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六百九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六百九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第1页/共2页)

    大半坛子菊花酒下肚,宋福生就有点晃悠,话也多了起来。

    就这,还多亏他白日里睡了个懒觉。

    他要是像陆畔似的在外面玩完就喝酒,那就更完了。

    宋福生让富贵将船靠岸。

    可不能在这上面看波光粼粼,瞅着迷糊。

    陆畔扶了他一把,他手里拎着几样糕点上岸。

    棚子前,宋福生一走一路过将两样糕点给了任族长的三儿子。

    这位被隔离了,不容易,过节给点儿好吃的。

    宋福生领着陆畔,又来到方员外家。

    “这是我家盖房子那阵借住的屋子,你有印象没?”

    陆畔说:有印象,他来过,只是叔当时没在家。

    送给茯苓木梳那阵来过。

    “这家,我们在逃荒路上认识的,是老乡。后头联系上又投奔我,将户籍办到任家村,属于后搬来的。”

    方员外略显诚惶诚恐来到大门口,没敢想福生给将军领上门。

    宋福生拒绝了方员外让进屋。

    “不进去坐了,这一天竟喝茶,可不喝啦,我们就是路过。”

    宋福生带着陆畔在村里简单溜达了一圈。

    给讲了一番当时发水,水高到了村里哪条路上,棚子建在了哪里,怕牲畜生病愁的不行,四处挖粪坑,又有多少趟房子被淹。

    就是现在,村里也有特别困难的人家,房屋只能是对付住。

    这场水灾,任家村看起来没啥大变化,但是也有损失,田地被淹的不行。

    陆畔坐在岸边,端酒杯敬了他叔一杯:

    “只这点损失已经很好。凡是外面的人来到任家村,都会感到很意外。我想,李知府要是来一趟,会更意外。叔,您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宋福生笑了下。

    “啥了不起的,好不好,尽力啦。

    我不用村里人记我好,初衷也是为自家人住的舒坦,只要他们别骂我就行。

    你还别说,当初强制让搬家那阵,包括眼下我不让各家走亲戚,大伙表面不说啥,背后搞不好真会有三两个偷摸骂我的。”

    陆畔摇了摇头:“他们不应该如此。”

    宋福生却有不同看法。

    “没啥应不应该的,咱要承认,立场不同,咱在旁人眼中是好人坏人也就不同。要不说,人性这东西好玩呢。我给你打个比方吧,就拿这次水灾举例。”

    “恩。”陆畔洗耳恭听。

    这次科举最后一场的考题里,有一道大题是:为官者对认识和把握人性方面的见解。

    正好能听听,叔是怎么看的。

    宋福生指了指身后靠河岸的房子:

    “最开始,这些家先被淹,他们会道德绑架。

    懂道德绑架的意思不?

    就是他们会认为,村里人家应该帮他们。

    立场源自:咱是一个村里住了几十年的老关系,抬头不见低头见。

    那些没被淹的人家要是瞪眼瞅着,见死不救,那是丧良心,那些家品性有问题。

    这是在河边住的人。

    而住在村中间的人家是两面都有顾忌。

    觉得这时候要是不帮被淹的人家说句话,那么他们住在中间,搞不好也会面临被水淹进屋门的局面。

    可是,又不能得罪住在高处很安全的人家,因为没必要水还没自家门,只为那些已经被淹的就去得罪人。

    得罪透了,到时自家被淹,万一住高坡的人家不收留咱们怎么办?

    这伙住在中间的人是观望心理。

    不过,其中一定会有良心好的。

    这里,我认为良心好,不是去帮被淹人家说情,去劝高坡住的,你帮帮他们,劝别人大方。

    珉瑞,在我看来,这都是假好人。你记住,往后离这样虚伪的人远点儿,他们最不咋地。

    这里的好人,是指他们家里暂时还没被水淹,在尽量让被淹的人家住进来,尽自己的力。

    一般情况下,我从不让这些真正的好心人吃亏。”

    宋福生早就在心里想过,水患过后一二三等家得主,就是为那些真正品性好的人家准备的。

    陆畔笑了笑。

    事实上,真的好心人很难得,真的做实事好事的人也很少,劝别人要多做好事的人倒是最多。

    叔举例说的这个事,适用于很多方面。

    这次水患,他们边防军驻扎的地方官就对老百姓提前喊话:没事儿,陆家军驻扎在咱们县,将军不会不管大家死活。

    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一种错觉,终于将定海将军盼来了,但是陆家军没有帮他们转移、没有帮他们搭棚子建房子,没有施粥,就是在不管他们死活。

    有些人就不会去想,他陆畔也是听命皇令,越是朝廷有灾难时,边防的守城压力会越大。

    那些人不自救,却只顾埋怨和等待。

    宋福生继续道:“最后一拨就是住在高坡的人家。这些人会存在什么心理?我们家只要将大门关死,水不水灾关我们什么事儿?甚至坏一些心思的,还会说风凉话瞧热闹。就不会去想天灾无情,一场大变故下来,无人可幸免。”

    这只是举例,事实证明,任家村村民没有那样去做,他们很抱团,也很领情。哪怕他们存在着宋福生分析出的这些心理。

    为何没有呢。

    宋福生说:“说来也是有意思,有些讽刺。他们一是相信我,二是那句话,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是屠狗辈天生仗义,是他们见识少,懂的少,信强者,我下指令,他们就听。”

    村里人之所以抱团,赢在了大家伙没啥大见识上。

    所以说啊,他是真不乐意当官。

    摆弄一个村里全是没啥能耐的农民还行,到了官场摆弄那些“负心读书人”,那可不是他说啥,那些人就听啥。

    见识的多,心眼子弯弯绕绕就多。

    “今日与你聊的多,有些事也只能和你说说,旁人听不懂。我不爱科举,就想做个富人翁。”

    宋福生坐在陆畔身边实话实说道:

    “可是没办法,这士农工商。

    让你婶子和你妹子,到了某些场合要向人弯腰行礼,遇见官员和官太太还要下跪。

    我要只是农民,她们要给下跪的人太多了。

    我寻思着,好好考,给淘汰一批,让旁人也尊重尊重她们,给她们跪跪。

    然后她们呢,将来跪的人也能少点是点,呵呵,就这么的,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科举。”

    “说实话,我不乐意读书。”

    陆畔:“不像啊。”我不信。

    宋福生扭头瞪眼瞅陆畔,这小子是故意气人的吧:“是真的。”

    一直充当小厮的宋富贵,在旁边心想:

    话题咋这么沉重呢。

    福生,我也不信你不爱读书。

    以前在老家时,你都恨不得拉饥荒念书。

    ……

    宋茯苓是晚上八点多钟才睡醒,她都错过了晚上饭。

    换上了裙子衣裳,正坐在沙发上吃螃蟹,奶奶给单独现蒸的的端了过来。

    听到门响,宋茯苓抬眼瞅了瞅,还挺纳闷:陆珉瑞和她爸真有话聊,那俩人聊到这么晚才溜达回来。

    “唔,你们还吃不吃点儿?”

    宋福生刚要说女儿,端回你屋吃去,家里有客呢。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 第六百九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第1页/共2页)-我全家都是穿来的、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