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盗墓之崖墓风云 > 第1卷 4 船山玉人(上)(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4 船山玉人(上)(第1页/共2页)

    在考古队打工两年,除了比较满意的收入之外,我学到了一门技艺,考古。但是,这样的技艺再高操,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一无所用。因为,针对考古,那是国家的事情,国家相关考古单位的人,再孬,他也合法。民间对考古有研究的人,再优秀,那也是民工或者盗窃贼。所以,考古技术对公家的人,是有益的。对民间的人,一无所用。

    好景一般都不会太长,春节回到家里,一场恶病花掉了我这两年的全部收入,长达两个月的住院治疗,让我失去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年后,打工的队伍早出门了,要再出去就比较艰难,那么只能留在家里务农,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从心里讲是没有意义的。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想考古队,去回忆那些古墓、古墓里的各种文物,和若隐若现古人的召唤。还有那个美得经常让人无法入眠的岳美珊。

    做了两年的考古工作,突然停下来,实在有些不适应,整天地想考古队,想考古队的经历,想挖到大墓时的兴奋。

    呆在家中,除了家中的农活之外,剩余的时间,便用岳美珊留下的几本书打发日子。

    朱胖算得上够哥们儿了,我没能回考古队,他在医院里陪着我,竟然也放弃了回考古队。因为都留在家里,所以,我们又回到了以前那种生活,做农活、贩卖水果、还有打牌、小剂量的赌博。只要是晴天,我们几乎都骑着个自行车驮着一大筐水果行走于乡间的田间小道。漫山遍野都可以听到我们扯破喉咙的吆喝“卖水果喽!卖苹果喽!”

    家乡在任何人眼里都是美的,再熟悉不过的那山、那水、那条土公路,还有那整天挂在耳边的乡音。所以,在家乡永远也不会觉得烦闷。你不必去考虑思乡之苦,也不必去考虑父母那双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所以,这样的生活,虽然贫穷,以然快乐。

    转眼又到了夏季,我不禁想到,岳美珊又放假了,估计又到考古队了,看不见我,她会想我吗?

    清早,时间还不到6点,天已经大亮了,起床之后坚持做完每天必做的一百个俯卧伸,还没来得急吃早饭,正靠在屋里的墙壁上练习倒立,朱胖已经在门外叫喊。进门来,朱胖显得心事重重。等我把饭吃完,朱胖吞吞吐吐的说:“有件事我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做?”

    我看他那副想说又好象开不了口的样子,便说:“我说朱胖你今天怎么回事?从来没见你说话这么不爽快,有什么事你说吧。”

    “是这样的,我想了一下,我们老这么在家里呆着也不是个事,得找点事做。”

    我说:“你是不是想好了什么,说吧。”

    “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我们的长处利用起来,我们干了两年多的考古的事,虽说不在考古队呆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继续做下去。让我们学到的东西为我们创造财富。”

    我很疑惑:“那要怎么干?”

    朱胖看了看我,长长的吐了口气,之后说:“我们去盗墓。”

    一听这话,我先是一惊,然后很快被这个建议吸引住了。

    “盗墓?这的确是个很特别的建议,怎么盗?盗出东西来往哪儿卖啊?”

    朱胖看我不反对,便来了精神,说:“我姐在省城一家古玩店打工,要卖东西,我们可以找我姐,听姐说,那一行赚钱得很,他们老板花50块钱买了一个碗,转手卖了两万,你说这赚了多少钱啊?”

    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我说:“你跟你姐说过我们在考古队挖到的东西了吗?”

    “说过,我姐说一块画像砖最少也得卖两百块,陶佣根据大小和造型价格不一样,得看货给价,但是陶佣比墓砖价值高多了。如果有青铜器、玉器或者金银器,价格更不得了。反正只要是老东西,他们老板都要收。”

    “那好啊,说干就干,这个事情虽然有风险,但是可以做,俗话不是说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走弯路不富吗?我们去试一试,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干,卖苹果一辈子我们也翻不了身。我们今天就好好合计一下,怎么去办这件事。”

    一翻商量之后,我们决定先选择比较容易寻找,而且很容易挖掘的崖墓作为我们的发掘主要方向。因为这两年在考古队,我们挖掘最多的便是崖墓,对崖墓的探寻和挖掘有了很深的认识,也获得了较多的经验。还有,崖墓是在岩石里面打洞修建的墓,相对于其它墓来说,要坚固很多,不易垮塌,也比较安全。况且,崖墓的年代较远,埋藏也很丰富。

    崖墓是我国汉代盛行的一种特有的墓葬方式,俗称“蛮子洞。”从许多资料的记录表明,崖墓大致兴盛于西汉文帝刘恒之后。因刘恒是个以勤俭节约著称的皇帝,其在位时即提出“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的丧葬约制。在他死前更是立召要求丧事从简。“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大约是崖墓的起源。至此,平地起庙,大修陵墓之风骤减。因山为藏,开山凿石为坟之葬制大兴。全国各地崖墓的葬俗盛行,这种成本底,亦不耗费良田的丧葬习俗在我国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崖墓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

    不过,古人始终是信仰轮回的。因此,在各种墓葬里面,各种随葬器物还是有的。特别是崖墓盛行的时期,正是我国推行厚葬的一段时期,虽然不占用良田,但是各种崖墓里的埋葬依然很丰富。我们知道,汉代墓葬里面,主要获得的,还是大量的陶器,这是我们考古两年来获得的经验。我对各个时期的墓葬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汉代和汉代以前的墓葬看陶,唐宋墓葬看三彩,明清墓葬看瓷。

    我们决定,先制备工具,包括:洛阳铲、探钎、短把锄头、铁敲、手电筒和装东西用的布包等物品。确定了工具之后,我们即刻分工行动,我负责到铁匠铺里请人帮忙加工洛阳铲和探钎(探钎是我们临时发明的工具,呈T字形,由一跟长两米,直径0。8厘米的钢筋做成,一端做成尖,一端上面做成横向的柄,其作用是插入地下,探测地底下岩层和阻碍物的情况。同时探钎还可以搅一些深埋在地底下的泥土出来供我们对泥土的成分做分析。洛阳铲是我们当地买不到的,只能画了个简单图形,让铁匠铺给我们加工。)

    三天后,我们带上准备好的工具、干粮和饮水出发了,准备一试身手。我们直接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座山上,这座山面临涪江,根据其地貌可以推断,山上一定有古墓。我们先来到一个一直裸露在外面的崖墓前,放下工具,进幕看了看。这是一座很常见的汉代崖墓,左右各有两间耳室,靠门的位置同样有用于专门放陪葬用的陶马或者青铜马的马坷。接下来我们在这座崖墓的旁边寻找,因为崖墓一般都是群墓,这周围应该还有没被发现的崖墓。果然,不到10分钟,我们就找到了5座同等规模的崖墓。

    这里是丘陵区,山都不高,但山上一般来说没有人走动,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大胆的挖掘,不必担心会被人发现。我们选了一座比较好挖的墓葬开始挖掘,只挖一个可以供人通行的小洞,不到半小时便将墓门打开,这是一座用一块石板堵住墓门的崖墓。我们挖的盗洞很小,仅供一人匍匐爬行,而墓门比盗洞要大许多,所以要进到墓里,只能将石板打穿。石板不厚,仅厚约十公分。我们取来錾子、铁锤,用了不到一小时,便在墓门上凿开一个洞来。洞很小,直径大约四十公分,仅供我们的身躯钻进去,朱胖进去就比较吃力,因为他的大肚子往往会卡在洞口,进不得也出不得,萨是难受。所以,我们挖洞,一般按照朱胖的体形来挖,只要他能进去,我便能进去。但是,我们绝不多挖,毕竟,盗墓还是个辛苦的体力活,挖太大,又耗费时间,又累人,不划算。

    `进到里面,除了雕刻精美的墓顶之外,没有其它发现,墓里已经被深深地积土完全遮盖,处理这样的墓,我们已经很有经验,所有文物都在地下的泥土里埋

盗墓之崖墓风云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4 船山玉人(上)(第1页/共2页)-盗墓之崖墓风云、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