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纵览晴歌 > 章节目录 第42章初行笄(14)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42章初行笄(14)

    东卫,召慎亲王进宫叙话。

    是,奴才这就去传旨。

    两个时辰后,朕要见礼部侍郎、内务府总管。

    慎亲王奉旨见驾。

    让他进来吧。

    臣叩见皇上,皇上吉祥。

    二十一叔请起,一家人不必行此大礼。

    礼不可废,还希望皇上不要勉强。

    皇室中人,都是二十一叔这样,朕也能少操些闲心了。

    皇上勤于政务,对百姓之事,无不是亲力亲为,为万民景仰。

    皇叔过誉了,当今天下,十旱九灾,虽有地方民风富裕,绝大部分都是民不聊生。

    奏折是个好东西,却也是很容易令人误导。

    皇叔可听过,当年孝庄太后,对圣祖爷轻易相信奏折,误信、误判吴三桂要谋反之事的裁决吗?

    臣未听闻,不知皇上可否讲解?

    孝庄太后对于吴三桂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她对撤藩问题的看法上。

    根据提供的信息,孝庄太后主张以静制动,不急于一时撤掉三藩,而是让时间来解决所有问题。

    她认为吴三桂的能力强悍,为清朝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且当时清朝的实力与三藩伯仲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势,强行撤藩太冒险。

    孝庄太后知道吴三桂的实力不容小觑,冒然撤藩可能引起吴三桂反叛,这是极其危险的。

    此外,孝庄太后还持以时间换空间的态度,认为可以通过等待吴三桂自然老去的方式来避免冲突,这被视为一种稳妥的办法。

    这表明孝庄太后在处理与吴三桂的关系时,更倾向于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谨慎和长远的策略。

    综上所述,孝庄太后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是复杂而谨慎的,她既看到了吴三桂的能力和贡献,也意识到了撤藩可能带来的风险。

    因此,她主张采取一种更为稳妥的处理方式,即不急于撤藩,而是让时间来解决所有问题。

    孝庄太后深谋远虑,不愧为大清宫闱第一谋士。

    回皇上,礼部侍郎、内务府总管在殿外候着,不知皇上可要召见?

    让他们进来吧。

    既然皇上要召人叙谈,臣便告退了。

    二十一叔且慢,留下来听听,他们有何话禀报。

    这不好吧,皇上召见大臣,臣在一旁,有窃政之嫌。

    皇叔是宗人府左宗正,参与政务是常事,以后还该经常参与,在朕这里,不必如此避嫌。

    臣礼部侍郎戴德,内务府总管穆里德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

    免礼。

    给慎亲王请安,慎亲王吉祥。

    都免礼吧。

    谢皇上,谢慎亲王。

    给二位大人,及慎亲王奉茶。

    东卫挥手,小宫女们有序进入,依次奉好特等香茗。

    这是新近进贡的云山飞雾,大家都尝尝。

    谢皇上恩赏。

    嗯,皇上这茶齿留余香,是好茶。

    你们也都尝尝,慎亲王是品茶行家,他都说这茶不错,便就是好的。

    这茶确实不错,臣从来未尝过,比这更好的清茶。

    臣也觉得此茶不错,雨前龙井也不如此茶韵味悠长。

    好了,你们此来,定是有要事回禀,说吧,发生了何事?

    回皇上,内务府会同礼部,筹备八公主及笄礼,所需一切都已备齐,只余金银器皿尚缺不少。

    还缺多少?金器缺二百,银器缺二百。

    内务府现有多少?

    回皇上,内务府现有,金银器皿多是残次品,成色不佳,都是以往宫中废弃之物。

    既然是废弃之物,为何不及时丢弃?这件差事之前是谁负责督办?

    回皇上,负责督办之人,是上任内务府总管,现已调往他处任职。

    此人是谁?

    是索绰罗氏杜明。

    传旨,将内务府原总管,索绰罗氏杜明缉捕归案,交由大理寺处理。

    你们还有何事?

    臣等无事奏报。

    既是无事,便跪安吧。

    皇叔也累了,东卫去送皇叔回府。

    臣等告退。

纵览晴歌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42章初行笄(14)-纵览晴歌、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