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提交...
范曾讲国学:带你领略中国文化
作者:范曾
章节目录
第 1 节 发刊词——以古人之心体悟人生智慧 第 2 节 学习国学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 第 3 节 国学深似海,如何开启国学的大门?
第 4 节 拒绝死记硬背,国学也有便利小窍门 第 5 节 廖昌永合作歌曲《大地之博厚其德》 第 1 节 孔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第 2 节 儒家思想为何拥有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第 3 节 孔子追求人格的理想状态是「中和」,为什么? 第 4 节 孔子认为学习有四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第 5 节 儒家智慧给我们的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第 6 节 你知道吗,其实君子的标准两千年来从未变过! 第 7 节 人穷志也短,孔子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君子?
第 8 节 震惊,为什么「仁」在论语中出现了 109 次之多? 第 9 节 礼崩乐坏,孔子提出用仁政来治理,效果如何? 第 10 节 都在说孔孟之道,然而你知道孔子和孟子理念的不同吗?
第 11 节 相由心生,孟子所强调的「养气」的方法是什么? 第 12 节 孟子说「仁者无敌」仁者之术为什么要强于霸者之术? 第 13 节 孔子「性善论」or 孟子「性恶论」到底谁对谁错?
第 14 节 孟子说食色性也,其实后半句才更揭露人性! 第 15 节 怎样高度概括孟子思想精华?这 12 点就够了! 第 16 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必读!
第 17 节 《中庸》,教你如何放下浮躁,拥有一颗平常心! 第 18 节 释迦牟尼为什么放弃荣华富贵,在菩提树下苦修? 第 19 节 佛教融入中国文化只要三步,但这三步走了 1400 年!
第 20 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蕴含了怎样的大道理? 第 21 节 不生不灭的舍利子不是佛骨,而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第 22 节 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但归根结底只有三个因素!
第 23 节 《心经》里为什么两次呼舍利子的名字? 第 24 节 《妙法莲花经》它的奇妙之处何在? 第 25 节 《妙法莲华经》以方便法门达无漏之境?
第 26 节 为什么听佛法的人渐渐会有庄严法相? 第 27 节 为何惠能之后为何禅宗再无教主? 第 28 节 慧能法师给我们三点宝贵人生智慧是什么?
第 29 节 为什么说心造万物不留痕迹,是佛的境界? 第 30 节 为什么《六祖坛经》能把佛教深邃的奥义全部概括? 第 31 节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蕴含了佛性,其中奥妙该从何说起?
第 32 节 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佛教智慧如何判断善恶是非? 第 33 节 道家崇尚无为,究竟什么是道家的无为? 第 34 节 震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初创者竟是 2500 年前的老子!
第 35 节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所讲的「道」究竟是什么? 第 36 节 《易经》为什么被称为六经之首? 第 37 节 为什么孔子五十岁才开始读易经?
第 38 节 太极图中的阴和阳,为什么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第 39 节 同为道家先贤,老子和庄子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第 40 节 庄子的敬畏自然,为什么到了现在也没有过时?
第 41 节 为什么用老子的思想可以实现贞观之治,用庄子的却不行? 第 42 节 《逍遥游》达到了一种怎样的绝对精神自由的境界? 第 43 节 为什么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特别爱读《庄子》?
第 44 节 如果庄子与爱因斯坦对话会发生什么? 第 45 节 为什么庄子即是哲学家又是预言家? 第 46 节 十个字概况中国诗的精华,写好对联没那么难!
第 47 节 中国历史上诗词造诣极高的皇帝是谁? 第 48 节 为什么李白的诗并非传说中的酒后狂言? 第 49 节 为什么欣赏诗词,一定要懂格律?
第 50 节 先生曾祖父范伯子诗歌造诣如何? 第 51 节 教你做七言诗 第 52 节 为何全世界唯有中国的文字传承历久弥新?
第 53 节 王羲之的书法凭什么让唐朝三代皇帝如痴如醉? 第 54 节 字如其人是真的吗?为什么汪精卫的书法也写得好? 第 55 节 为什么书法大家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第 56 节 如何透过书法看懂作者的心境? 第 57 节 为什么当代很难出现公认的书法大家? 第 58 节 中西文化差异怎样用艺术表达?
第 59 节 教你分辨好画和坏画,只需要 2 秒钟! 第 60 节 最后的审判和清明上河图背后的区别是什么? 第 61 节 为什么古代知名的画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
第 62 节 水墨画的水和墨都代表什么意义?    

CopyRight © 1999-2009 www.dushiyanqing.org都市言情小说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