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玉昭词 > 章节目录 一〇·月明(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一〇·月明(第1页/共2页)

    “玉昭词 妙笔阁()”

    李泌果然如约求得皇帝恩命,菡玉只等了约一个时辰,就收到他从宫中派人传来的消息,皇帝已经准许她随韦见素等人一同入蜀迎接太上皇。

    第二日一早韦见素出发时见到她也不免吃惊,但二人共事已久,彼此相熟,菡玉经历种种韦见素都清楚不过,他自己也是刚遭遇罢相,只是相对一叹,并未多问。

    此次入蜀仍是沿上皇西幸路线走,第一日傍晚抵达金城县,便在县城馆驿留宿。当初长安陷落、上皇仓皇幸蜀,金城县官吏皆自顾逃命,馆舍无人接应,空旷凄凉。如今广平王收复两京,皇帝回宫,官军稳住了京畿以西地面,金城县也恢复如常。加之他们是皇帝派去迎接上皇的,县令招待得格外殷勤,馆驿特意收拾一新,专派了馆丞主食,仆役熙来攘往,服侍周到,哪还有当初的破落景象。

    韦见素吃过晚饭,闲步出馆驿溜达,见菡玉一个人站在门口路边,背对大门,低头看手里捧的东西。韦见素心生好奇,没有叫她,悄悄凑过去一看,竟是晚饭席上盛汤的瓦罐,不由大失所望,问:“吉少卿,你捧着个罐子做啥?喝汤喝到外头来啦?”

    菡玉回过身来,讪笑道:“刚刚想把这个空罐子送还厨房,谁知走迷了路。”

    再怎么迷路也不至于米到外头来吧?韦见素心下嘀咕,说:“这种事让女婢做就行了,少卿何须亲力亲为。”顺手拿过菡玉手中瓦罐交给门口仆役。

    菡玉目光一直跟着那被人拿走的瓦罐,有些神不守舍。韦见素随意望望四周道:“这金城县变化可真大呀,一年多不见,都快认不出来了。要不是别人告诉我这座驿馆就是当初上皇下榻之处,哪能看得出来?”驿馆经历战火而败,后又加以修缮,已经面目全非,周围的道路也变了方位。

    菡玉却道:“我倒都还记得,当日上皇及暮未食,我把将士们自取米粮所炊豆饭献与上皇,就是从这道门出来的。从那边绕过去,有一条穿过树林的小路,可以一直通到驿馆背后荷塘边的……”

    韦见素此时已然明白,心下大悔,连忙喊道:“少卿!……时辰不早了,明日一早还要赶路,少卿早些回去休息吧。”

    菡玉笑了笑道:“我想出去走走,少师请先回。”

    韦见素劝道:“时过境迁,这里连路都改了,想必早没了少卿想看的景致。少卿只凭当日一点模糊记忆,只怕要走迷了路。”

    菡玉道:“多谢少师关心,我只是想去看一看。纵没了当初景致,总还有些影迹可循的。”不顾韦见素劝阻,坚持往那树丛中去了。韦见素只能摇头叹气,回头叮嘱门口守卫留意吉少卿的行踪。

    菡玉慢慢踱到驿馆背面。原来野蔓丛生的树林经过战火显得愈发芜杂凌乱,有的树被拦腰斩断,有的连根刨起,翻出其下黄褐的沙土。树丛前三三两两横了几道旧栅栏,柱子上还残留着半张告示,大意是前方危险天黑莫行之意。

    林中果然连路都改了样,原先那条石子小径不知埋没在了何处,斜着倒叫人踩出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来。菡玉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土路往林中走去,远远瞧见银白的光亮,似是明月映在水上的反光。

    她心里一动,也不看脚下,急着要到那荷塘边去,不料一脚踩了个空,竟是平地里被人挖了条又深又宽的壕沟,沟底还插了许多削尖的树棍竹篾。她意外踏空,哪里来得及反应,手只搭了一下沟壁,身子歪斜着就要栽下坑去。

    正是天旋地转,耳畔生风,忽觉一片黑影笼罩上方,右手手腕被人提住,竭力往上一拉,翻身稳稳落在沟侧地面。

    菡玉失声惊呼:“卓兄!”竟是他!竟又是他……

    他略一愣怔,握在她腕间的手忘了松开。他的手瘦骨嶙峋,然而异常有力,好似铁箍紧扣,勒得腕骨都隐隐刺痛。他侧对着她,仅仅尺余的距离,她从未离他这样近过,近得可以看到他下巴瘦削的轮廓,半隐在宽大的斗篷阴影里。而那一身黑袍将他全身乃至面目都尽数掩盖,与记忆中的模样全无二致。

    只是片刻,他旋即放了手,退开两步,那隐约露出的一点下巴也看不见了,完全融成一道漆黑剪影。

    “这里不安全,多加小心。”

    他的嗓音低涩,像生锈蒙尘的乐器,变了音调。许多年没有听过他的声音了,乍一听来有些陌生,但又立即能判断出就是他。而他说的话,竟也是和她第一次遇见他时一样的。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也不曾变。

    只是她自己变了。

    菡玉也略退半步,对他躬身拜道:“承蒙恩公两度搭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请受在下一拜。”

    他沉默不言,过了好半晌方问;“你识得我?”

    菡玉苦笑道:“此事说来话长。我也只知道你是姓卓。”

    “我叫卓月。”

    以前她跟随他那么久,几乎可以说是生死与共,都不知道他的名字,现在居然第一次交谈就被他告知姓名。菡玉略感讶异,忙回道:“在下姓吉,草字菡玉,吉运之吉,菡萏之菡,碧玉之玉。”

    “菡玉,玉……”他重复了一遍,声音逐渐低下去,听不清说的什么。忽然一转身,背对她道:“我得走了。”

    菡玉问:“不知卓兄府上哪里,仙乡何处?日后有机会或可前往拜会。”

    卓月道:“我也正要前往蜀地,路上或许还会遇到的。”不等她回话,脚下如风,转瞬便走得远了。

    菡玉追上去喊道:“后会有期!”话未说完已不见了他踪影。她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微叹,又不免疑惑。莫非他是认识韦见素,所以知道他们要入蜀?

    后来路上二人果真偶尔也有遇到。卓月和菡玉一行走的路线速度都大致相仿,隔几天便能在驿站附近碰到。他当然不会住在驿站里,她知道他患有恶疾,才会瘦得那般形销骨立,一向独来独往远离人群,几次相遇都是在偏僻无人之处。

    他似乎并不惊讶她认识他,也没有再追问原委,她自己当然更不知道从何说起。他们说过的话很少,总是刚打过几句招呼,他便迫不及待地要走,从不在同一处地方多作停留。每次她都觉得有满腹的话要说,但真的见了他,又一句都说不出来了。就好像曾经推心置腹的知己好友,许多年不见,骤然重逢,却无论如何也回不到当初的亲近了。何况他并不知道那一切,她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刚见过几面、偶然出手救过的初识。

    也许这样是最好的,没有那段过往,他活得好好的,与她仅仅是点头之交,她便不必亏欠他了。她的全部心意都可以给另一个人,即使那人已经不在了。

    她总是晚一步,总是在失去之后,才知道要在乎、要挽留。她侥幸可以让时光倒流,挽劫难于未然,却忘了及时挽住自己的机缘。他死了,化作马嵬驿池塘边荒冢下的一堆白骨,再也不会活过来。而这一次,却没有了重来的机会。

    从金城县出发后,一行人便直向西南而行。韦见素有了那日经历,故意绕开马嵬驿,免得菡玉再触景伤情。一路上倒也顺利。

    行进了十来天,已进入蜀东山地,山中栈道难走,行速缓慢。抵达距成都尚有八百余里的普安郡上亭铺时,听闻驿路信使来报,数日前上皇接到群臣表,即率公主皇孙等从成都出发,目前也接近上亭铺。当时天色将暮,韦见素便下令停驻上亭驿站,准备在此等候太上皇驾临。

    日间天气本就不晴朗,到了傍晚愈发阴沉,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韦见素领着迎驾队伍立于山石高处眺望,远远就见栈道中一队疏落人马迤逦而来,军士扈从共约五六百人,护在中央的两名老

玉昭词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一〇·月明(第1页/共2页)-玉昭词、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