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大汉游侠传 > 第1卷 总序:还侠之本来面目(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总序:还侠之本来面目(第1页/共2页)

    按语:本书连载至此,暂告一段。为了让读者更多了解作者创作此书的一些想法,特在此刊载燕北闲人的序言(暂定稿)。欢迎批评指正。

    老朽与作者是多年挚友,承他看重并请在下为他的大作作序并点评。老朽虽是“武侠迷”,但愚钝不才,本难胜此任,然老友一再敦请,并让我先睹《大汉游侠传》系列全文。这一读不得了,热血激荡,遂甘愿一试。

    作者经过八年艰苦努力,《大汉游侠传》系列之:《抚剑远行》、《轻生暂别》,曾于2004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过。此后,作者再耗时五年,写成续书《拆骨为刀》、《野火不尽》,并对前两卷做了较大修订。屈指算来,八十余万字,竟写了十三年。老朽记得,曹雪芹写《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曹公走到哪里,便把书稿、笔墨带到哪里。一有好的词句,即随时修改,可谓书痴沥血矣!作者写《大汉游侠传》之执著,亦步曹公之后尘矣!

    我问过作者:《大汉游侠传》为何写得如此艰辛?他坦诚相告:只为写出真侠。为了“真”字,作者甘愿走上充满荆棘的创作之路。窃以为,在当今商品大潮中,急功近利,人心浮躁,搞快餐文学者大有人在。而作者却反其道行之,耐住寂寞,做此追求,是极不容易的。

    众所周知,“真实”是小说的生命,也是创作的最高原则。小说之“真实”,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虚构,书中人物不必实有,或是杂取众人融于一身,但须符合“艺术真实”。另一种,既符合“艺术真实”,又符合“历史真实”。本书则定位于后者,是一部“游侠历史小说”。

    人们都知道,写“游侠历史小说”,要比坊间流行的武打小说,困难很多,但也更真实。纵观近几十年流行的武打小说,还没有哪一部长篇小说是这样写过的。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大汉游侠传》别开生面,是有开创意义的。

    为了一个“真”字,作者竭力写出侠之本来面目,或者说写出侠的本质。那么,侠的本质是什么呢?韩非子与司马迁两位先哲,早就论述过。

    韩非子是反对侠的,他说:“侠以武犯禁”。

    司马迁是赞赏侠的,为其辩解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驱,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这两段话,为我们揭示了侠的本质,即: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侠是为百姓伸张正义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要站在统治者对立面,以武犯禁;他们身上具有诸多高尚品质,言必信,行必果,轻生死,且不矜不骄,并终生这样身体力行等等。如果这个见解不错的话,就可以认为,只有表现这种“侠”的小说,才是写了真侠。如果离开这个本质,而去敷衍、铺陈其他内容,便本末倒置了。

    为了一个“真”字,作者尽力表现侠生存的真实环境。俗话说:“河里游的鱼,才是活鱼;热油锅里的鱼,那是炸鱼;而泡在药水里,则是标本鱼了。”侠是人,不是神仙,也不是任人揉搓的面团,他只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倘若有人硬让他生活在“剑仙虚境”,或所谓“江湖”里,便假了。因此写侠,就必须如实地写出其生活年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情景。

    早在六十年前,张恨水先生即堪破这点。他在《写作生涯回忆》中说:“倘若真有人能写一部社会里层的游侠小说,这范围必定牵涉得很广,不但涉及军事政治,并会涉及社会经济,这要写出来,定是石破天惊,惊世骇俗的大著作,岂但震撼文坛而已哉?我越想这事越伟大,只是谢以仆病未能。”作者正是以实际行动,努力实践张恨水先的遗愿。

    纵观全书,作者力求遵重史实。在大的历史事件把握、重要人物评价,以及关键情节的时空安排、社会风俗等内容上,都是有根有据的。试举两例,书中关于汉景帝时乡间农夫生活的描写,依据了晁错的奏章。武帝时的横征暴敛细节,也引自《资治通鉴》史料。

    作者遵重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作者很善于从史书的缝隙中,诠释一些历史细节,既不违背史籍又有新意。例如景帝之死、霍去病之死,史书对死因并无明确记载,或许司马迁有难言之隐,故意用了曲笔。作者在论证后,做了新的阐释,把历史与传奇巧妙地融合起来,且“化”得天衣无缝,更增加了书的深度与可读性。

    一部好的武侠小说,必须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在这方面很用了一番功夫,取得了骄人的成功。作者认真汲取、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创作方法,其中包括《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等名著,也包括一些话本、评书艺术。同时,融入了现代小说的写作方法。因此,全书结构严谨而摇曳多姿,情节曲折而节奏鲜明;尤其是悬念、扣子不断,一经阅读,便欲罢不能。叙述多用客观限知视角,场面感极强,如亲临亲见,尤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语言文白兼备,干净利索,描摹口声跃然纸上;人物鲜活,使人过目难忘。特别书中气势恢弘,饱含激情,令读者与书中人物共悲欢。不夸张地说,这是近几年少有的一部好书。

    此书前两卷,曾在《红袖添香》、《小说阅读网》连载。万沒想到,一经上传,点击率迅速窜升;五十多个网站竟相转载,好评不断。“红袖添香”一位读者,仿照“有华人的地方,便有金庸;有水井的地方,便有高阳”句式,写道:“史记有侠,终究是史。金庸有侠,终究是小说,介乎史与小说之间的,莫过此书了。”

    这是极有份量的评价;但,也稍有不及:一、《史记》的确不是小说,但它乃开中国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不容忽视;二、金庸笔下之侠,非真正侠客。他自己曾说过,“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笑傲江湖•;;;后记》)。说白了,就是借侠之躯壳表现人性的。

    读者一定会问:为何现在才有《大汉游侠传》这部作品问世?老朽亦扪心思索,觉得不外两个原因。从外部环境说,历代正史中,唯有司马迁写了《游侠列传》,使游侠流传后世。到了班固的《汉书》,虽仍有《游侠列传》,但他已反对游侠了。此后,封建社会的全部正史中,再也没有游侠一席之地了。究其原因是,游侠以武犯禁,封建统治者岂能容忍之,故一概封杀。这也是《三侠五义》,为甚么把侠改造成朝廷鹰犬,才得以流传的原因。

    写出甚么样的武侠作品,与作者的生活环境,以及思想认识有直接关系。需要指出,民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知名武侠书作者,写作动力是为了生计,也谈不到甚么写作的社会责任。同时,他们没有、也不大可能对侠作过科学的、正确的思考。自然,他们笔下的“侠”,就不是真正的侠了。

    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次文代会开始,全面封禁了武侠小说,也没有合适的武侠小说创作氛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后,由香港、台湾兴起的“新派武侠小说”,风极一时。但细一考察,仍摆脱不了“赚稿费、增销量”的路子。不少作者投读者所好写作,只把武侠书作为赚钱工具。前面已经提及,即使金庸这样的大师,也难免其俗,只是扯了块写“人性”的遮羞布而已。

    大陆改革开放后,政治开明,环境宽松,为写作与出版真正的游侠小说,提供了可能。而作者抱着科学、严肃的态度,对侠作了认真研究,同时潜心写作。经过这样的反复磨练,作品自然就不一般了。

    最后,要说明这是个“点评本”。点评,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聊斋》中的异史氏曰,以及毛宗岗父子点评《三国演义》,金圣叹点评《

大汉游侠传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总序:还侠之本来面目(第1页/共2页)-大汉游侠传、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