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章节目录 第1730章 工资与津贴(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1730章 工资与津贴(第1页/共2页)

    ?“难道食物的诱惑更大么?” 杨明志看到许多人纷纷离开小礼堂,大门之外,也纷纷响起汽车的轰鸣。 “看来,你们已经饥肠辘辘了?我倒是不怎么饿。” 许多人离开了,还有一些人留在礼堂内。 杨明志顺手把证书揣兜里,对着台下高兴的妻子使以眼色,就又搭讪其尚未离开的李森科本人。 李森科并未当即离开,他似乎还要指挥人手,把仪式之后的礼堂打扫干净。瞧瞧,这个男人正对十多位清洁工发号施令呢? 待那人话说的差不多了,杨明志便凑过身去。 “嘿!将军同志,您应该直接去餐厅的。难道迷路了?不用担心,我为您配了司机。” “不,院长同志。也许……我们中午用不着搞一个盛大的餐会?” “餐会?餐会当然要有,它谈不上盛大,各类美食倒是能让您满意。” “我的意思不是这个!也许……”杨明志顿了顿,“也许我们不该过于铺张。我对午餐的事并无太大要求,面包块还有红菜汤,这就足够了。至于自助餐会,我想,和几位重要的同志针对时局畅谈一番,这才是最关键的。” “哦?”李森科提起精神,似乎明白了许多。“我是科学家不是政治家。我看得出,市长同志有意和您多聊几句,会谈的场所当然不能在这个小礼堂里。借着午餐的愉悦气氛,我觉得你们能长叹愉快。” 杨明志耸耸肩,“我也很想和那几位同志长叹一番。准备一个不大的会议室,再准备些茶水点心,我们就能相谈愉快。” “这……我已经差人准备好了自助餐会,还是不用再调整罢。” “也好。我只希望,以后再有这类关于我的事,请您先听听我的意见。” “好的,那么您现在还有别的要求吗?” 听李森科的话,他似乎不耐烦了。 “当然,我还有事!”杨明志当机立断,这便轻轻甩动脖子,“借一步说话。” 苏联科学院总院从莫斯科一路搬迁到新西伯利亚,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根本没有这种事,本时空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巧合。不管是另一个时空还是本时空,新西伯利亚这座城市注定会有苏联科学院的一个大型分支机构。杨明志现在站着的位置,就是未来的“科学城”,一个新西伯利亚非常特别的卫星城。 一座崭新的小城市正在快速建设,碍于时间的仓促,大量的建筑不得不先使用木结构。另有许多建筑,它们才刚刚开始打地基。稍有常识的人看到那些深深的地基都能明白,未来,会有一批大楼完成建设。 杨明志不想着未来的事,更不关心其他部门,他只着重关注自己的武器设计局的地址。 一宿的睡眠让这幅疲惫的身体得到很好的修养,住房是温暖舒适的,它也暴露出诸配套设施存在的重大问题。 “你们在讨论住宿问题?”听觉灵敏的费留多夫二人组麻利的凑过来。 “啊!是费留多夫同志,您的面色很不错。”杨明志客套的说。 “是啊,承蒙院长同志的特别关照,我们两个的住宿条件真可谓优越,暂且留下了真是最正确的决定。” “当然,你们两位也是科学院的客人。”现在的李森科强作笑容,他是在虚与委蛇。 毕竟这两位是从莫斯科来的“钦差”,他们是贝利亚差遣之人,其身份地位都较高。李森科混了一辈子到了现今的地位,他始终牢记自己财富地位的来源。假若没有把这两位内务部较高级人员伺候好,惹得他们发怒,指不定贝利亚也会新生不悦,最终斯大林同志也会生气。 杨明志丝毫没有李森科的这方面顾虑,从李森科的眼神里,他看得出这个老家伙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费留多夫二人组,赶紧拿着新西伯利亚的些许土特产,坐着西进的军列回去述职。 费留多夫二人组自觉有些碍事,他们很快离开,等着在中午多吃一些熏肉。 “啊!那两个男人终于离开了。”李森科长出一口气。 “院长同志,您很在意他们?” “当然在意。事情到此为止,您就在这里,我们再说些别的。” 扯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李森科顺便提起了另外一些重要事。 那便是“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的完全正式化,他简短的提到这件事,瞬间引起杨明志的重视。 武器设计局成为科学院的一个下属单位,就像许多的研究所一样,在当下,它和诸多的研究所有着同等的行政地位。 它是正规的部门,苏联自然支付一笔正规的科研经费。大量的行政方面的文件已经由设计局的波波夫代理签署,杨明志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关键事宜,几乎所有行政方面的事,已经在波波夫等人抵达后的两天内全部做完了。 现在,李森科趁着这个机会,特别说起了资金的问题。 “将军同志,联盟非常重视您接下来的科研,我想您也非常明白,莫斯科的那些高级人员,他们身在克里姆林宫,双眼就注视着我们这里的科学城。 您的研究所,理论上能获取的科研经费是无限的,联盟和斯大林同志都会大力支持您的科研。 现在,卢布现金的购买力有所降低,实实在在的物资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科学院方面会努力满足您的所有需求。我想,新西伯利亚的高级官员也会配合您。您大力的研发,经费的事完全不用担心。” 其实,杨明志初来乍到还没把问题想得如此遥远。难道设计局会缺经费吗?也许缺,也许……唉,车到山前必有路,真的缺钱了,问上级要嘛。 杨明志尴尬的笑了笑:“谢谢您的好意,这样我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 “还有一点,是关于您个人的工资与津贴。” “啊?” “据我所知,您的户籍现在自动转入新西伯利亚,以后……” “等等!我的户籍?我还有户籍?” “是的,难道您的户籍证件丢了?” 户口本?杨明志一拍脑袋,那个小本就早毁于战火看。或许那个东西很有用?不见得吧!军官证不是更好用么? 杨明志尴尬的承认了:“我在莫斯科的时候没人跟我说过户籍证书的重要性,我都是靠军官证办事的。” “正好,一会儿的餐会,您可以和那些官员谈起此事。我建议您还是尽快吧户籍证书办好,这样,您以后在这座城市的工作办事也会更加方便。毕竟,您如果去许多办事机构,那里的工作人员还是严格按照规章,让您出示许多证件。我想您应该明白。” “是啊……我……我明白。真是想不到,越是大城市办事越难。” 听李森科的额外言辞,一种熟悉感油然而生。在那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每个中国人一辈子会不得不办理许多证件,诸如买房买车等大事,往往需要出示多份证件以证明自己拥有购买的资格。 证件是必须的,证件太多也是个大麻烦。 李森科的提醒确实很重要,可能两周后,它重要意义就体现了。 新西伯利亚方面非常支持一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以科学家的姿态前来科研工作。他们用极高的工作效率,使得杨明志夫妇在坐着军列狂奔,就将二人的组织关系全都转过来了。 新西伯利亚这座苏联中部的最大工业城市,战争爆发前就一直享受着中央的财政拨款,如今激烈的战争时期,其享受的财政援助提高了数倍。城市的工业产能快速增长,科学院的总院搬迁过来,“智力产能”也开始展现其威力。 所以,杨明志的中将津贴,将由苏联储蓄银行新西伯利亚分行代发,身为军人的津贴高达两千五百卢布,加上其余的奖金,合计接近三千卢布,这个数字每个月都会增长。 除此外,李森科最想说的,正是联盟针对所有的科学家们的高额科研津贴,根据职称的高低,津贴数额差别较大。 科学院院士,这一极高的职称意味着两千卢布的津贴。有些幽默的事,院士的基本工资也才五百卢布。基本工资和林林总总的奖金加起来已经是很高的数额。 一名院士,他在战争爆发前的低物价时代,扣完税的年收入高达两万卢布,对比那一时期苏联的物价,它真是天文数字。 支付顶级科学家如此高的报酬,苏联当然是能够应对,毕竟顶级的科学家人数太少了,如果不提高全苏科学工作者的待遇,科技如何快速提升,如何更早的实现工业化呢? 李森科身为院长,非常清楚那些高职称者的津贴。 “您快一些把所有证件办理完毕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1730章 工资与津贴(第1页/共2页)-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