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人生无悔 > 第1卷 第九章(第1页/共5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九章(第1页/共5页)

    给报社的那封信引起的事端对周哲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工分和口粮没了。这对一个主要生活来源来自农村的临时工来说,就象你在给别人干活而没工钱一样。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完全就由那封信或者说前年的那一拳那一脚而引起的呢?也不一定。在特定的时代里,所谓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充分地把每个人都束缚起来,有些社会主义者为了在他的任期内保障社会稳定,就恣意剥夺人们的民主与自由,他们如果认为你不同他们站在某个政治角度或经济角度,他们就滥用手中的权威使你与他们保持一致。在这个时候,权力到了高度的集中,所谓人们的民主、自由、信仰、理想和前途都是见鬼的,要么你与其充分臣服束手就范,要么你就只有与之反抗。这是从政治角度来说的,实际在当时的特定时代里,主宰这个社会的还是严峻的经济问题,计划经济和闭关锁国巳使中国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国内的工业生产基本处于原始的低级状态;农业欠收,粮食匮乏,饥民遍地;货路不畅,市场凋敝,日用生活品和耐用消费品基本处在零的水平;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学生和职工失业,他们的出路只有“下放农村”,这样就更加加重了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处于小农经济窘况下的农村的负担。所以当时虽有政治上的原因,经济上的原因不能说不是主要原因。大批的城市“知青”都在向农村涌,而农村青年妄图涌入城市这一事实在当初如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印度的加尔各答教训在影响着中国的上层界。

    尽管周哲并不是属于离开农村涌入城市的范例,可在当时只要一个农村青年离开土地、确切地说是离开大田和走出生产队,就属犯禁之列。在周哲之前,姜伟曾对龙孝先采取过停发口粮的办法迫使他弃艺归田,可那次众所周知的原因而放弃了实施,现在轮到周哲头上来了。看来这是姜伟最厉害的一张牌,不让周哲入党,不给他当干部,这些难不住周哲,要紧的是不给他饭吃就会使他就范。

    可是姜伟又错了,周哲没有屈服,没有归田回队,他用他自己心里的把握来宽慰自己说:姜伟能代表群众吗?我在东风大队在村子里印象非常好,粮食长在周家村田里,工分是生产队给,难道就凭姜伟一句话就给剥夺了吗?

    他怀着这样的心情回到了家。在村口他老远就看到背着粪筐拾粪的思顺大伯,他一阵紧赶上来喊:“顺大伯您在拾粪啦。”

    “是望星回来了。”周思顺放下粪筐立在路边答讪着,那情形可没以前亲热。周哲感到有些不妙,忙敬了支烟给老人说:“等会我去家里看您。”“不啦,你忙吧。”说罢老人就走了。

    周哲心中老大不快,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回到家,他父亲见他回来,脸上依旧挂着慈祥的笑,他把儿子迎进屋又去叫老伴。周哲感到世道在变,以前他回来,村里的人都跑来问长问短,有的送几只鸡蛋或一碗米糕,可今天没一个人来他家,是什么原因呢?他着急地问母亲:“妈,我发现大伙对我有意见?”

    “娃呢你不晓得,那些嚼蛆的专说你坏说,说你写信告了状呀,告状是小人;说你高升了,成天在那里向无数人发话;说你再也不是咱村的娃子了,可工分口粮还要占大家的;说你吃国家的用国家的还要落剩大伙的;还说你连乡里的金枝也不要了,另外攀了城里的高枝;就连你柳大哥本来对你还蛮好,可他前几天说你一转身就扔下了小队,自顾自跑到县里享清福去了,说你辜负了他对你的培养与希望……”

    “娃啊。”他父亲发话说,“别的话我不听,也不阻你,可金枝那头你不能烂心呢,那是个好女子呢,你就是将来前途大能上升,你可以把她弄到你那一块儿烧火不好吗?李家门有畅不是把他媳妇带到单位去烧火了吗?几十块一月呢,过的比城里人不得马虎。”

    “父亲,您怎么尽跟我说这些呢,什么媳妇什么金枝,我现在有心思吗?我自己都是焦头烂额,泥巴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周哲一听他父亲的那套乡里人看城里的事的话就烦了。

    “娃呢,你不能信城里人呢,人家看得上咱们吗?你今后要栽大跟头的。”

    “爸,我的事不用您操心,您也不要干涉我了,否则我老不回家。”

    他母亲见儿子发了火,忙打圆场说:“娃呢,大人没干涉你。”她又转向老伴说:“你就少嚼几句蛆,娃一天比你一辈子的主见都大些,你不要再说了。”

    他父亲见他的劝勉没有作用,想想自己的儿子也大了难以管住,笑了笑后就楞在屋角不说话了。

    “我倒很耽心我的工分和口粮,没了它我在外面吃什么?用什么?”

    “是呀,前几天分谷,我们家只分了三百斤,少人口又少工分,粮食抢不进门,那个该刀杀的派了个工作队守在分谷的位置。”

    “方祥没给咱家多分点?他夏天到我那里去说,要我放心。”

    “他一人有多大能耐,今年春上分田的事怕是有人向大队告了,前不久上边还派人来查了一天,但没查出啥名堂。”

    他父亲从屋角又发话了:“你不怕,我们捆紧肚子也要给你钱和狼,你在外面还有十几块钱,将就过吧。星他妈,你去箱子底翻几块洋钱给他带在手上。”

    听到这话,周哲心头不禁往下一沉,一种对父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升,他含着泪说:“我一定在外好好地干,干出个样子来,至于扣下的工分和口粮,我一定会要回来的。”

    两个老人见儿子满含泪水,晓得伤了心动了情,忙劝慰说:“娃啊,你就在外好点干吧,村里人现在是误会了你,将来他们会依然看出你还是那个好娃的。”他含着热泪从母亲手中接过几块沉甸甸的有着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他知道每块银元可在银行兑换二元五角人民币,这是母亲历年织布积攒下来的,每块银元都浸透了母亲的汗水。

    他曾经过份相信的东西不存在了。

    第二天,周哲又赶回了工地,他也不是忘记了这次回家的使命,而是从世态炎凉中悟出了现在千万不能退掉金枝这门亲事,倘若他现在就退掉,他在村子里就不能露面了,乡亲们就会指着他的脊梁骨骂他是个没良心的、坏狗日的、忘恩负义的陈世美等等有损他名声的话。他的每次行动在他心里既有成熟的一面也有幼稚的一面,成熟的一面是他能审时度势,幼稚的一面是他毕竟年令还小没有驾驭感情的能力。

    当他看到广播室那间屋子时,他心中又开始忐忑不安,他如何面对那位姑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有如时间那样能说明问题,既然两颗心扉己经打开,都在渴望感情的满足,任何阻力和顾忌都不是主要的。她不知道他将那方退了没有,也不知他回家去干了些什么,但有一点是知道的,知道自己幸福,知道他在真心爱她。在那间小屋里,他们渡过了感情的危机时刻,现在他们己经难舍难分了,两人经常在一起亲吻着拥抱着,一个在一小时内没见到另一个心里就不踏实。尽管他们将感情尽量不让第三者知道,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天杨伟达把寒兰叫了去,问道:“你真跟周哲好上了?”

    寒兰暗地里吃了一惊,开头想否认,可在杨伟达那双很厉害的眼睛面前她低下了头。孩子们相爱是好事,象杨伟达这样在孩子们心中德高望重的父辈是不应干涉的,可他却说:“我怎么向你父亲交待?他又会怎么想?”

    “杨伯伯。”寒兰把头抬起来,眼盯着他那刚毅的脸说:“您不是非常喜欢他吗?不是您把我安排和他在一起的吗?为什么您听信那些谣言呢,我与小周在一起工作得不是很好吗?”

    “是的这些都是的,孩子,可你不能和他相爱。”

    “这又是为什么?”

    “他是乡下伢,他每月只有十五元钱,他性格怪得罪过不少领导。你有商品粮,有城镇

人生无悔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九章(第1页/共5页)-人生无悔、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