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阳光下的青春 > 第1卷 第十九章 父亲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十九章 父亲

    “爸,你回来了,怎么样,放假前单位很忙呀?” 潘家辉在里面把那两扇木制的大门打开,看着外面站着的中年男人说道。

    这个中年男人有一张刚毅的脸庞,头发梳的整齐,穿着一身黑色素面的西服,脚上的皮鞋虽然有了一丝尘土,但是没有掩盖住那发亮的皮面。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乍看之下带有一丝欧洲绅士的风度和中国特有的儒雅。这就是潘家辉在政府任职的父亲潘建国,虽然50多岁了,但从整洁利落穿着和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可以看的出还是很年轻的。

    潘建国进来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笑了笑。

    “儿子什么时候回来的?回家就好,你妈在家呢吗?是不是又出去玩麻将了?吃饭了吗?”

    潘家辉接过潘建国手里的包,跟在父亲后面走着。

    “我妈在家呢,正做饭呢,就等你回来了,以前你都是很早就回来的,今天回来晚点我妈正在说你呢。”

    “让她说去吧,从退下来后一天不说她都难受,真不知道还有多少话没说完,都那么大岁数了,退就退了吧,在家里养着还不好。”听到潘家辉的话后,潘建国带有一丝隐痛说道。

    “爸先进屋吧,一会就要吃饭了,你也累了一天了。” 潘家辉在后面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让父亲先进屋,等着吃饭。

    进了屋的潘建国没有和潘家辉说什么话,先去把电视打开,看中央台的新闻频道,这是潘建国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不管回来多晚,都要看看今天有什么大事发生,虽然在政府里面任职,每一天都能从人民日报上看到一些,但那很多都是头一天的事情,不是刚发生的,对于这个建国初期出生的人来说,新闻才是唯一能了解外面的途径。

    “爸,我回来的时候看到街边又开始盖楼了,听说里面还有一些政府官员的住房,是吗?”潘家辉把父亲的包放好后来到了客厅,和父亲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说道。

    “是不是临街的那个刚开工的楼?要是真是的话,就有这么回事,招标的时候主管的领导和开发商开过会,在那个小区里面要了几个单元给一些新上来的领导,换句话说道边是城市的标志,一个城市如果在路边都是平房的话,那这个城市永远都是落后的,咱们这个城市小,要进步就要把自己的边幅修齐了,要不人家怎么来投资呀。” 潘建国转过头来看了看潘家辉。

    “儿子,怎么关心起这些了?是不是在大学里面有什么事情发生呀?” 潘建国用略带疑问的眼神看着潘家辉。

    “爸,没有,我能有什么事情,现在我已经好很多了,没事情的,我就是问一下,今天坐出租车回来的时候看到的,然后出租车里的司机就和我说了,我还以为开玩笑呢。”潘家辉看了一眼略带疑问眼神的父亲,嘿嘿的笑了一下。

    “儿子,要是有什么事情就说,虽然咱们家族很传统,有一点家族的模式在里面影响着,但是大体的方向还是咱们家自己定的,别像以前一样,想不开了就走了,现在家族里面已经不再像以前了,知道吗?” 潘建国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再深说什么,孩子也这么大了,上学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了。

    ……………………………………

    潘建国深深地知道,在这个家里面,还有一些家族的影响在里面,光说自己的家里就是。听老一辈人说,家里是在民国的时候闯关东过来的,从开始租人家的一亩田到自己买地后成为大地主,还养着一帮护院,都带着枪,那个时候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在一个大四合院里面,上面还有家主管着,有什么大事情都要通过家里的长辈们决定,自己一个人想干是不行的。

    潘建国的舅爷那个时候还是警察局长,可以说家里人到哪都可以横着走。解放了,因为是大地主,国家把田地都收了回去,把老宅子也没收了,家里人都给遣散了,一部份人去了农村,一部份人留在了城市里面。但是解放初人们都认成份,你成份不好就不行,因为以前是大地主,虽然没做过坏事,但那个时候的人就是看不上你,国家也没有什么好的工作给你做,互相也不敢联系,要是走到一起就会有人说你家又走资本主义道路,要消灭,逼得没有办法的这一大家子就这样分散了。

    潘建国就是那个时候出生的,上小学的时候总是被一群同学在后面叫着地主崽子,成份的问题让潘建国小的时候始终抬不起头来,等到了初中,国家又赶上动乱,三年的饥荒和建国初期的一场动乱,让潘建国就上了不到一年的初中后就给下放了,又是因为成份,让这个学习很好的潘建国在农村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虽然在农村很累,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潘建国在国家平稳后,赶上了那场国家高考的补招,使这个在年龄上很小,但是学习上又努力的潘建国一举考上了大学,四年的大学下来又开始分配工作,还是因为成份,又把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分回了农村,美名其约地说是锻炼一下自身,从基层做起。

    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同样是从大学毕业回来后,回到农村的潘家辉的妈妈,在朋友和同样下放到基层的那些大学生的祝福下组建了这个家庭。

    几年后,因为一次知青集体绝食事件,让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成都、重庆等各大城市,广大知青家长纷纷上街游行和公开集会,以各种方式声援边疆知青。他们最动情的一句口号是:请放我们的孩子回家吧。最终拯救一千多万知青命运的是世纪伟人邓爷爷。据说他老人家顶住各方压力,勇敢地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这句名言在当时的社会上广为流传。邓小平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知青返城大潮汹涌而起,一些本来因为成份和国家下放的知青人员陆续的返城,潘建国和潘家辉的母亲王绣琴成为了第一批幸运的人,回到了城里,同时也都进入了政府部门工作。

    潘建国这一代人赶上了一个动乱的年代,也赶上了一个好的时机。在后来的改革开放,让潘氏家族的人开始联络,一大家子人又能聚到一起,开始讨论家族的命运该如何走。

阳光下的青春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十九章 父亲-阳光下的青春、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