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宰执天下 > 章节目录 第44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20)(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44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20)(第1页/共2页)

    【双倍月票期间,急求月票。还有票在手的朋友,请支持一下。】

    冯从义回关西了,韩冈和李信刚刚去送了他。

    冯从义在开封盘桓了多日,将京中的事情一一理顺,而顺丰行、平安号和雍秦商会下一步的发展,也跟韩冈商议妥当。到了这时候,也不能再多留了,趁着暑热消退,天气转凉,便上路返乡。

    韩冈与李信从城外回来时,在路上碰到了李定。新任的御史中丞,从西十字大街上一路穿行而过。几十人的队伍,比不得宰执,却也让大街上的行人车马纷纷避让道边。

    韩冈是轻车简从,只带了几名随从,加上李信这位表兄。他也不怕什么刺客,身边的这些都是在韩冈身边做了不短时间的护卫,看起来是随意一站,但直接就把靠近韩冈的几条路都给挡住了。

    看到李定经过,韩冈没有上去打招呼,也没有挡在路上不让道,反而让到了路边上。

    李定看着有急事,喝道吆喝得急,人马走得也急,急匆匆就过去了,看起来并没有注意到路边上的韩冈。

    望着李定匆匆远去的背影,韩冈倒是想起了同时抵京的苏轼。

    李定为官清廉,又曾经拿苏轼立威,在御史台中威望很高。在御史台风雨飘摇之际临危受命,对御史台意义不言而喻。而且他不同于之前的李清臣,是正牌子的新党,对朝堂上的中间派是个极有分量的威慑力量。

    而苏轼被贬谪后的这几年,文章和诗词的水平日高,在士林中名气越发的大了,声望日隆。这一次回到京城,并不仅仅是章惇提议,也是他本身有了那个资格。但苏轼是中书舍人,确切点说是直舍人院,权知制诰。负责是草拟外制,与内制翰林学士并称两制的清贵官。褒贬官员就在他的笔锋之中,以苏轼的水平,在敇文中藏些恶心人的词句,真的不是什么难事。以他和李定之间的仇怨,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斗上了。

    若说曾经跟李定过不去的,其实有苏颂一个。苏颂旧年担任中书舍人的时候,曾经拒绝为李定的晋升草诏。不过那是因为王安石对李定的提拔不合规矩,刚刚转官的低品京官照常例是不能直接入御史台,想要成为御史,至少要一任知县之后方可。这是公事公办,并非私仇。

    不过苏轼那边就可算是私仇了。对李定不为生母服丧之事的大肆宣扬,甚至召集诗友一同为一名孝子写诗。李定在士林中的名声那么坏,也多亏了苏轼的汗马之功。之后又有乌台诗案,李定终是报复了回去。你来我往的,这个梁子结得就深了。

    苏轼不是坏人,可太过随性了,依韩冈前生看过的说法是一肚皮不合时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捅出漏子。章惇这一回可是给自己弄了个丢不掉的大包袱回来。

    虽然没能看见苏李二人同时下船的情形,让人很有几分遗憾。但从今往后,李定和苏轼日日在朝堂上相见,肯定会有热闹可以看。

    韩冈是个旁观者的心态,苏轼和李定都不是宰辅,打起来都影响不了国政。尽管如今韩冈也的确盼着朝堂上能够稳定一点,但一点波澜都没有可就太没趣了。

    回城后,韩冈并没有与李信一起回府,而是去了火器局。

    在一炮轰塌了郭太尉府正堂之后,火器局试炮的地方就转移到了城外。不过现在最新出来的虎蹲炮,倒暂时不必往城外送。

    “这是虎蹲炮?”

    短短的炮管,薄薄的炮壁,下面装了个撑脚,炮管外部还箍了三道铁环。还不到膝盖高。这就是李信面前的新型火炮。

    李信已经见识过之前两门试作品,那是重达千斤的青铜火炮,一看就是分量十足,试炮的时候,站得稍近,更是感觉着地动山摇。而眼前的火炮,四十斤还不到,差得未免也太远了。

    “不是虎蹲炮还能是什么?”韩冈反问。

    比起野战炮来,虎蹲炮制造起来更容易一些,不过威力不足,只能是步兵的补充。为了一下子就将人给震住,才会先选择野战炮。不然拿着这虎蹲炮说能胜过八牛弩、霹雳砲,那未免就太可笑了,谁会相信?就是松木炮都更能取信于人。

    其实从野战炮、城防炮这边排下来,虎蹲炮命名做步人炮其实更合适一点。但韩冈当时随口就给了名字,现在也不好改了。反正对名字的问题,他也没注意过,连给儿子起名都是随心所欲,这火炮也没什么多讲究的。倒是换作是赵顼在位的时候,肯定会起个好名字。

    “这几门炮看起来不起眼,可就是翰林学士想来看,也是看不到。”

    韩冈说的是沈括。沈括虽说是翰林学士,但没有与军器监有关的职司,现在根本接触不到最新式的武器,只能看着韩冈画出来的图样。军器监的管理还是比较正规化的。韩冈并不想为沈括破例,也不打算让沈括参与进来。韩冈希望沈括做的,是天文历法,这是沈括擅长的领域。

    而李信不一样。枢密院已经准备新设一军,暂调三个指挥过来,装备上火炮,专门用来实验新的战术。守卫即将搬出城外的火器局分部,也同时由这一新军负责。而统领这一军的,内定的便是李信。

    韩冈指着炮对李信说着:“别看这虎蹲炮小,二三十步内,这样的一门炮,至少当得起十张弩了。而且火炮跟弩不一样,给弩上弦要耗气力,有上弦机才好点,但也只有守城时才能用上。火炮呢?”

    韩冈拿起定装的火药包颠了颠,还不到一斤重。

    李信明白韩冈的意思,只要冷却解决,火炮连续发射不是问题。不像强弩,连续上弦谁也吃不住,万一箭阵给冲散了,连跑路的力气都不剩了,而用火炮,能剩下不少。

    韩冈丢下火药包,比了个手势,火器局的士兵便上来试射火炮。

    四门试做的虎蹲炮并排放置,炮声连环,将铅弹发射到,二十步外,一排横列放置的铁甲,在弹雨中被打得支离破碎。就是最结实的前胸部位,也是一个个凹陷破口。

    火炮射击的频率,刚开始时与神臂弓发射相当,之后就稳定维持着,不像弩弓急射过后,速度就不得不慢下来。清膛、装药、上弹、点火,熟练了之后,三四人操作一门虎蹲炮很轻松。

    李信沉默的点着头,火炮的好处他看得出来。只是他一向不喜欢多说话,如今更是沉默寡言。

    “只要表哥你能将兵练好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将练兵纪要做好,编出火炮的操典来。炮兵该如何练,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要穷究到清膛、浇水、保养这样的细节,每一步都要写明白。这都是表哥你的课题。一旦《炮兵操典》完成,后人可以根据操典来训练炮兵,不必自己琢磨研究了。”韩冈叹了一声,“这件事,别人都做不到,也就表哥你可以。《易州会战本末》写得很好,小弟拿着给章子厚枢密看了,他也说表哥你写的很好。”

    “只是败军之将想知道怎么输的。”李信慢慢的说道。

    “这样的理由已经足够充分了。”韩冈正容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总结得失,下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韩冈喜欢写作战记录,也督促着李信、王舜臣和赵隆去写。在河东的时候,甚至让手下的武将都要写营中日志。会战每到一个阶段,都会召集众将依照记录和日志,讨论之前作战得失。

    对于这样的苦差事,王舜臣每次都是叫苦连天,但赵隆和李信都会老老实实的做好。尤其是李信,写作战记录、行军日志,就是平常的练兵也会做记录,而且都是自己亲自动笔,从最早满篇狗.爬的白字,到现在一笔流畅的行草,整整过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李信写下的文字早已超过百万。以李信现在的文化水平,要不是他对诗赋没任何兴趣

宰执天下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44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20)(第1页/共2页)-宰执天下、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