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万世至圣 > 章节目录 0015 民心天心(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0015 民心天心(第1页/共2页)

    一阵头晕目眩之后,秦重出现在一处空旷的原野里,天空一碧如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野花的芬芳。不远方正有两位老者在交谈,从两人面现潮红的表情来看,似乎正在辩论什么,见到秦重出现,两人止住话语,不知使了什么术法,倏忽便出现在他面前,目光复杂的看着他,正是“临境考场”中的两位儒家主持考官。

    儒家以入世治国为已身理念,最看重的就是施政治政的能力。由于秦重在理论考试中引发前所未有的天象,故此这次“临境考场”之中,两位考官是特意为秦重加了料的,别的考生考的一般都是随机分到主持某国一县一地的政务,而分配给秦重的则是边远小界的一个受灾大府,各考生分配到的地方都是没有天地伟力的,不能依靠法术来解决问题的地方,是纯施政能力的考核。

    在他们的心中实在也并不认为这些学子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施政能力不同于埋头读书,讲究的是身体力行、人情处事、眼界经验等等综合性的系统知识,对于这些他们眼里的小孩,好些人自理尚且不一定利索,你指望能有多少处世经验?不过是让这些人对治理具体事务有个直观的认识,为将来从政打下一个清醒的认知而已!

    对于秦重来说,这种神魂进驻于某人识海之中,在受术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知识和政见去影响受术人的行动和思维,对秦重来说,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还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施政经验,同时对这个世界的道法又有了另一层更深的敬畏和渴望。

    在这次考核中,秦重充分利用了受术人罗士杰身为一州知府这个唯一的有利条件,牢牢掌握住制高点,运筹帷幄,化不利为有利,攻坚克难,最终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他的表现比那些积年的能员也不遑多让,甚至有些地方考虑的还更周全。实实在在让两位考官也不得不点头认可。

    然而他在其中所使的种种手段,却是使人不好下定论。前面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说十分及时准确,而最后将何守备和黄通判拉下水,用了一出杀人夺财的手法解决了缺粮这个最大的难题,行事肆无忌惮,完全没有对阶级等级的忌惮,这才是这两位考官最担心的。

    在儒家理论体系中,“天、地、圣、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是伦理体系和社会等级的重要组成部份。

    而秦重的行动里明显就有与之相悖离的理念,这就使得两位考官不能不认真对待。两人相视对望,其中一人年纪约六十左右,国字脸,满面严肃,正自眉头紧皱,此刻正沉吟不语,似乎在筹措如何开口。另一名八十上下,鹤发童颜的老者不露声色上前一步,神情和善的说:“条缕清淅,虑事周详,你是如何做到的?”

    “不敢居功,这些方法前贤在书中皆有记载,学生只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秦重知道什么时候该低调,又补充道:“学生闲暇时好读些闲书,比如‘粮多价低’这个方法就是北河星系小宋界的一个叫赵清献的越州知州曾用过的,而以石为粮更是本朝大将军方心武在攻略越国时就用过,这些在《三千小界见闻录》里皆有记载。”

    听到秦重居然连《三千小界见闻录》这本上千万字的大部头都读过,两人更是惊讶不已,要知道,三教教义教材众多,普通学子专心其中一门也难以专精,此子居然还有闲暇看这些闲书?更难得的是居然还能清楚的记得其中要点。当真是博闻强记的天才!两人心中一喜一忧,更各自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为什么要用如此激烈的手段,能说说其中缘由吗?”

    鹤发童颜的老者语气颇有回护之意,显然是不欲为难秦重,毕竟,这是一个如此令人看好的苗子。

    秦重的缜密计划都是经过数据库推演后的最好结果。所作所为则依前世记忆的本心而行,他自然知道其中多有离经叛道之处,然则他早有应对之道,当下不慌不忙的说道:“长者所言,学生不明所指为何?”

    鹤发童颜的老者不禁一怔,这名学员胆子够大的,难道他不知道“临境考场”中的一言一行巨细无遗都逃不过考官的掌指吗?还是这名学子觉得自己的作为并无不妥之处?

    不等他回过味来,国字脸考官已是怫然作色:“学子秦重,你莫非以为你的所作所为毫无乖悖之处?身为一府最高长官便可为所欲为?在你眼里还有没有‘五纲五常’?”

    五纲五常是此时社会的一种伦理观念。五纲即“天为地纲、圣为人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五纲五常作为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

    “王纲五常”学说,是半圣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五纲”,是人们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五纲是“天道”的意志,天然有作神圣的权威;论证了五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统治的等级秩序神化为宇宙的规律;把神学唯心主义世界观运用于伦理道德,论证了神权、皇权、族权、夫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为当今社会纲常名教的理论依据。

    此言一出,周遭的温度倏然下降了几度。这是一个很重的指责,几乎就差直言秦重是异端邪说了,鹤发童颜的老者脸色不由一变,这对于一个年仅十三四的少年来说太重,一个不小心,就会毁掉一生。

    “学生自束发受教,言行举止莫不以众圣经典为楷模,不敢有一丝逾越!”秦重心中也是一沉,面上却更见恭谨,正色说道:“大人或许对小子所作所为有所误解,请听小子一一分说。”

    鹤发童颜的老者听到秦重说话间已把对对方的称呼从“长者”改称“大人”,疏离感已现,心中又是微叹,事实上,在秦重回归之前,两人因为对秦重在此事上的表现持相反的态度而正展开激烈的争执。

    国字脸老者认为秦重视阶级礼法如无物,主张严惩不贷;而鹤发童颜的老者认为秦重在大部分时候的作为可圈可点,即使最后所使用的方法不值得肯定,也有可取之处,何况少年心性,人孰无过,主张只要适当提醒即可。只是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孔圣曰‘仁者爱人’,学生所有作为都是围绕这一宗旨行事!”五常的核心就是“仁”,其余四者都是围绕着“仁”字展开的。秦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占住大义再说。

    “言伪而辩,我倒要看你能有何等样说辞!”国字脸老者冷哼一声道。

    这句话的出处是孔圣在诛少正卯时说的,有先礼后兵之意,还有一层就是让你死个明白的意思!

    饶是秦重已是一忍再忍,心中也是无名火起,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意,平静的说:“学生在这场平灾事中尽心平息民怨、规划卫生和救灾条例,是为开制度化应付灾难的先例,虽难免以偏概全有所疏漏,但拳拳爱民之心不能抺杀,是为有‘仁’!”

    “筹粮平冤,解民危难,一水一饭不敢先尝,与民同甘苦,是为有‘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安排赈灾时优先考虑老弱妇嬬,使青壮各任其劳,顺天应人,各得其所,此即为人族之大‘礼’!”

    “运筹帷幄,安定人心,稳定秩序,使生民各有其序,不令邪说乘虚而入,此即为‘智’!”

    “为民牧守者之职责,便要使民生安康乐业。学生推行良种使民众无忧温饱,此心不负苍生道义,是为有‘信’!”

    “请恕小子狷狂,敢问学生如此得事有那一条有违教义?”

    儒家讲究克已恕人慎微慎独,就算是做出了好的成绩在口头上也会谦逊一番,少有如秦重这般自卖自夸的,何况

万世至圣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0015 民心天心(第1页/共2页)-万世至圣、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