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 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灾和人祸!(八千字大章)(第2页/共4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灾和人祸!(八千字大章)(第2页/共4页)

开始吃馒头。

    赵桓很低调,坐的只是一辆外观看起来很普通的马车,这一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车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员也不少,人们看见后,也并未觉得有什么稀奇。

    赵桓还看到后面有一支厢军部队小跑过来,他们每一个人都背着一小包东西,里面是馒头一类的干粮。

    在后面,还有十几辆车运载着食物。

    逃难的人群立刻冲过去,为主了那些车辆。

    一个指挥使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抢,每一个人都有份。”

    赵桓在那些厢军士兵脸上扫了一转,他们都还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眉宇间还有着青涩和稚嫩。

    不过,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刚毅。

    这一批厢军是几年前韩世忠将京东路横推之后,新选拔出来的苗子。

    从他们的表现看来,这两年,政宣司转过来的监察院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自他们入伍以来,每一个人都经过严格的思想教育,忠君爱国,爱护百姓,是必不可少的思想钢印。

    赵桓将韩世忠招呼过来:“找人过去打探一下前方的情况。”

    韩世忠让呼延通向前面的人群走去,他大声道:“我是羽林前护军第二军军都指挥使呼延通,阁下怎么称呼?”

    那个指挥使一听呼延通报的名号,连忙行礼:“卑职是驻郓州厢军第三军第七营指挥使田措!参见呼延上官!”

    这郓州的军队里,没有人不认识呼延通的。

    当年,京东路的禁军就是被韩世忠覆灭的,而呼延通则是韩世忠手下大将。

    “不必多礼,本官问你,郓州现在情况如何?”

    “回禀上官,昨日早晨,濮阳溃堤,河水往北倾泻,郓州暂且无恙,但朝廷已经下达南迁命令,现在郓州的百姓都已经开始南迁,分两路,一路往京畿方向,一路去应天府。”

    “齐州那边,你可知情?”

    提到齐州,田措的脸色变得凝重:“听说九县全淹了,而且洪水还在继续扩散,根本无法阻止,现在没有人知道具体伤亡情况。”

    “那河北宣抚使宗泽宗相公何在?”

    “听说宗相公此刻在兖州泰安城,中央军主力退守兖州,附近的灾民已经全部退守泰安,另一路已经渡河,向河北路而去。”

    呼延通对田措作揖:“多谢多谢!”

    “呼延上官客气。”

    呼延通转身便朝韩世忠走去,那田措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得知消息后,赵桓便向泰安而去。

    兖州虽然和齐州相接,但是泰安城却在泰山南边,就算洪水滔天,也不可能越过泰山涌入泰安城,那里是最理想的避难所。

    不过,去泰安之前,赵桓先路过了郓州。

    自几年前韩世忠在这里大战禁军后,郓州的城墙进行过翻修,也在朝廷的政策下进行了适当的扩建。

    郓州城的城门是打开的,偶尔看见几个人从城里面出来,拖家带口。

    在郓州城北面几里,有许多厢军士兵正在连夜挖土,一车车往北边送。

    赵桓派人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在加固黄河南岸的堤坝。

    赵桓走下马车,骑上马,放眼望去,只见黑夜中,火把如长龙,不知有多少人正在不知疲倦挖土。

    有厢军士兵,有普通百姓。

    “勇武侯,你去将郓州的知州司马青找来见朕。”

    韩世忠一边答应着,心中也难免有些惊诧,皇帝居然能随口叫出一个州府的知州的名字,看来皇帝对各地的官员真的很上心。

    不多时,韩世忠便回来了,但与他一同回来的却不是知州司马青,而是司马青的主簿的张康。

    张康得知韩世忠的身份,被告知来的是皇帝,赶忙就跟着韩世忠快跑过来。

    一个州的主簿,和知县一个级别,可能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天子。

    张康激动得跪拜下来,当然,他可以不用跪,但谁让赵桓是他心中的偶像呢?

    这是一位年轻的主簿,大概也就二十四五岁的样子,长得秀秀气气的。

    “微臣张康叩拜天子!”

    皇帝骑在马上,双眸被火光映照得炯炯有神:“你且起来说话。”

    “谢天子。”

    “你是何官职?司马青何在?”

    “回禀天子,微臣是郓州主簿张康,情况危机,司马上官已经前往泰安城,听说那里是京东路最安全的地方。”

    赵桓不由得皱起眉头来,沉声道:“他去了泰安城,你们又在此处作甚?”

    “回禀陛下,微臣正联合军民在加固郓州城北边的堤坝。”

    “知州都走了,你为何不走?”

    “陛下,昨日黄河北岸的濮州被淹,水势少减,郓州可以保住!”

    赵桓露出了欣赏的目光:“既然可以保住,为何司马青走了?”

    “陛下,司马上官是一州之知州,身系一州之安危,先且退避,待微臣将洪水挡住,司马上官再行回来。”

    赵桓英挺的剑眉微微竖起来,脸上并无多少怒意,但心中却是愠怒起来,不过嘴上却温和道:“张康,朕记住你了,不过朕也要提醒你,身为一州之知州,当与州府共存亡,此为难之际,扔下郓州百姓东逃,在战场上便是逃兵!”

    皇帝的语气虽然温和,却有一种高高在上,不可置疑的威严。

    “是!微臣谨记陛下教诲!”

    “走,朕随你一同去前面,去看看儿郎们。”

    “天子圣体,不宜前往。”

    赵桓脸上露出微笑:“朕可是在死人堆里杀过人的,走!”

    他的眼睛就像黑玉一样流动着动人的光泽,他的声音也颇有磁性。

    不得不感慨,经历了一百多年,赵家的基因已经到了非常好的地步。

    赵桓原本相貌俊美,这几年又勤加锻炼,自有一种英气。

    张康连忙道:“天子这边请。”

    赵桓便在韩世忠等人的簇拥下,往北边走去。

    那些军民都在忙碌,没有人关心是谁来了。

    大家都只有一个理念:将堤坝堆起来,将洪水堵住,保住郓州城,保卫家园!

    对于华夏人来说,家比什么都重要,背井离乡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

    如果能保住自己的家,他们会拼尽全力。

    赵桓看见有十岁的少年也在其中,他稚嫩的脸上布满了细汗。

    原本张康要宣布天子到了,被赵桓拦住。

    赵桓不想自己的到来,打乱这里的节奏。

    赵桓小声问道:“粮食都够吗?”

    张康道:“尚有十日余粮。”

    “十日?太少。”

    “十日之内,洪水必退。”

    “若不退呢?”

    “微臣已经派人去找菏泽借粮。”

    赵桓觉得这也不是办法,菏泽也在黄河边,也是随时可能溃堤的。

    虽然因为濮州的溃堤,菏泽的压力也减小了,但是菏泽不也和如今的郓州一样么?

    想到这里,赵桓心中更是怒意勃发,早在半个多月前,朝廷就已经动员向这边运输粮食,民间尚有许多会社自发捐款运过来。

    为何郓州只剩下十天的粮食了?

    赵桓又想到一件事,他道:“一路过来,我看见一些灾民南逃,有一些士兵再给那些灾民送粮食。”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灾和人祸!(八千字大章)(第2页/共4页)-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