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短视频通古代,震惊古人几千年 > 章节目录 第125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125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1页/共2页)

    你将四千人撒到了全军基层,剩下的一千人,则是被你编入到了羽林卫中。

    你的思想,进入到了军队基层。

    公元前48年,八月,你登基的第十二个月。

    你种植的玉米成熟了,由于施肥得当,这一斤玉米变成了一百八十斤玉米。

    按照这种速度,只要再过两年,你就能在一些地方试点推行玉米的种植了。

    土豆在上个月就已经收获了,但产量方面比之玉米还要少很多,仅仅只有七十斤左右。

    这是没办法的,毕竟一斤土豆种子总共也没几个。

    另外,纸张的改进,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虽然他们弄出来的纸张成色,相对于后世来说,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但用来简单书已经没有问题了。

    现在只需要将工序固定下来,开启批量生产就行。

    另外焦炭方面的制作,也取得了较大成果,基本上能够初步使用了。

    军队方面,由于有你撒出去的四千人,此时你已经初步的执掌了整个大汉的军队。

    虽说这支军队自从你继承皇位之后,他们就已经是归属于你执掌的。

    但在你心中,只有此时,才算是真正的初步掌握了军队。

    除了以上的成果之外。

    过去的一年中,你没有对其他的政策进行太多的调整。

    大汉主体上还是之前的大汉一样。

    还是使用着宣帝时期的体制。

    前48年,九月。

    你在朝堂上稍稍提了一下改变军制。

    西汉的军队,一共分为四种。

    首先是皇帝近卫,期门军,羽林军,羽林孤儿。

    这三军的人数大概是四千左右,他们的服役时间是最长的。

    二是京师的南北两军,这两支军队各有万人,这些人是一年一换,属于征兵,也就是兵役。

    他们的来源是郡县训练中优秀者,以及清白者。

    三是武帝时期设置八校尉,不过常备的也仅仅只有五校尉而已,人数大概在一万左右。

    五校尉属于募兵,算是职业军人。

    四是边军,西汉的常备边军人数大概在十二万左右, 另外还有两万多驻扎在西域各国的军队,也隶属于边军之中,共计十四万左右。

    这些边军也是一年一换。

    也就是说,大汉的总兵力,在十八万左右。

    除了这十八万之外,还有十八万郡县兵。

    西汉的兵役制度是两年,一年在郡县服役,一年则是在京城或边疆服役,前面的十八万是没有算郡县兵的。

    这种制度或许不错,但想要完成你心中的目标,人数方面还是太少了。

    所以,你想改变整个军制。

    第一点,那就是给所有士兵增加军饷,另外增加粮饷。

    第二点,就是征兵制度,从此之后,汉军全部改成征兵制,五营校尉军也得从募兵改征兵。

    第三点,是将大汉正卒的一年一换,改成三年一换,郡县服役一年,京师或边疆服役三年。

    百夫长以上的士卒,根据官职的不同,服役年限也将额外增加。

    另外,征兵年限更改,从之前的20岁到56岁,改成18岁到40岁。

    第四点,是对于征兵数量进行增加,此时的大汉人数在五千万左右。

    一个人口如此庞大的国家,仅仅只有十八万正规军,以及十八万预备役,实在是太少了。

    你提出这些之后,毫无疑问的遭到了大量官员的反对。

    有说服役四年,对百姓的负担太重。

    有说给士卒全部增加军饷,粮饷,会极大增加国家负担。

    况且再扩军的话,大汉负担不起。

    反正这些大臣,不是为百姓着想,就是为大汉国库着想,一个个说的都是有理有据的。

    你也没有反驳什么,只是心中默默记住了说得最多的那些臣子。

    这次的改制,不过就是你的一个小小试探而已。

    因为你知道,这玩意根本就不是现在能够完成的事情。

    就算大汉此时强盛,但受制于时代,大汉再强盛,也禁不起这样造不是。

    你这次试探的主要目的有两点。

    一来是给朝中之人漏一点点风声,也算是给他们提醒了一下。

    到以后你正式改制的时候,他们不至于全部蒙圈。

    另一个,就是你想试探试探朝中的这些大臣。

    看看有没有阿谀奉承之辈,也看看,有没有故意让你难堪之人。

    事实证明,阿谀奉承的人,你暂时没有发现,但让你难堪的人却发现了好几个。

    好几人看似是劝解,但在你都表示暂时不提改制的情况下。

    他们的言语中,还是有着一些咄咄逼人之意。

    对此,你只是默默的记了下来。】

    网友【弹幕】:“一年?一年隔壁都打下半个蓝星了,你这却还没有半点动静,会不会玩?会不会穿越?

    你不行的话,就让我来,朕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出兵倭岛,覆灭倭寇。”

    网友【弹幕】:“虽然你这话多多少少有点吹,但对于你上位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朕表示赞许。”

    网友【弹幕】:“新帝登基就发兵万里之外,怎么?你也想当海昏侯?”

    网友【弹幕】:“海昏侯:我才被赶下去几年呐,又来一个?真是不长记性呐。”

    网友【弹幕】:“除非你带系统,不然的话,你登基就跳,下扬很可能不会太好。

    如果你带系统的话,那别说一年了,你就是一天通关,那我认为正常。”

    网友【弹幕】:“海昏侯是不可能的,刘洵那是吃过苦的,他不可能给他儿子留下大权臣的。

    不过就历史上的刘奭那表现,刘洵真应该给他留几个权臣。”

    网友【弹幕】:“霍光怎么了?就算是比之周公那也是一点不差了好吧。

    除了娶了个傻媳妇,干了件灭九族的事情之外 ,他有什么错?”

    网友【弹幕】:“九族都没了,那说个锤子。”

    ..........

    汉文帝刘恒:“提高军饷,提高粮饷的情况下,增加服役年限到也不是不可,只怕就是钱粮不够。”

    汉武帝刘彻:“昭宣之治,两代人的积累下来,钱粮在短时间内应该是够用的。”

    汉文帝刘恒:“崽卖爷田不心疼呐。”

    汉景帝刘启:“就是就是。”

    祖龙嬴政:“没错没错。”

    唐太宗李世民:“是这道理。”

    唐高宗李治:“父皇这是何意啊!??”

    唐太宗李世民:“你还敢说话?快说,武则天到底是谁?是不是武媚娘?”

    唐高宗李治:“这......这....”

    唐太宗李世民:“你不会在你那个世界,还没有废后吧?

    你.....朕怎么就生了你们这些儿子?

    就老四让我省心点,你和老大,唉......”

    汉高后吕雉:“女子为帝怎么了?朕虽未登帝位,但这大汉若非朕一手操持,估计早就易主了。”

    汉高祖刘邦:“辛苦了辛苦了。”

    汉高后吕雉:“哼,朕为了你们老刘家忙活一生,到头来,这大汉江山到

短视频通古代,震惊古人几千年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125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1页/共2页)-短视频通古代,震惊古人几千年、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