一国应对日本侵略,最初的压力主要给了国民政府,汪精卫的投敌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国民党内一批人被这种压力击垮。然而随着日本人主要攻击中共领导的部队和抗日根据地,国民政府的压力也就逐渐减轻了,蒋介石明白,前两年国民党扛住了日本人三板斧式的攻击,现在有中共和日本缠斗,未来只要英美参加对日战争,没有中国不胜的道理。

    真不知道汪精卫当时是怎么想的?更不知道日军占领区各种伪政权的头头脑脑是怎么想的?民族大义他们自然不懂,可是日本人在中国举步维艰骑虎难下却是不难看穿的。也许只有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一条路可走吧,汉奸官员们拼命夺权捞钱,当然溧水这个小县城的小县长位子太小入不了他们的眼,但好歹也是南京的南大门,对溧水县长一职,还是有不少人觊觎的。一时间不少没有捞到好位子的人纷纷活动起来,争斗下来也出不来结果,在县长位子虚悬了数月之后,无党无派的顾浩诚以警察局长的身份兼任代理县长,真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而日军占领当局也在一番人事调整后,安排了一位新的军官出任溧水城防司令——木村次郎。

    有时候人心是最难以揣测的东西。佛家有偈语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木村次郎上任伊始,一改少佐小林光一尽可能和当地乡绅百姓和平相处的做法,日军开始在溧水大力征收钱粮,多次下乡残酷扫荡,抓捕并杀害被认为可疑的抵抗分子,一时间,溧水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而身为当地土著的顾浩诚自然要维护当地人的利益,他甚至暗示警察部队抵制日本人的做法,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双方很是合不来。日本人告状到汪伪政府,顾浩诚以身体不适为由提出辞呈,很快获批,他与张秋实合计打算远走他乡躲避可能来自于日方的算计。

    唯一让张秋实离去放心不下的自然是女儿女婿一家。女婿自从收到少佐的来信和归还的巨扇后,仿佛换了一个人,每天躲在书房内苦练绘画技艺,父亲的遗物失而复得,本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是韩西湖高兴不起来,他为中日间这场战争悲哀,为千万死于这场战争的青年人惋惜,在我们这一方,牺牲者算是民族英雄,在日本那一方,死难者会被怎样对待呢?即使日方把他们的骨灰放进“忠烈祠”,又有什么意义?鬼魂在异国他乡飘荡,父母妻儿在家乡哀泣,日本政府和军方不仅让中国人民妻离子散,也是对日本人民犯罪,葬送了无数人的生命,摧残了无数人的梦想,破坏了无数文明成果,这个政府还被国民爱戴,发动的战争还被追随,从这个意义上,日本国完了。

    韩西湖想做的,就是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他的绘画技艺已经成熟,他的宝扇铺推出大量精美的产品,为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贡献一份美,相信战争结束后,世界是需要大量艺术家的,自己很惭愧,无法为抗战做贡献,只能为战后和平做点事情,希望在儿子韩国强的一生中,中日之间不要再爆发战争,南京城破国人被屠戮的惨痛历史永远不要重演。

    就在韩西湖沉醉在创作带给他的宁静与平和中时,日本人突然上门兴师问罪打破了宝扇铺多日的平静。起因是因为顾浩诚参加了国军与日本人为敌,而再次挽救了韩西湖的却是一把小小的团扇。

    张秋实和顾浩诚走了已经有半年时间了,据回来报平安的佣人阿福说,老爷和舅老爷在四川安顿下来了,小舅子据说去了缅甸战场,顾浩诚因为有在日占区工作过的经验被军统局吸纳发展为特工,目前已经立住脚,期盼韩西湖西去,只有他知道地址,一旦韩西湖在溧水的形势不妙,就让他带路护送韩西湖一家西逃。

    那天,晓花陪着韩西湖正在制作团扇,团扇又被叫做宫扇、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韩西湖曾经考据过扇子的历史,发现扇子最早出现在商代,最初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的障扇,并不是用来扇风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变小并且开始用来取凉,助人心静。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运筹帷幄,妙计横生,其中鹅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确实有助于诸葛亮静心思考与决策。

    从东汉时开始,人们喜欢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当时扇子主要有长形、圆形——一轮明月形的扇子就是“团扇”,也有人称呼它“合欢扇”;以木、竹、骨等材料做手柄;还辅以扇坠、流苏、玉器装饰,一柄扇就集实用、携带、欣赏、把玩、珍藏多种功能为一身了。

    论实用,团扇是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女子到了夏日时节都会持一柄团扇,既可摇动生风,又可用于遮面障羞,拂扫浮尘,驱赶蚊蚋,是须臾不可离手的凉友。论收藏,每一柄团扇都因为不同的制作材质,以及扇面上绝无雷同的诗、书、画、印,成为一件极富个性化的艺术品。为了彰显使用者的富贵身份,扇骨经常采用象牙、玉石、骨角、湘妃竹等材质,也有用檀香、沉香等具有香气的木料做成的团扇,轻轻扇动,能够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清凉舒爽,心旷神怡。尤其是扇面,被视为重中之重,上面没有书法或绘画作品,是要被人轻视的。因此,一柄小小的团扇,却蕴含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因而也就被历代藏家纷纷买去收入阁中,成为善加珍藏的文化精品。

    由于在造型和装饰上,团扇都力求精美细致,不仅注重实际的效用,还极力表现出生活的意趣,人手持之,相映成美,因而深受妇女的喜爱,唐朝起女性更是随身佩带,并且主要在扇面上画上仕女图,美人轻摇团扇,扇面上又有一美女摆动,两相辉映,相得益彰,引人注目,勾人魂魄。也就是在唐代,团扇随同遣唐使传入日本,最初只是在宫廷贵族间使用,把玩。一两个世纪后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木村次郎进来时,一队日本兵荷枪实弹团团将铺子里的四个人包围,阿福抱起吓得哇哇哭的国强,晓花抓住韩西湖的胳膊,心扑腾腾跳个不停,韩西湖没有说话,还是静静地做着手里的团扇。

    跟在木村后面的是一个女人,一身田野绿军装穿在凹凸有致的身上格外抢眼,只不过冷冰冰绷着脸又让人不敢正视。翻译没有来,因为这个日本女人的汉语很流利。

    木村恶狠狠地盯

承  诺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六)(第1页/共2页)-承  诺、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