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章节目录 第1564章 转进(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1564章 转进(第1页/共2页)

    其实在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卡林科维奇火车站的德军,就意识到俄国人可能撤退了。 最先汇报这一情况的,正是守在河畔,持续倾倒汽油以维持火墙火势的士兵。对岸的敌人敌人不再肆意开火,南城区也突然安静下来。 被头疼所困扰,躺在仓库临时拼凑的木床上呻吟的德军军长航特,获悉这一情报,他一亢奋换来的是更剧烈的头疼。待稍稍舒坦了,他质问:“情报可靠吗?你们给我继续侦查。” 而仅仅过了五分钟,通信员送来了370师的最新情报。 “报告!我军370师还有约五公里路程,抵达火车站。师长格努斯表示,他已经看到了莫济里冒出的滚滚浓烟。” “他们来的有些晚了!”航特咬了咬牙,没有在说什么。 如果守军情报无误,苏军撤出城市,那么将其歼灭的夙愿也就化作泡影。 战斗中航特被震得耳膜穿孔,这样的病人最好安静平躺,不可动怒也不可大笑。然而航特越想越是觉得愤怒,他已经把麾下两个师的主力调到莫济里,以至于原定的计划完全没了意义。 他只想早点从白俄罗斯这个鬼地方脱身,就目前来看,不得不多待一段日子。搞不好因为自己是伤势,不得不撤到国内修养! 本打算到东线立下赫赫战功,梦想如今几乎要破灭掉了。他越想越是愤怒,一声怒吼后,整个人干脆昏死过去,包扎耳朵的纱布进一步被鲜血染红…… 当370师的先头部队抵达火车站时候,已经是十二点四十分。这时,已经有大胆的守军度过河,士兵站在莫济里满目疮痍的街头,愣是没有遭遇攻击。如此可以断定,苏军突然放弃了这座城市。 军长还没从昏迷中苏醒,副军长代替职务。副军长为了明哲保身,对战局的变化,部队德军的行动有任何的战术调整。如此,已经开始从多纳伊奇废墟处的浅滩艰难渡河的371师部队,依旧磨磨蹭蹭的趟水过河,其目的地也是莫济里。 当371师开始进入莫济里,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到了这个时候,城市内的战火完全被扑灭,河畔上也只留下成片的黑色痕迹,一条断桥,唯有桥墩横亘河面上。 德军第100军的主要部队,在经过72个小时的战斗,又回到了他们的起点。 仅仅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列奇察,部队就死了三千多人,因为运到莫济里的伤兵,被守军发现苏军洗劫了医院,医生护士连同伤员全被杀害。因列奇察之战而死的德军数量,飙升到惊人的地步。 德军可谓铩羽而归,士兵半死不活的坐在城市废墟里,士气跌落到低谷。难道还能拆迁这样的疲敝之师继续作战?所有军官的态度都是悲观的,尤其是获悉军长本人身负重伤,就更不想打仗了,至少在休整好后,绝对不要打仗? 什么去斯摩棱斯克支援莫德尔,都见鬼去吧! 在中午十二点二十分,城南树林中的苏军完全逃之夭夭。 科夫帕克打算转进,本着身为军人的责任感,在部队踏着整齐步伐沿河向西移动时,他给远在一百余公里外的指挥部发去电报。 一切正如巴尔岑所说,这位别列科夫将军,果不其然的表示支持。 其实一些军官对科夫帕克明显是抗命的行为非常不满,尤其是耶夫洛夫。 但杨明志才是真正的中将指挥官,他伏案向任何有不悦心情的人员,以自己的嘴遁帮着科夫帕克说话:“我给予他的命令是在莫济里制造事端!如果他可以进一步扩大战果,我绝对的支持。如果他们能沿着普里佩特河一路扫荡,很可能把德军第100军的视线继续向西吸引。甚至我们还能给敌人制造一个假象,那边是我们的主力去了西方。” 毕竟这是一位将军,就算有谁站起来明目张胆的反对,又有什么用呢?人家一句话就把一切质疑给否了! 杨明志完全支持科夫帕克的决定,但他特别强调,务必要想办法将伤兵优先运回来。 关于部队转移进攻后怎么安排,这一点的确犯不着杨明志安排。 论指挥才能,科夫帕克本就是高人,在感觉到有些杞人忧天后,杨明志也就不再废话。因为眼下,游击共和国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远方作战的科夫帕克兵团。 红十月和茨冈人大队,还有撤出列奇察城的部队,将在三十日傍晚齐聚德尼普拉泽地。介于德军371师已经撤走,苏军在霍姆尼奇已经完全没有压力。 当前,将他们全部平安的撤回来,才是重中之重。整个游击共和国,正倾尽全力的支援,尤其是驻守霍姆尼奇的女兵团,已经带着大量的土豆,向着洛耶夫移动…… 游击共和国将有很长一段时间,安稳撤下来的游击队员。经过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入冬前的最后一次农耕已经被荒废掉了,但农业生产决不能停。那些解救而来的近三万难民,他们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挖土豆。 杨明志一直主管军事,他非常重视粮食供应,经过这场大战,各项物资消耗严重。他估摸着,游击共和国不得不进入一个长达半年时间的休战期,在这期间,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都是部队承担不起的。这一设想看似非常消极,却也是在为1943年的作战做着物资基础储备。 他将自己的想法憋在肚子里,因为关于游击共和国战役后的战略决策,只有在正式会议上能正式讨论。 所以,杨明志爽快的许可科夫帕克灵活执行命令,将撤退变成转进,也有一些对未来考虑的意味。因为科夫帕克终归是要离开了,假若他们在离开前缴获大量物资,那么游击共和国就不必疯狂输血。如果部队兵强马壮,给予友军大量装备粮食是可以的,如今游击共和国因穷兵黩武而疲惫不堪,杨明志自觉不得不吝啬一些。 …… 关于科夫帕克的转进以撤退。 不是所有的大队都要以图罗夫为目的地,科夫帕克麾下有三个主力大队,他抽掉第一和第二大队,以及侦察队出战,第三大队就护送着卡车和所有的伤兵,提前南撤。 这是一个命令,第三大队长斯特雷列茨必须执行。不过科夫帕克也不是令其全队撤走,其中的优秀士兵还是要留下来的。 在那个位面的历史上,科夫帕克是在1943年实行了一次远征。他们从布良斯克外的森林出发,一路向西打到了平斯克。兵团奔袭旅程长达五百公里,不过毙伤的敌人只有一千余人。毕竟那个位面上,白俄罗斯在1944年之前的德军守备部队并不多,在这其南方的村镇数量不多人口自古是稀少的,因此经过的战斗也多是小规模的突击和伏击战。 至于平斯克延伸到布良斯克的铁路,他们奔袭一路也是炸了一路。 也是在那个位面的历史上,苏军实际在1943年深秋,经历了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后,主力部队又对切尔尼戈夫州展开攻势,到了十月份,苏军主力已经抵达第聂伯河左岸。 正是对历史的进程很有了解,杨明志知道苏军主力最快会在1943年深秋,和游击共和国直接接触。一旦完成了这个,搞不好部队就不是等到1944年春季展开进攻了。真是因此,杨明志才有诸多想法,这些想法也将对未来的游击共和国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且说本位面的科夫帕克兵团,他们得到了杨明志的一番大力支持,武装得到丰富,战斗力空前提高。杨明志也不担心他们会乱打一通,毕竟巴尔岑这个男人也算是个精明能干之人,其作为一军之统帅或难堪大任,暂且作为科夫帕克麾下的顾问,定是绰绰有余。 于是,加上巴尔岑的部队,乃至狙击英雄娜塔莎在内,将有四千五百余人参与到这次图罗夫奔袭战。 直接南撤的一千多人,将一半的军粮弹药留给战友,他们的南撤基本保留着低限度的武装,未来的战斗也基本和他们无缘。 在得到司令本人的许可,科夫帕克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兵力降低,士兵素质也得到提升。他有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还有rpg,弹药储备也是空前的。 部队从十二点半左右开始行军,他们在河畔的树林中穿行,巴尔岑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于是乎奔袭部队的战士们,居然个个头顶一团青草。 时间是七月底,白俄罗斯气温最高,奇怪的是没有下雨。长时间不下雨,令巴尔岑有些担心他们在行动时,会面临恶心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1564章 转进(第1页/共2页)-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