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姬氏姊妹 > 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3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3页)

    列车奔波了一昼夜,第二天上午,披着朝霞,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奔驰,一路不时地发出悠长的嘶鸣,仿佛炫耀自己的威力,又像赞美这无边无际神奇的绿色海洋。

    太平盛世,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华北平原这片养育了世代黄炎子孙的古老土地也受到了感染,得到了鼓舞,像神话里返老还童的老人,焕发了青春,又像一个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和束缚的智者获得了解放,一下子把智慧和创造力迸发出来,创造出惊世骇俗的奇迹,向世人显示自己的魅力和价值。

    万里碧空,白云朵朵,蔚蓝映衬着洁白,令你心旷神怡; 金色的阳光洒向无边的田野,绿色的禾苗 折射出金绿色的光芒,让你陶醉。

    列车飞奔着,从远处望去像一艘墨绿色的快艇在碧绿的大海里航行,乘风破浪前进。

    从车窗向外眺望,万顷稻谷泛着金色的光芒,金绿色的波涛随风梦幻般地起伏着。绿色的地平线上方,悬挂着蔚蓝的天幕,天幕上点缀着灰白黑相间形状不一的云朵,仿佛一幅巨大的壁毯,织着神秘瑰丽的图案,令人惊叹不已。间或,出现一片高大的楼群,宛如碧海里缓缓航行的巨轮;或者是一片绿树掩映的村庄,吹烟袅绕,气象和谐。

    车厢里的旅客争着趴在窗口向外眺望,兴致勃勃,赞叹不绝。

    姬氏姊妹生长在山里,山里的田野狭隘,一眼就能从一边望到另一边;山里的天空也狭窄,好像两山之间搭着一条灰蓝色的被子;山里的太阳跑得很快,从东边的山头上露出脸来,转眼间就藏到了西山后面,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儿,故意躲避着人们。

    姬氏姊妹望着这无垠的田野和广袤的天空,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觉得心荡神驰,又像在梦境中,飘飘忽忽,不知置身何处。

    “这是什么地方?我们在哪儿?”姬歌望着车窗外,梦呓般地喃喃道。

    “这是华北平原。”坐在她对面的一位旅客说。

    她们记起,上初中时在地理课本上学过华北平原这个名词。她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会儿乘着火车在华北平原上奔驰,感到非常惊奇。

    姬歌应声转过脸来,见对面坐着一位老人。

    昨晚,列车从西安开出不久,这位老人就坐在她的对面,因为她迷迷糊糊睡着,没有注意他。

    这位老人约摸50出头,发鬓斑白,脸上刻满了像榆树皮似的沧桑皱纹,两道浓眉下,深邃的眼睛闪烁着和蔼亲切的目光。

    “姑娘,听口音,你们是四川人。”

    “是的。”姬歌觉得老人很亲切,随口答道。

    “家是哪个县的?”

    “丰隆县的。”

    “我对那一带比较熟悉。”

    “你去过?”

    “是的。我年轻的时候在四川当兵,到丰隆那一带执行过任务。那是1970年的夏季,距今有20十年了。那儿的农民太苦,不少人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日子。”老人说着脸上显出了忧虑的神情,停下来默默地望着车窗外,陷入了沉思。仿佛在回忆痛苦的过去,脸上掠过悲哀的神色。顿时,他尘封的记忆被揭开,往事在脑际萦回。

    1970年7月,他所在的连队去丰隆县执行抗旱支农任务。那里一连三个月一滴雨也没下,山地里的庄稼一片枯黄,奄奄一息。大人面黄饥瘦,望着天地祈祷哀叹。儿童瘦骨伶仃,光着身子在土里爬滚。

    那时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人的脸色和心情都灰蒙蒙的。

    山村里断墙垣壁,仿佛是史前遗址。家家的粮仓是空的,户户的锅里是稀的。然而,“社员都是向阳花” 的颂歌在广播里反反复复地唱着。

    有一天,他触景生情,喟叹道:“世界仿佛到了末日。”因为他说了这句“反动”话,受到了批判,背着处分复原回家务农。……

    过了老半天,老人关切地问道:“现在哪儿怎么样?人们还挨饿吗?”

    “比以前好多了,但还不富裕。还有许多人生活很困难,还有不少人吃不饱饭,不少孩子还上不了学。”姬慧深深地叹了口气,脸上现出了忧虑的神色。一些衣服褴褛面黄肌瘦的大人和失学的孩子出现在眼前,其中也有她们自己和父母。

    “我想会好起来的。”老人说话的语气充满了信心。

    “人们都这么说,因为人人都盼望过上好日子。”姬慧接着说。

    老人点头表示赞成。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道:“你们俩这是到哪儿去?”

    “北京。你呢?”

    “我们同一个目的地,你们去……”

    “打工。”没等老人说完,姬歌爽快地回答道。

    “打工?”老人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反问道。

    “是。我们父亲有病出不来。”

    “那么你们俩是姊妹是吗?”

    “是的”

    “北京有熟人吗?”

    “没有。”

    老人双臂抱在胸前,若有所思地打量起面前这两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心中掂量着她们的能力,估计着她们的未来,脸上露出了赞赏、怀疑和担忧的复杂神情。

    “你家在北京?”姬歌问道。

    “我家在甘肃。我也去北京打工。我是搞建筑的,在北京修路筑桥建高楼。我这双高贵的手就会玩砖瓦耍水泥弄钢筋。”老人幽默地说,语气里透出几分自豪感。说到这里,他把一双手伸给她们看。这是一双老茧重叠的大手,看去像松树枝丫一样苍劲有力。老人的这双大手使姬氏姊妹想起她们父亲的那双大手,感到格外亲切。她们突然悟到:千千万万工人和农民都有这样的大手,他们用自己的大手创造奇迹,创造美好的世界。

    “北京工作好找吗?”姬歌问道。

    “外出谋生不容易啊!”老人说话的语气很重,表情突然严肃起来,好像警示姬氏姊妹。他的目光中透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哀怨,仿佛他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难以言表的委屈。

    姊妹俩也知道,离开家到外面谋生会遇到不少困难。她们听说,有的人外出打工遇到了事故,成了残废,甚至也有人丢掉了性命。有的女孩在外面由于种种原因变坏,堕落为风尘女子。这虽然是个别现象,但这种可能的确存在。这也是父母对她们担心的原因。听说只归听说,她们没有在外打过工,也自然没有吃过在外打工的各种苦头,正如没有吃过山珍海味的穷人不知道山珍海味的味道似的,因此对父母的担心理解的非常浮浅。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姬氏姊妹这个年龄的花季少女,对这个人世没有成见,或者成见甚少。她们深信,天空是蔚蓝的,生活是美好的,但不知道天空中还会有乌云翻滚,生活中还会有凄风苦雨,就像你只看到风平浪静时大海的温柔,不知道它在波涛汹涌时的凶恶一样;她们对自己的前途总是充满了信心,对未来的生活抱着无限美好的幻想,就像羽毛刚丰满的鸟儿对蓝天向往那样,根本不会去想,天空中还有危害它生命的天敌——凶恶的鹞子。

    老人说的“外出谋生不容易”这句话,在家时,父母也不只一次对她们说过,可是当时她们并没有认真琢磨,甚至认为父母的叮嘱是多余的。

    这时,在她们的脑海里,老人的话和父母的叮嘱发生了共鸣,像云层中放电形成雷鸣电闪一样,爆发出惊心动魄的响声。

    老人是走过来的人,说话有说服力。

    她们感到一阵心悸。

    老人发现他的话使面前这两个姑娘明丽的脸上立即蒙上了一层阴云,觉得不该说这句话,应当对她们说几句鼓舞的话。过了一会儿,他接着说:“我在北京干了8年了。当初很困难,流浪了半个多月才找到活干。现在好多了,不少地方要人。你们俩能干啥工作?我的意思是指技术工作,比如会计,厨师等?”

    姊妹俩都摇摇头,表示不会干这

姬氏姊妹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3页)-姬氏姊妹、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