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章节目录 第1758章 炮灰论(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1758章 炮灰论(第1页/共2页)

    “先不要着急。”杨明志向前几步走,站在这位负责人面前。 且看这一身的勋章,着实给予他人强烈的压迫感,再看看军装上的领章肩章,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中的别列科夫。 每一天,新兵的训练任务都是繁琐的,忙了一整天后,坐在办公室内抽出时间看看报纸,此乃负责人高尔基诺夫的休闲方式。他在报纸上第一次获悉了别列科夫的名字,更得知那是个国际主义战士。 现在的军队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人,甚至一些被判了徒刑的囚犯,也被拉进队伍进行训练。那么,军队里再多一些外国人无可厚非。 高尔基诺夫一直觉得自己和那个传奇的别列科夫不可能有交集,不曾想,这位传奇将军不但来了,就站在自己的面前。 他是听从了军区司令的命令,知晓今天会见到何人,而今一个大活人站在自己面前,来自一堆勋章的压迫感,还是令他不由的颤抖。 “看起来您很紧张?”杨明志平静的说,而这番平静令气氛更加窒息。 “是……是!有……有一点。” “是在畏惧我吗?不用紧张。” “是!我……我不紧张。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很好。看来您已经完全明白我和我的部下来此的原因,但愿这次实验一切顺利。在此之前,我有意问您一些其他的事。” 作为一个在七月份一度统帅五万作战力量的将军,身处偌大的军营,顷刻间就令杨明志热血沸腾。 据说这里有一万人接受训练?针对这个问题,果然还是当面问问营区负责人来得轻松。 有道是外行只能看到数目庞大的新兵在踢正步,或是打靶训练,新兵的英姿会让苏联公民们热血沸腾。 作为一个内行,杨明志最想知道的依然是他们在接受怎样的训练。 “我们这里有接近一万五千人在训练,每天还有一些新兵员加入。我们有能力将普通人短时间内训练成合格的士兵,他们将为苏维埃祖国尽自己的义务,他们将在前线告诉侵略者,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又是一番口号性的说辞,其中却不乏一点问题。 “短时间内?合格的士兵?”杨明志眯着双眼,“仅仅是上月初,我才结束了一场大规模战役。那是在白俄罗斯的南部,我指挥了至少三万人参与作战,经过四十天的激战,仅有一万人还能继续战斗。您对前线了解怎样?这就是前线的可怕伤亡。我的部队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兵,即便如此老兵也大规模的牺牲。所以您短时间内无法训练成合格的士兵,充其量,就是一群炮灰。” 杨明志自知此番言论言重了,他丝毫不给这个负责人面子,还是要说出来。 “将军……您……” 听着这番泄气话,谁会好受呢?高尔基诺夫心情很是不爽,奈何对方的确是个老将,自己丝毫没有反驳的胆子。 “我?”杨明志拍拍胸膛,“您看到这些勋章了吗?是不是觉得我是个英雄?的确,勋章是我战功的证明,而这些战功也是用上万士兵的牺牲换来的。它们挂在我的胸前,我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时刻提醒着我勋章背后的事。” 见得高尔基诺夫沉默不语,杨明志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 “我知道您在训练一支步兵师。现代战争,一支普通步兵师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我获悉,您训练的新兵未来装备最多的兵器,依然是栓动步枪。步兵师缺乏反坦克能力,几乎不存在防空能力,所有用的装甲辅助车辆也基本没有。因为普通步兵师不是精锐部队,他们充其量就是炮灰! 我知道,炮灰不是什么好词,然而这就是可怕的现实! 他们仅仅经过最多三个月就被赶到战场,训练时的武器也很一般,只有到了欧洲后,他们才能人手一支枪械。 我几乎可以确定,现在正在训练的部队,他们整编成一支步兵师后投入战斗,莫看整编部队有一万两千人之众,可能经过三个星期的高强度作战,依旧能够战斗的就只有五千人。这还是理想的状态,可能最终仅有两三千人还能持续作战。可即便如此,上级也会碍于现实的困境,坚决不会让这支逼近崩溃的部队撤下来。 我们总是不乏褒奖至此去讴歌这些战斗到最后一人的部队,可对于这支部队,恐怖的伤亡是悲哀的。 听着!尊敬的同志,您现在手中掌握着近两万人的生命。您必须想方设法快速增强他们的技战术能力,战场上才能减少牺牲。 很抱歉,说了一些您可能不爱听的话。” “不!您的话很有积极意义,谢谢您的忠告!”说罢,高尔基诺夫还立正敬了礼。 杨明志点点头,突然间,他的肩膀被梅德韦杰夫轻拍了几下:“我的同志,您在这里实在不易透露战场的事实。庆幸我们只是聚在一起谈论这些事,否则您的发言用喇叭广播,只怕会弄得士兵们人心惶惶的。如果让那些热血青年畏惧了,对作战肯定不是好事。” “您说的对!”杨明志长叹一口气。刚刚的那番话确实自己有感而发,表面是对负责人说,亦是在给予军区司令以忠告。 作为将军,将军的第一要务可不是关心每一个士兵的个体存亡,麾下的部队能时刻保有作战能力,将军才当得称职,至于部下的伤亡,只要在可承受范围内一切好说。 然而现在的情况实在恶心,苏军中优秀的师长屈指可数。当然,在战场上一介师长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数百公里的战前已经被苏德双方的近千万军人排布了个水泄不通。如此的作战模式下,师长看来也不需要多少智商,上级让进攻那就冲,哪怕是率领一万血肉之躯冲击敌人钢铁堡垒集群也在所不惜。 师长难以顾上个体士兵的死活,方面军司令也难以顾上麾下某支步兵师的死活。尤其当下的作战,凡是担任助攻任务的部队,往往会遭遇灾难性伤亡,即便如此身为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 杨明志觉得自己的话已经非常收敛。 军区司令声称斯大林让他抓紧时间训练新兵,斯大林想干什么,再明显不过。南俄地区的战火进入白热化,双方谁能顶得住谁就能赢。小胡子在占领区搜罗炮灰,又从法国调集部队开赴南俄,还砍掉北方莫德尔的一些部队。 例如,和杨明志有一战之缘的德军第100军第371师。该师是整个军里伤亡最小的,他们被调到南方作战。 苏军一样在疯狂的增兵,其力度可比德军更强。第62集团军正在城市里和敌人作着没玩没了的巷战,大量的新步兵师还在编入该集团军,以替换打得基本失去建制的老部队。 杨明志相信,他看到的一大群踢正步的年轻战士,极大概率会战死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如果他们运气好,也可能作为战略预备队之一,在朱可夫的命令下,针对保卢斯来一次漂亮钳形攻势合围保卢斯。 如果是这样,一开始的战斗新步兵师可能不会遭遇太严重的苦战。然而一旦到了前线,想要平安的回到西伯利亚老家,就得等到战争结束。 部队的番号理应会一直持续下去,其中的士兵因为大规模的牺牲,只怕到了1943年底,一万大兵已经换了一茬,杨明志觉得,最理想的状态,也是这一万士兵中仅有一千人能看到基辅的解放。 现在是1942年,还是那个3%的比率。这里训练的一万人,能有三百人活到胜利日凯旋回故乡,就烧高香了。 越想越是心酸,越想越对这些新兵惋惜。 杨明志内心嘀咕着:“我已经站在这里,可惜你们有生之年难以再装备我的新式武器。或许您们能够装备一些RPG武器,也就仅此而已的。可能到了1943年,部队才开始小批量装备突击步枪、单兵火箭炮,或是别的什么高级兵器。可是,那些和你们都没关系了。” 不远处,一组组新兵拍着整齐的队列踢着正步,每一组士兵未来就组建一支步兵班。排队枪毙时代,队列训练对战斗的胜利至关重要,士兵的纪律性就是这时候练成的。现代战争,部队都在完隐蔽作战,老毛子的民族性格是虎一些,吼着乌拉嗷嗷叫冲锋此乃一战打法,然而承受着高伤亡,毛子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冲锋。 他们的纪律性也是这时候锻炼出来的,到了战场上,只要军官和政委指挥进攻,整个连队没有退缩,哪怕全体阵亡在冲锋的路上。 戴上了眼镜,杨明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1758章 炮灰论(第1页/共2页)-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