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雪狼 > 第1卷 译后注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译后注

    诺夫德维奇公墓在许多中文媒体介绍里也被意译为“新圣女公墓”。诚如小说里所描述的那样,这个公墓安葬着许多苏联史上的名人,如政治家赫鲁晓夫,文学家契柯夫和钢琴音乐巨匠肖斯塔科维奇。即便在小说问世后,仍有新的名人被安葬在那里: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以及前不久去世的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小说中所提到的有些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如尤里•;;路金执行逮捕行动所涉及到的“医生阴谋案件”;斯大林死后,流亡在欧洲的俄罗斯反苏组织的一些领导人突兀地纷纷被暗杀;以及斯大林临死前计划对犹太人的清洗。

    《雪狼》小说的原作者是格林•;;梅德(Glen Meade)。他其实是个爱尔兰人,出生在都柏林。他曾经为爱尔兰航空公司工作了很多年,作为一名飞行驾驶训练员。后来又当过《爱尔兰时报》的记者,现在则是全职写书。他的第一部作品《勃兰登堡》在1994年出版后就引起了轰动。到目前为止,他共出过六部作品,全部被列为国际畅销小说(International Bestsellers),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而传播。不过我看过他的另一部作品《撒哈拉大沙漠》,跟《雪狼》相比要逊色很多。格林•;;梅德在编写《雪狼》这部作品时可说是化了很大的功夫,他采访了美国前情报官员联合会(AFIO), 芬兰的反间谍机构(SUPO)并被允许接触到了一些机密资料,在莫斯科,他也得到了一些以前在克格勃工作过的人员帮助,为他提供资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爱沙尼亚,接触采访了古拉格的幸存者,从他们那里获得了第一手的,当时的背景资料。所以,小说《雪狼》里所描述到的当时苏联社会背景是很真实的,即使在我国,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都会对这种描述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象安娜•;;克霍列夫的那种遭逢在当时是有着很大的代表性的,这是国家社会机器对个人、家庭的一种无情碾压,显得格外残酷,所以读来给人的震撼力很大。相形之下,史朗斯基的父母遭遇就显得不是太真实了,刻意堆砌、虚造的痕迹很浓。可以理解的是,出于创作的需要,作者对一些历史记载的事情在时间、地点上作了搬移。譬如“克格勃”这个名称其实是从1954年赫鲁晓夫当政后才开始有的。原作者也在附注中对此特意作了讲明。

    就我个人来说,确实是很喜欢《雪狼》这部小说。十年前当我第一次阅读到这部作品时,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时就发出感慨:这部小说要能被翻译成中文该有多好,有更多的人可以欣赏这部精彩的作品。整部小说不是一气呵成而翻译完的。前后断断续续地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利用业余时的空隙才全部完成。这当中也经过不断的改动、雕琢。翻译过程中,我在上海也去跑了图书馆和党史书店查阅有关的政治、军事资料,核对书中的历史内容和名称。在国外的几年生活也增强了我对国外风土人情的感受和了解,这对我在翻译书中人物的形象刻画和情景对白时,对原作者的本意揣摩和感悟有着很大的帮助。这部翻译作品完成之后就被锁藏入自己的电脑里,不幸的是,因电脑的几次操作系统的转换和格式化,不慎将几个章节给弄丢了。现在终于又重新全补上了。不过我自认现在的翻译激情和灵感已远不如五年前的了,所以重补上的译段肯定是不如原来的了,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我很高兴能有机会把自己的译作推出来供大家欣赏,这还得感激如今发达的网络时代。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小说。也希望大家能多写点评论反馈来捧捧场。谢谢。

雪狼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译后注-雪狼、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