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玉昭词 > 章节目录 二七·玉乱(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二七·玉乱(第1页/共2页)

    “玉昭词 妙笔阁()”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甲子日,安禄山率所辖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军队,会同降服的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以讨奸相杨昭为名,反于范阳。

    安禄山一人兼领三镇,阴谋作乱将逾十年。先前一来羽翼未丰,二来皇帝待他不可谓不厚,还存着一丝感恩良知,加上皇帝春秋已高,准备待皇帝晏驾后再作乱。会杨昭与之不和,屡发其反迹,未能取信于皇帝防患未然,反而激怒安禄山,使之决意反叛。自八月起,安禄山多次犒飨士卒,厉兵秣马,密谋叛乱。十一月初,恰逢奏事官从京师回还,安禄山便假造敕书,对部下声称皇帝授以密诏,令他率兵入京讨伐杨昭。

    当日深夜,前锋引兵出范阳。翌日清晨,安禄山亲率主力出蓟城南门,检阅全军,放榜誓师,向南进军。麾下精锐之师,所到之处烟尘千里,鼓声震地。

    李唐开国百余年,经贞观、开元盛世,海内承平已久,百姓累世不识兵革战乱,乍闻渔阳颦鼓,远近惊骇莫知所从。河北属安禄山辖境,诸郡县望风披靡,郡守县令或开门迎敌,或弃城逃匿,或被叛军俘获屠戮,无敢抵抗者。

    北京副留守、太原尹杨光翙为杨昭党,手中掌握河东实权,安禄山便派将军何千年、高邈先行,声称向朝廷献生射手,行至太原。杨光翙不明就里,出城相迎,被何千年等人劫持而去。太原立即向长安发出急报。至此,皇帝犹深信禄山不疑,斥上奏者忌恨安禄山而诈报捏造。

    又过五日,诸方奏报到,皇帝方知道安禄山造反已成事实,召宰相至华清宫商议。韦见素本准备和杨昭一同前去,临行却寻不着杨昭,只使人告诉他先行前往,右相稍后即至。韦见素殊无主见,这下心里越发没底,忐忑不安地前去华清宫见驾。

    华清宫内歌舞消歇,比几日前冷清了许多,但依旧是井然有序,不见丝毫战乱带来的惊慌。千里之外的战火对远在京师的人来说,不过是几纸文书而已。

    韦见素一路磨磨蹭蹭,一直磨到华清宫前也没见杨昭赶上来。他正犹豫着是继续等杨昭来了一同入见,还是自己一个人硬着头皮先顶一会儿,忽听宫使高唱“宣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觐见”。韦见素顿时捞着了救命稻草,连忙拜递求见,紧随封常清之后入内见驾。

    兵乱突起,眼下最急需的便是强兵良将。这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出身贫寒,今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安西四镇都知兵马使时,自荐于高仙芝而入军中任职,累迁至安西节度使,虽不及高仙芝盛名在外,但也累积了不少军功。此番入朝正是及时,应了这燃眉之急。

    封常清先一步入殿,韦见素入内时,正听到皇帝在问封常清平叛方略,封常清大言道:“如今天下太平已久,故而人人见贼畏惮。但事有逆顺,势有奇变,逆贼初出顺捷所向披靡,往后必殆。臣请即刻诣东京,开府库,募勇士,挥师跃马渡河,不出几日,必取逆胡首级献与陛下!”

    皇帝龙颜展悦,见韦见素也到了,转而问道:“韦卿以为如何?”

    韦见素听封常清如此大言,一人把担子都挑了,自是心下甚喜,附言道:“封将军言之有理,逆贼蓄谋已久,一朝迸发,势不可挡,也只这一时气盛而已。百姓受陛下恩泽,四海升平安居乐业,人心所向尽属陛下。朝廷既得人心,又有封将军如此良将,平叛指日可待。”

    皇帝大喜,连道:“好!好!”当下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去把安禄山手中的范阳、平卢等地夺回来,左相韦见素正在场,当即命他制制书以告天下。

    韦见素想起杨昭尚未到场,犹豫道:“陛下,新改两镇节度,如此大事是否该知会文部……”

    皇帝敛起笑容道:“战事紧急,顾不得那许多繁琐细节,待朕回京之后再一一补齐。时下封卿正是领军出师的最佳人选,想来右相也不会有异议。朕已派人去催了他两次了,到现在也不见他人影,不知道忙什么分了心思。”

    韦见素自己也不知道杨昭行踪,无从护起,只好沉默不语。翰林待诏随侍皇帝身侧,与韦见素一同拟好任命制书,只待带回中书省院盖上大印便可。

    一直到韦见素收起草制制书准备还京盖印,才听内侍通传右相抵达华清宫外。杨昭行色匆匆,一进殿看见封常清,脸立刻拉了下来。韦见素回头去看他,正见他瞥向自己,面容不豫,心里不由打了个突。

    皇帝也未问他缘何姗姗来迟,只说应敌之策。天子心悦面喜自信满满,杨昭也顺着他道:“陛下泽被海内,百姓安乐,世代康宁。今逆反者唯安禄山一人,其下将士皆不欲也,谁不想过太平日子呢?只因安禄山一人野心,刀兵祸起生灵涂炭,必怀念陛下仁爱和平,对逆胡心生怨尤。也许过不了几天,不用陛下派兵征讨,将士就会自发擒下逆贼,传诣行在。”

    虽然言过其实,但顺耳的话皇帝自然不会不爱听,因笑道:“看来右相比封卿更成竹在胸。武有封卿在前,文有右相在后,这下朕是再无可忧了。”

    杨昭看封常清架势,又听皇帝这话风,自是明白要派封常清挂帅出征,辞道:“臣远离行伍已十余年,后方调度的重任,恐怕难以胜任。”不等皇帝开口,又道:“以往高将军出征时,封将军常留守后方以为协助,使高将军顺利拿下达奚、小勃律等部。此番若能得封将军坐镇,必可一展将军长才,比起愚臣不是强上百倍。”

    皇帝微笑道:“右相来迟,还不知道封卿将往东都募兵抗敌罢。让封卿留后,谁去前线击贼呢?”

    杨昭立即接道:“哥舒将军可往。”

    韦见素这时明白了,杨昭迟迟不来,定是去会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等在安西起家的将领一直与杨昭关系甚疏,说好听点是井水不犯河水,难听点就是不屑与这外戚权臣为伍。而哥舒翰却是一早就与他交结,利益互持,这平定叛乱的大功,杨昭当然不希望被封常清抢去。只可惜哥舒翰年事已高,年初时奉旨入朝,不幸在路上中风,一直留在京师家中养病,闭门不出。

    皇帝道:“哥舒翰宝刀未老,威震四方,若不是罹患风疾行动不便,的确是出征首选之将。”

    杨昭道:“哥舒将军在京修养半年有余,已近康复。况且他向来不耻禄山行止,不与其同列,由他挂帅讨伐安禄山,最合适不过。”哥舒翰与安禄山不和,积怨颇深,人尽皆知。

    皇帝道:“哥舒乃我社稷肱股栋梁,岂可以带病之身再受行军劳碌。区区胡贼何足挂齿,朕已加封卿为范阳平卢节度,收复失地不过顷刻旬日,卿但在京师等着捷报佳讯便罢。”

    杨昭回首看一眼封常清,冷冷道:“若封将军真能旬日之内击退逆胡,则万事安矣。”

    封常清刚刚受命,意气正昂,方才又对皇帝说下大话,哪能对杨昭示弱。加上他不知安禄山底细,轻敌自负,立即道:“若不是范阳路途遥远、朝廷兵力不足需募新兵,旬日克敌平叛又有何难?”

    杨昭道:“那依将军之见,多少时日才够?”

    封常清被他噎得一愣。这仗还没打,兵丁未集,敌军尚在百里之外,谁能笃定地说出个几时几日来。他对皇帝夸口,也只敢说“不出几日”,杨昭咄咄逼人,定要他说个实数,说多了怕皇帝不高兴,说少了万一倒时候达不成,可是不小的罪名。他转向皇帝,只道:“陛下请予臣十日前往东都募兵,届时挥师北上,平河东,收范阳,取胡首献阙下!”

    皇帝帮忙打个圆场:“新募兵丁哪能即刻上场杀敌,操练训制亦须时日,封卿不可操之过急。洛阳四战之地,难以出战,唯北黄河、东武牢可守。封卿但据

玉昭词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二七·玉乱(第1页/共2页)-玉昭词、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