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宰执天下 > 章节目录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1页/共2页)

    【第二更。】

    蔡京早早的就来到了宣德门外,比他过去当值的时候,还要早了几刻钟。

    而蔡卞就更是难得早起,仅仅是五日一朝的六参官,做的还是馆阁中的闲差,寻常睡到日上三竿都没有关系。

    但他们抵达宣德门的时候,外面已经站满人了。

    紫色、朱色、绿色,三色官袍簇拥在宣德门外的广场上。

    都是听到了消息,早一步赶过来确认的官员。

    蔡京在人群中发现了强渊明的身影。

    饮酒至中夜,对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就是有影响,也被宰辅深夜入宫的消息给洗清了。

    若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就别想再往上面多走几步。

    时间一点点过去。

    代表天子龙驭宾天的钟声没有敲响,天子依然还在人世。

    但宰辅们同时入宫到底是怎么回事?天子的病症到底有多重?还能拖多久?

    这样的疑问,缠绕在每一位官员们的心中。

    宣德门城楼上,明显的加强了防备。巡视城墙的队伍,多了许多,而且是全副武装,就在城下,也能看见他们身上的盔甲反射出的旭日的光芒。

    城门的另一面,突然传来纷乱的脚步声。

    城门外,顿时安静了下来。

    门开了。

    不是一贯的侧门,而是正门中开。

    从大庆殿到宣德门,再到内城南门的朱雀门和外城的南薰门,都是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视力够好,站在南薰门外,可以一直看到大庆殿的台基。

    当年大内诸殿新修,太祖皇帝赵匡胤坐在大庆殿御座上,传令打开诸门,对群臣说,‘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

    天子出入宫禁,宣德门这座皇城的正门肯定要打开,而天子践位,也同样会大开正门。

    ‘内禅。’

    稍有点经验的朝官,头脑中立刻跳出了这个词来。

    而接下来从城门中出来的内侍,向群臣宣读的御札,也向所有朝臣证明了这一个猜测。

    前面不算长的引语没几人细听,尽管王安石写得很出彩,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段,所有人都抓住了,‘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圣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一应军国事并听太上皇后处分。’

    果然是内禅。

    但疑问随之又起。

    皇帝发病肯定不是那么简单。不然等几天的耐心,宰辅们还是有的。

    不过,当今的宰辅各有各的心思,派系也都不一样。他们是怎么达成的协议?还是说……

    蔡京抬头看看城上,全副武装的禁军士兵。

    心中突然有些后悔,说不定今天告假在家比较好呢。也不知这一进去还能出来几个人?

    聪明人总是想得太多。

    进入大庆殿前的广场上时,蔡京便明白了这一点。

    昨夜入宫的宰辅们都在,一个也不少。王安石立于最前,统领群臣。

    而只有曾布,站在班列之外。

    他是礼仪使,主持着大宋开国以来第一次内禅仪式。

    赵佣如同泥塑木雕,该做什么都是听从礼仪使的安排,没人看得出他在想什么。而赵顼坐在靠椅上,不论进行到了哪一步,都是一动不动。

    在大庆殿中举行的内禅大典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一个病废,一个幼弱,哪里可能拖太久?只是认个人,告诉朝臣们,大庆殿的御座上换了人了。

    礼制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完完全全依照礼制,出了意外,责任谁来承担?

    南郊祭天时的事故,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敢去冒那样的风险。

    宰辅们都是极为现实的,不会犯那种老冬烘的蠢。

    至于接下来的太庙、社稷、朝见太上皇,该走的程序,自有太常礼院去负责。到时候,让赵煦走过场就行了。还有接见外国使臣,向辽国派去国信使,还有改元,还有赏赐百官三军,等等等等,千头万绪,都要急着解决。

    宫中还要有一番动作,除了人事以外。还要改建圣寿宫,供太上皇居住。新天子赵煦入住福宁殿。

    不过那也是日后的事了,现在还不至于那么急。

    只是想到接下来朝堂上可能会有的变化,却让很多人开始心急了。

    ……………………

    时近黄昏,一夜未眠,又忙碌了一天的各位宰相、枢密和参政大多数都有些疲累了。精神虽还都旺健,可身体多数都吃不住了。

    韩冈也扶着王安石在宫中安排休憩的小阁内坐了下来,长舒一口,道:“总算告一段落了。”

    说是这么说,但宰辅们接下来的几天依旧要轮班宿卫宫中。帝位刚刚传承,接下来的几天正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现在歇息,也只能是暂时的。

    “这才是开始。”王安石摇头。

    “的确。”韩冈道,“之后要做的事还很多。”

    “可也是结束了。”

    “嗯。”韩冈点头称是。

    皇帝换了人。赵顼这位太上皇帝,虽然还带着皇帝二字,可是已经不再是君临天下的天子。从今往后,就是新天子赵煦成为亿万子民的君上。

    “十四年啊。没想到就这么结束了。”王安石眼神迷离,方才在草草而行的大典上,所有人都紧张得生怕出半点意外,完全没有时间多想什么,只是现在歇下来,

    “十年来,天子得岳父辅佐,其功可昭日月。”

    “钓国平生岂有心,解甘身与世浮沉,应知渭水车中老,自是君王着意深。”王安石不顾韩冈侧目,怆声长吟,似笑似悲,“忽忽十四载。人尚在,鬓已催。”

    “岳父!”韩冈声音陡然提高。他没想到王安石心中的愧疚有这么深,这是打算要退了?

    王安石盯着韩冈好一阵,“老夫是不用考虑那么多。接下来是玉昆你们的事了。处理国事要稳重,不要遗人话柄,对待天子更要恭敬。玉昆,不要忘了寇忠愍。”

    王安石也只有对自家人才说这么直白,韩冈心中感动,“岳父放心,小婿明白。”

    有时候,是好是坏,只在一句话间。

    当年辽人入寇,寇准力主真宗亲征。订澶渊之盟,使辽国退兵后,寇准以功臣自居,而真宗也洋洋自得,并对寇准极为敬重。战前一力主张的王钦若只说了两段话,‘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

    先攻击澶渊之盟的性质,再定性寇准的行为。区区几句话,一下就扭转了真宗对寇准的看法,寇准随即被赶出京城。

    人心是说不准的。人的想法总是很容易就被动摇。

    现在觉得赵煦日后会怎么想,是觉得有定策之功,还是觉得是凌迫君上,那就是笑话。

    一件事,正说反说,都能说出道理。关键是要看是怎么说,何时说了。

    可能赵煦到时候甚至会忘了昨夜的那一幕。可是想到也好,想不到也好,现在担心又能如何?难道还能以为等到新帝亲政后,身边没小人上眼药?

    在场的都是共犯,事后算账又能跑了哪个?宰辅之中,也只是一个吕惠卿能例外。到时候若是被追究,一个个都逃不了。

    王安石的担心,当然不是杞人忧天。

    只是韩冈

宰执天下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一)(第1页/共2页)-宰执天下、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