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姬氏姊妹 > 第1卷 第十四章(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十四章(第1页/共2页)

    第十四章

    姬慧慢慢开眼睛,一时想不起在什么地方,恍若还在梦中,她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天使般的姑娘,身穿洁白的护士服;鹅蛋型脸庞上,洋溢着和蔼亲切的微笑。

    护士优雅地俯下身来,柔声问道:“刚才你睡着了吧?”

    姬慧觉得,这声音仿佛从天堂传来,是那么甜美,那么纯净,那么愉悦,听起来令人感到非常舒服。

    姬慧“嗯”了一声,用手背轻轻地柔了柔惺忪的眼睛,意识到自己刚才在睡梦中。她定了定神儿,立即认出,面前站着的姑娘是那位抽她血液的护士。

    接着,护士抱歉地说:“看来你睡得很香,真不好意思把你叫醒。实在对不起。”

    “没什么。我有点困。”姬慧说着站起来,关切地问道:“他怎么样?不会有危险吧?”她的语气充满了担忧。

    “他脱险了,多亏了你。” 护士用热忱、敬意的目光望着姬慧。

    听了护士的话,姬慧什么也没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感到浑身轻松,仿佛完成了一项神圣的任务。

    姬慧突然想起自己把东西放在了玫瑰娱乐厅门口。她感到很奇怪,仿佛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人的记忆就是这样,当你刚做完一件事儿,那怕是重要的事儿,接着去专心做另一件事儿,就会把前一件事儿暂时忘在脑后,等做完后一件后事儿,想起来前一件事儿,你会觉得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即使相隔的时间很短促

    她赶紧看了一眼手表,自语道:“已经9点半了!糟糕,我的东西!”说完,她转身急匆匆地向外走去。

    护士对姬慧的举动感到莫名其妙,一时愣在那儿,一动不动,像一尊美丽的大理石雕塑。

    等她回过神儿来,姬慧已消失在门外了。

    一个中年男子从住院处出来,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急巴巴地问护士:“她人呢?”

    “她走了。”护士惋惜地说道。

    “你怎么让她走了呢?”那人语气非常粗鲁,近乎埋怨。

    护士无奈地摇摇头。

    那人哭丧着脸子,皱着眉头,嚅动了几下嘴唇,好像要说什么更难听的话,又咽了回去,狠狠地瞪了护士一眼,然后突然神经质地跺了几下下脚,叹息道:“唉,她是谁?怎么才能找到她呢?”他说完,转身发疯似的向住院处跑去。

    此人名叫赵柏,那个遭车祸的年轻人是他的儿子。

    他身穿灰底儿白横条纹T恤衫,黑色长裤;约摸45岁,矮胖个头,U型脸盘,留着板寸头;狭窄的脑门下,摆着一双无神的小眼睛,给人的印象是,他的智商很低。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可不能低估他的智慧和能力。他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在北京闯荡已有10多年了,经营饭馆,生意不错,发了大财,步入了中国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的行列

    他是浙江温州人。一提到温州,也许你会联想到造假。温州人的商业意识较强,开放改革初期,经商走在前面,商人和商品遍及神州,曾有一度以伪劣商品闻名遐迩。其实,只说温州人善于造假,是不公正的。因为玩造假游戏的人不仅仅出在温州,几乎随处可见。应当说,商品造假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一些商人玩弄的损人利己的鬼把戏,任何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律越来越健全,社会越来越成熟,人们越来越诚实,商品越来越丰富,造假的现象会越来越少,但永远不会根除,因为造假是人类的劣根性使然。诚实和虚假是一对矛盾,我们的任务是保持诚实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京城有不少外省人,当初进京时,背着一卷行李,空着两只大手,以天作被,用地当床,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经过10多年的炼狱,赚了钱,发了财,成了百万、千万或亿万富翁。赵柏就属于这个群体。他刚进京,白天寻找工作四处游荡,晚上睡在马路边上,流浪了半个多月,好不容易在一家饭馆找到一份勤杂工作。他端盘洗碗擦地板,生火添煤样样干。他心眼不少,熟知人情世故,用烟酒的魅力,博取主厨的欢心,学会了配菜和炒菜,当了厨子。当时,他打工的饭馆名叫红星饭馆,老板是个 “下了海”的中学教师。这类商人当时被称为儒商。儒商的特点是之一是诚实经商

    那位儒商恪守诚实经营,没有缺斤少两的奸诈,远离地沟油和发霉食物,没长宰割食客的黑心,也缺乏管理经验,结果饭店连年亏损。后来,赵柏接过了饭店,改名为京鸿酒家。他的脑袋瓜很灵活,和那位儒商的经营方式大相径庭。

    十商九奸,不无道理。特别是在一个法制还处于不健全的国度里,一些商人把“奸”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玩弄偷税漏税、缺斤少两、以劣充优、以假冒真等花样翻新的伎俩,牟取利润。赵柏把商人的“奸”发挥到了极限,很快扭亏为盈

    赵柏的外号叫赵诡秘,不过他的外号不像别人的外号那样人人兼职,而只是他的几个同行朋友在背后称呼。

    有一次,赵伯和几个同行朋友聚会,酒过三巡,一个朋友踌躇满志地说道:“大家都很忙,聚在一起喝酒,实在是难得的机会。别人借酒浇愁,我们借酒娱乐,发泄心中的欢气儿和乐气儿,因为大家都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你用词儿不当,啥叫发泄心中的欢气儿和乐气儿?”另一个朋友笑道,他叹了口气,“你们肚子里也许都装着欢气儿和乐气儿。我满肚子瞅气儿。近几个月来,我的生意不好,赚不了几个钱。”说完,他端起酒杯,一仰头把酒灌进了嗓眼。

    第三个朋友说:“我的生意近来也不太好,顾客好像越来越少,每天的收入刚够成本。”

    “你们快别哭穷了。我们谁都不会向你们借钱。”第一个朋友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说。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吵吵嚷嚷地谈论生意经。

    赵柏没有说话,只是埋头喝酒,默默地听大家谈话。

    “赵老板,怎么不说话呀?”第一个朋友说,“大家想知道你经营饭馆的秘诀。”

    “说什么呢?” 赵柏夹起一只对虾,放下筷子,用手撕去皮,放在嘴里慢腾腾地嚼着。

    “你的生意近来怎么样?”

    “还算可以吧。”

    “请你谈谈你的经营秘诀。”第二个朋友说着,提起酒瓶给赵柏斟了一杯酒,双手捧起放在他面前。

    赵柏端起酒杯,一口喝了个底朝天。他放下杯子,用右手掌没了一下油汪汪的嘴巴,轻轻咳嗽了一声,诡秘地说:“做啥事都要有诀窍。开饭馆也得有诀窍。”

    “那你的诀窍是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放下酒杯,瞪着眼睛瞅赵柏,等待他的经典回答。

    “关键是设法降低成本。”赵柏笼统地说。

    “市场上的粮油蔬菜价格都差不多。怎么才能降低成本?”大家说。

    “不见得吧?比如食油,有一种很便宜,比通常的有便宜一半多。”

    “啊!”大家听了脸上露出了惊愕的神色,“你不是说梦话吧?”

    “信不信由你们。” 赵柏不以为然地说,“失陪,我有急事儿要去办。”说完,他起身扬长而去。

    大家失望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家伙真诡秘!”

    从此。赵柏的那些生意场上的朋友在背后称他赵诡秘。

    赵柏提到的那种食油就是现在到处泛滥的地沟油,当时几乎鲜为人知。然而已经悄悄地进了赵柏的京鸿酒。赵柏的经营诀窍,不仅是用地沟油,还有别东西,比如过期香肠、发霉粉条、死鸡鹅,臭牛羊猪肉等等。他还有些诀窍是有良知的人想象不出的。

    遭车祸的那个年轻人是赵柏的儿子,名叫赵进宝,年方19岁,学习不开窍,几次留级,才上高一。大半暴发户的

姬氏姊妹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十四章(第1页/共2页)-姬氏姊妹、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