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一名军旗手的传奇人生 > 第1卷 第九篇 第三章 干扰反干扰过程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九篇 第三章 干扰反干扰过程

    首先用一简单表达式说明全过程: 正常操作打下一架U-2---失利多次---总结改变战术又击落一架U-2---又失败---再总结增加电子对抗再击落一架U-2----又连续失败, 几乎到无计可施的地步----意外得到敌一台干扰机, 研究出反干扰措施, 又击落一架U-2。 下面再详细介绍整个电子对抗过程; 在第一次击落敌B-57的基础上, 开始全线机动伏击, 二营在福建机动设伏, U-2从台湾经福建入内地机会较多, 此刻敌可能尚不知我己转入机动设伏, 大摇大摆的直接闯入, 正中我二营的伏击地, 我二营仍按正常操作, 敌也无异常行动, 可能他们此时也还没有任何防范措施, 因而被我击落, 以后二营又迂几次机会, 但一开机U-2则改变航线, 脱离了地空导弹的射击区, 於是静下来分析, 估计U-2飞机上已安装了对我地空导弹雷达的识别系统[从以后击落的U-2飞机中, 证实确有此系统, 敌称之为11系统], 在我制导站雷达开机时, 该系统即可识别, 给飞行员发出警铃及红色警示灯, 因此飞行员可在我发射导弹前, 早早的脱离原航线, [,因敌知萨姆及红旗射程有限] 我导弹部队则无法射击。

    静下来仔细分析, 这就是苏联操典的缺陷, 过早开机, 暴露了自己, 若是晚开机不是可避免过早暴露, 但晚开机又如何能保证捕捉到目标, 并跟踪准确无误, 於是集思广义, 采用松-九炮瞄雷达跟踪U-2, 而我国内陆各种雷达太多太多, 若都避让则无法在大陆内飞行, 且敌知这些雷达对他均无威胁, 因此他不于理会, 我们就利用他这种心理, 用炮瞄雷达跟踪, 由炮瞄雷达操纵手报告敌U-2的距离。高度。方位数据, 而地空导弹制导站的操纵手, 根据此报告的数据将制导站雷达用手控操纵到此距离。高度。方位上, 这就要苦练本领, 待制导站雷达一开机, 就能对准目标不差分厘, 而立刻可转自动跟踪。 就是利用这一方法, 我们的指挥员在离目标42公里时开机即转入自动跟踪, 于40公里时即行发射, 待敌U-2飞行员发现警报刚想逃离, 但已逃脱不了导弹的追击, 因为从发射到击落, 也就4-50秒钟时间, 就这样我们又击落一架U-2。

    这就是我们改变苏联的战法, 运用灵活的战术, 即所谓地空导弹的近快战法。 但近快战法也有其缺陷, 。以后在同样的情况下, 却产生了一次失利。。 这失利损失可不小。。 因为按照苏联操典上说, 发射一枚导弹其命中慨率在百分之八十, 发射二枚其命中概率在百分之九十,连发三枚, 则其命中概率在百分之九十八[当然这是在无任何外介干扰的情况下], 所以我们每次都是三枚连发。 到63年我们己经使用的是国产红-1导弹, 每枚的出厂价是八十万, 三枚就是二百四十万。 在60年代初, 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

    於是我们再仔细研究分析, 找出失利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由炮瞄雷达操纵手报数据让制导站操纵手控制制导站雷达静默去对准目标, 此间必然有一时间。滞后, 也必然引来附加误差; 因此也增大了后段自动跟踪自动调节的起始误差, 相对又增加了自动调节时间。 其三, U-2飞机上还装有地空导弹制导站识别系统, 在地空导弹射击的40秒钟时间内, 它可迅速转弯撤离近千米, 也增加了导弹的射击误差。 我们对地空导弹制导站雷达动了大的"手术",将原发射。接收扇形扫描获取高度。方位信息, 改为只是接收信号采用扇形扫描获取高度,方位信息, 而发射雷达探测信号, 则改用一园形锅状天线直射进行, 这样就改变了地空导弹制导站的参数, 使敌11系统识别不了。 从而使我们地空导弹部队二营再一次击落一架U-2高空侦察机。 但在以后的两次战斗中, 明明跟踪信号很准, 却放了空炮, 敌机照飞不误, 好似如入无人之境, 经历了一两次教训, 我们分析敌机已由单纯被动式逃脱, 改成了主动式干扰, 但究竞是什么样的主动式干扰, 我们则无法得知, 更想不出对策, 正在束手无策之时, 福建前线飞行部队击落一架P-2V低空侦察机, 缴获了一台摔破了的所谓回答式干扰机, [敌称之为12系统], 我们将其要来并邀请原七机部两名技术人员参加, 与我们的技术人员组成一研究小组, 经三个月的日夜努力, 将其修复, 并找出其弱点, 制定出反干扰措施。 该干扰机的工作原理, 是接收外来雷达波后, 进行一次处理, 再行放大后, 又将其返回发往地面雷达, 而这发射的信号强度, 比从其机体反射的雷达信号强度要大得多, 因此地面雷达就会去跟踪此强信号, 其实这强信号是假目标, 你跟踪它射击, 就产生了很大误差, 因而打不着真正的目标, 因此造成战斗失利。 正因为它是将接收的信号, 经处理后再返回给你, 所以叫回答式又称应答式干扰机, 是干扰机中实效比较高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对10厘米波段的雷达都进行干扰, 它的干扰机始终是开着的, 只要有雷达波进来, 它就进行干扰。 不管你是炮瞄雷达, 还是制导站雷达, 后经我们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分析, 找出其弱点。 因为雷达脉冲的放大, 不是用一简单放大器将其放大, 而是将此接收的微弱脉冲去触发一脉冲信号发生器,[多为间歇振荡器, 它在产生一强脉冲后, 会反方向产生一负值长尾, 这就是它的死角。 於是我们将松-九炮瞄雷达与制导雷达联动, 用同一串触发脉先触发炮瞄雷达, 再将此触发脉冲延时10微秒左右, 再去触发制导雷达, 当敌回答式干扰机, 接收到炮瞄雷达的脉冲波后, 即对炮瞄雷达进行干扰, 而制导雷达的脉冲, 正在干扰机的死角, 干扰机无法对制导雷达实施应答干扰, 因此制导雷达瞄准的是自己真正的反射波。 干扰机修复并制定了反干扰措施后, 我们又进行了近两个月的飞行试验及训练。 空军派了一架运输机作为我们的试验专机。 将那台修复的干扰机装于后机舱内。 机舱外安一新的支架, 固定干扰机的筒状天线, 由本人担任空中试验员, 先到地空导弹营基地进行实际试验, 先比较不开机干扰时雷达回波情况, 与开机施放回答式干扰时干扰波形的情况一进行比较, 很难鉴别, 只是信号略强, 要仔细观察才能察觉, 但转自动跟踪时, 则是跟踪此略强之信号, 说明制导雷达是处在受干扰的状态, 而在地面制导雷达执行了我们制定的反干扰措施后, 不施放干扰与施放干扰回波没有任何区别, 这证明制导雷达未受到干扰, 经多次试验证实, 我们的反干扰措施是正确的, 於是在所有的导弹营包括新组建的营全都采用了这一反干扰措施。 正因为有这一反干扰措施, 使我们的导弹一营, 在包头地区一举击落一架U-2高空侦察机, 从我们缴获的敌13系统就是回答式干扰机。 这就是我们在机动的游击战中。 与敌进行的电子对抗及干扰抗干扰的全过程。

一名军旗手的传奇人生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九篇 第三章 干扰反干扰过程-一名军旗手的传奇人生、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