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章节目录 第1917章 安德洛夫娜(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1917章 安德洛夫娜(第1页/共2页)

    834厂的工作骨干都是从兄弟工厂挖过来的。

    他们有相当人员是中老年的男人,其中还有退休后返聘回来的。

    这其中有着普通车工、冲压工、钳工、铆接工、木工、热处理工和烤漆工等。

    一支枪械由许多零件构成,所有的零件加工都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各色工人完成了相关的生产制造,最终所有的零件汇总到总装车间。

    以制造枪械为例,当前任何的枪械制造厂,都是遵循着这样的生产模式。

    不过这种模式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久远。

    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那个时代,哪怕是大英帝国,红衫军装备的枪械,都是由相关的制枪专业户制造。

    这些专业户要做的工作非常繁杂,从制造木质枪托,到关键又复杂的卷曲枪管工艺,一切的零件都是由专业户徒手打造。

    长久以来,火绳枪或是燧发枪,都是这样被造出来的。

    那个时代,世界各国的枪械都是以此模式制造,直到独立战争迫使北美大陆军做出改变。

    他们创造性的改变了制造加工模式,许多的制枪专业户被组织起来。有的专职制造枪托,有着专职卷曲枪管,有得专职生产各类零部件,还有的就负责给铅弹塑形。

    单个制枪专业户只需要考虑自己所从事的工序并精益求精,如此一来,枪械的生产效率得到提升,枪械的品质也得到提高。最关键的,由于有着大量的备用零部件,枪械的修理也变得快速。

    战争逼迫了这种生产模式,遂到十九世纪,主流大国建立专业的兵工厂都以该模式生产兵器。

    美国早早的走在了生产加工行业的时代潮头,一百年后,他们又发明了“福特制”,也就是所谓的流水线加工。

    流水线加工,它是一种模式,并非严格需要专业的“流水线传送带”。

    杨明志估计自己不能搞定传送带,也许1943年可以?暂时它不是自己考虑的事。

    杨明志自觉能做的,就是把工厂的各加工部门统统动员起来,给予各部门计划,责令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由调度员将完成的零件交给下一个部门处理。

    因此,调度员承担起了“传送带”的职能,故而只要各部门的劳动按计划完成,调度员的工作一丝不苟,834厂内一个庞大的流水线系统不就成功了?!

    当然,这里的最终环节就是总装车间。

    杨明志很快见到了自己予以厚望的安德洛夫娜,这位仅有十九岁的年轻姑娘。

    她虽然只有十九岁,却不会给他人留下青涩的感觉。

    曾几何时,安德洛夫娜想象着未来的平静生活,可以与爱人共度美妙的时光。

    谁曾想战争爆发了,自己刚刚成年也刚刚结婚,新婚不久的丈夫就应招入伍!她知道这是男人们必须履行的保卫国家的义务,也清楚自己必须要在这场浩劫中,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奋斗。

    可是,出征的丈夫和许多出征的年轻人一样,为了苏维埃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安德洛夫娜终究收到了丈夫的阵亡证明书,作为遗孀她得到了一笔微薄的抚恤金。

    曾经的美好突然间结束了,她只得把自己“囚禁”在繁忙的工作车间,用拼命的工作麻痹自己。就像是忧愁的人拼命灌酒,等自己醉醺醺后,自然忘却了痛苦。

    她拼命工作,一来是自我麻痹,以劳累压制着内心的痛苦,二来就是为了更多的粮食配给。

    当然在同事看了,她拼命工作恐怕就是为了生产更多的枪械交付部队,让那些战士给自己报仇。

    而在厂长尼古拉耶夫斯基看了,这个年轻的姑娘分明是有着巨大的奋斗热情高度的思想觉悟。

    杨明志的出现,让失去丈夫的她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在新的工作,以管理者的身份创造更多。

    由于杨明志向830厂的尼古拉耶夫斯基厂长提出一些要求,安德洛夫娜的伙食标准得意提高。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安德洛夫娜吃到了更多的粮食,营养不良的情况得到极大的环节。

    自那之后,一切真的变了。

    因为杨明志刚刚离开新西伯利亚,掌握地方权力的乌莫夫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偷着量产突击步枪。

    乌莫夫根本不是那种纯粹的官僚,他本身也是一位实干家。

    之前的凡是参与到样枪设计的技术工人,都被乌莫夫委以重任。安德洛夫娜这种曾被杨明志特别关照的人,到了乌莫夫这里更是要关照一番。

    除却单独给了她一点鲜牛肉配给外,还责令她必须办好一件事,即将冲锋枪厂总装车间的一半人员,教会她们如何装备突击步枪。

    杨明志没有看走眼,这位安德洛夫娜以极大的热情,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时间,除了吃饭和睡觉,她就一直在厂房内充当老师,并开始带头装备突击步枪。

    所有偷着生产的突击步枪各种零件,最终都是由卡车运到830厂这座专职生产冲锋枪的工厂。

    冲锋枪的产能被下调,取而代之的就是突击步枪。随着莫斯科下达了量产命令,“偷着做”行为合法化,工厂的任务目标突然暴涨。

    在安德洛夫娜被调走之前,她已经训练了一批专业的突击步枪装配员。虽然大家都是女工,由于每个人每天都要完成大量的任务,她们得意在很短时间内积攒大量的生产经验。她们不仅仅装备基本的突击步枪,还懂得枪族中班用机枪的装备,毕竟两者的核心枪机是完全一样的。

    她们亦是学会香蕉式弹匣和两种弹鼓的装备,技术水平已经颇为熟练。

    曾经,安德洛夫娜是830厂厂长尼古拉耶夫斯基可以信赖的技术骨干,当杨明志要求带走这么一位人物时,他一度心情非常不爽。

    如今这种不悦的心情荡然无存,因为更多的“安德洛夫娜”已经训练完毕,830厂也得以在十多天时间完成生产转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冲锋枪的产量日渐降低,突击步枪产能与日俱增。

    尼古拉耶夫斯基知道,等发明人别列科夫将军归来,其麾下的工厂一定会拼命生产突击步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工厂已经具备了很大的产能。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在温暖的总装车间里,那些刚刚还在户外,一个个打扮得好似黑熊的工人们,他们都脱下了厚实的外套。

    室内的温度着实不错,所有工人都穿着当局发放下俩的制式棉衣,也就是发给部队的那种,毕竟那棉衣也不是纯粹的军装,是追求实用和产量的苏联当局的无奈选择,实则是最优选。

    所有人穿着一样的衣服,杨明志倒是能轻易的分辨出人员的性别。

    女人们即便是穿着棉衣,棉衣之下她们都穿着连体裙。她们也都戴着粗麻布缝制的帽子,将自己的辫子盘在里面,这与发生在机加车间的情况完全相同。

    人每天都是会掉落一点头发了,在吃饭的时候,汤锅里发现厨师的头发是种糟糕的感觉,生产加工军械,军械内部出现头发这种多余物,往往是灾难性的。

    仔细看看这些工人,杨明志倒是看到了几个中年男人,他们有着忧郁的眼神,以及鼻子下的大胡子,他们干瘦的脸庞更是彰显深沉。

    除此之外,其他人都是女工,杨明志可以确定,她们都非常的年轻。

    正巧834厂厂长安德烈诺夫就站在自己身边,杨明志急忙问道:“我看到了非常多的年轻女人,难不成她们都是今年毕业的学生?”

    “是的,将军同志。和您在机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1917章 安德洛夫娜(第1页/共2页)-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