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反元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章 军火库炸了?(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章 军火库炸了?(第1页/共2页)

    至正十三年,纵观整个元朝,形式一片大好,虽然到处都有红巾军,但是,都已经被分割包围,尤其是威胁最大的刘福通,已经在扩廓帖木儿和李思齐的联合打压下,逐步缩小了地盘,而朱元璋所部,也被围在了滁州,无力南进,南方的徐寿辉所部,虽然攻下了杭州,但是在行省的掌控之中。农民起义已经陷入了低潮。

    趁着这个时期,张阳在做一件事情:积蓄实力。

    虽然仇恨蒙古鞑子,但是,打鞑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期的战略目的,在有足够的实力之前,偶尔和鞑子妥协一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所有的起义军首领,除了陈友谅,或多或少都和朝廷有过接触。

    龙之潜,乃龙之必腾。

    几大盐场,是张阳主要的财政收入,精盐销售到了整个行省,以及远销大都,解决了张阳的燃眉之急。有了充足的收入,张阳的队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扩充,每个营已经发展到了四千人。

    四个千人队,其中有一个骑兵队,全部装备天阙铳,战马,以及一种用精钢打制的骑兵刀,这也是张阳结合近代骑兵刀的特点研制的,有点像日本的武士刀,刀背很窄,重量轻,骑兵队担负着全军突击的重任,经过训练之后,都可以在马上开枪,他们主要还是从远距离杀伤敌人,尽量不陷入肉搏,骑兵刀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因为在飞驰的马上想装刺刀是个极富挑战性的技术动作。

    两个全部装备天阙铳的千人队,这两个队都是步军,主要承担城池防御,进攻主力。是部队的中坚力量。

    剩下的一个千人队,算是杂牌军,有五个长矛百人队,他们很少承担进攻的作战任务,主要用来保护要害场所,万一被鞑子近身之后,而天阙铳又没有子弹,这个时候,长矛阵就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长矛队都是从天阙铳的训练中淘汰下来的,既然无法做到准确命中目标,那他们就只能回去使用长矛,淘汰是无情的,也是必须的,战场上,不能讲感情。

    还有三个百人队的炮兵,他们主要负责操纵装备给部队的火炮。

    自从得到了焦玉这个人才之后,在加上焦玉一直都在刻苦钻研,终于在火炮研究上取得突破,目前装备的,就是两种不同的火炮。

    一种口径一尺半,炮管长十二尺,底部有方形底座,呈四十五度放置,前膛装药,主要用来射散弹,靠面状的弹雨消灭大片敌人。射程比天阙铳稍远,五百步左右,只是精度不高,优点则是比较轻,只有一百斤,打仗的时候,可以由四人小组操作,两人负责移动和瞄准,两人负责装填和点火。这种火炮,叫做散花炮。

    另一种,则口径仍然为一尺半,但是炮管有二十尺,身管约为口径的十三倍,这种火炮从后膛装弹,因此,焦玉反复研究了炮尾的密封问题,设计了特殊的门栓,炮身后粗前细,简化重量,但是,仍然有四百斤重,所以,这种火炮是装在两个轮子上的,轮子上还带了简易的升降装置,用来改变仰角,最为重要的是,炮膛内部刻了膛线。

    到现在为止,炮膛内壁的抛光,已经交由蒸汽机带动砂轮来完成了,但是,膛线仍然需要手工刻制,所以,这种火炮的产量非常缓慢,总共才装备了二十多门。

    口径统一,都为一尺半,这是因为采取了药包式发射药,每次发射时,不需要将火药捣实,而是提前已经将火药捣实了做成也为一尺半圆周的发射药包,从而减少装填时间。

    虽然口径不大,但是,提高了身管长度,就提高了出炮口的初速,而刻有膛线,则大大提高了炮弹的飞行稳定性,提高了精度,所以,这种火炮的有效射程,足足有十里地!而且,铁质的炮弹威力也很大,再坚固的城墙,也经不起这种铁丸以极高的速度冲撞。

    这种火炮,被命名为战神炮。虽然笨重了一些,但是可以用两匹马拖拉,伴随野战部队前进,功城略地,所向披靡。

    除了装备野战部队,还用来装备战船。

    剩下的两个百人队,就沦落为彻底的后勤队了,装备了腰刀,以及马车。

    几个营的防守任务,也没有太大变化,士义的第一营,主要守卫盐场,汤和的第二营,守卫泰州,吕珍的第三营,守卫兴化,卞元亨的第四营,守卫高邮湖,剩下的大本营,守卫高邮府。

    这几个营之中,只有卞元亨的第四营编制是不同的,他已经将队伍提高到了五千人,也搜罗了许多船只,蒸汽机驱动的大船有五艘,为每个千人队的旗舰,其余的,就是各种运输船,以及渔船了,打仗的时候,还是以天阙铳的射击为主。

    而张阳的大本营,除了有两个千人骑兵队,三个千人天阙铳队之外,还有一个千人短铳队,这支队伍,主要负责张阳的贴身护卫,短铳更容易对付近处的目标。

    短小的火铳也已经在基地开始少量制造,铳口变短,虽然威力减小,可是却更加容易操作,方便携带,作为张阳的亲卫,用这种火铳更加具有优势,这种火铳命名为武锋铳。

    除了装备张阳的亲卫,就是配发给百夫长以上的官员。

    还有一种少数装备的射程更远的狙击铳,主要配装给每个千人队中的神枪手。

    张阳麾下的这支兵马,只有两万多人,但是,装备这样一支部队,可已经算是血本了,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私盐贩子,张阳也有些肉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部队拼命地训练,确实让装备的火器发挥出威力来。

    夏粮收获之后,张阳在高邮和泰州,收回了近五百石粮食,因为他免除了三年赋税,所以地租一分没有,但是,如果百姓想要卖粮,只能卖给他,即使是市场价,百姓们也不愿意卖粮,过惯了穷日子,突然发现,粮仓满了,他们在感激张阳的恩德之余,都想守着自己的粮食过日子。这种小农思想,张阳是比较了解的,现在,他主要的手段,就是买粮。

    张阳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遥远的南岸。在扬州路的南面,是江浙行省的平江路,平江城(即苏州城)张阳去过,那高大巍峨的城墙,还有那城外广袤无垠的良田,整个江浙行省,都是朝廷的米仓,粮仓,北方的粮食,主要来自江浙行省,通过水路,运过去的,而高邮府,正在漕运的水道上。

    谁控制了江浙行省,谁就控制了天下最富裕的地区。

    就在张阳虎视眈眈,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平江路的时候,兴化城里,发生了一件喜事:刘若寒生了。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更胜于两者的,就是自己的下一代呱呱坠地,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初为人父的感觉,是最享受的。

    刘若寒快要临盆的时候,张阳就已经回到了兴化城,高邮府在施耐庵的治理下,一切政务都是井井有条,而那些关入笼子中的蒙古兵,早就丧失了斗志,得过且过了。偶尔有上面的公文下来,就叫来李普,该写什么就写什么,再回奏上去,就算是完成了。

    同张阳一起回到兴化城的,还有亲卫一个千人队。

    七月的天气,已经异常烦热,张阳在卧房外面,听着里面刘若寒痛苦的喊声,焦急地走来走去。

    在这个年代里,没有产房,没有专业的产科医生,更没有剖腹产手术,唯一有的,就是经验丰富的接生婆,但是,接生婆再厉害,也不能和产科医生比,因为难产而死的比例非常高,张阳听着若寒一阵接一阵的喊声,心头捏了一把汗。

    他想撩开帘子进去,但是,却被母亲一把推了出来,这种场面,就算是亲丈夫,也不适合看。

    “哇,哇。”突然,房间里面传来一个婴儿的哭声。

    “生了,终于生了。”

反元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二百五十章 军火库炸了?(第1页/共2页)-反元、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