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大河回旋处 > 第1卷 (一)(第1页/共4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一)(第1页/共4页)

    “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

    公社屋顶喇叭里的歌曲突然中断,一个男人沙哑的声音响起:“社员同志们注意啦!为了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向各地、县下派了农业学大寨工作队。今天,省委办公厅领导郑维民带领工作队到了我们古城公社,我代表广大贫下中农表示热烈欢迎。”

    这是黄河边上一个普通的村子,公路穿街而过,路边是老百姓低矮的土房,房前屋后的树木由于缺水长得半死不活。公社大院建在山坡上,前一排是办公室,后一排是宿舍和食堂。房子虽然不多,但院子很大,南边菜地长满了荒草。刚才在喇叭里嚷嚷的是公社一位姓韩的副书记,从工作队一到,他就跑前跑后地张罗。和喇叭里热情的气氛相反,古城的街上冷冷清清,少有生气,只有几个拖着鼻涕、衣衫褴褛的孩子在公社门口探头探脑。

    公社大院,一辆大客车“隆隆”轰鸣。十几个工作队员围成一圈,正在听工作队长郑维民主任讲话:“同志们,刚才我们受到了公社领导的热情款待,大家吃饱喝足,马上就要进村开展工作了。”郑主任五十多岁年纪,个子不高,身体微微发福,白胖脸,上身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下身蓝卡几布裤子,脚套一双解放鞋。虽然是一副老干部模样,但慈祥和善的面孔让人感觉没有一点架子。

    “关于我们工作队的任务,来前我们已经学了文件,进行了认真讨论,应该说都比较明确了。”郑主任讲着一口带山西味的普通话,左手捏着一顶旧鸭舌帽,右手比划着,加重语气:“现在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是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大寨经验重要的一条是战天斗地、大干苦干。目前,正是秋收大忙,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切实做到‘三同’,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和群众打成一片。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大家都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圆满完成省委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郑主任扭头询问身旁的李渭生:“你还有什么意见?”李渭生是机关保卫处的负责人,三十五、六岁年纪,大高个,国字脸,一双小眼上架了副黑边眼镜,大嘴巴,厚嘴唇,脊背微驼。这时他习惯地抬抬眼镜,一本正经地说:“我简单补充一句,农业学大寨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毛主席说,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大寨这个典型就是七斗八斗斗出来的。我们要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时刻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抓纲带目,把学大寨的过程变成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过程,进一步夺取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胜利!”

    李渭生讲得慷慨激昂,工作队员们却显得无精打采。是啊,正午的太阳白花花地晒着,谁有心思听他唱高调。郭永明忍不住嘀咕:“行了,快点宣布安排名单吧。”

    李渭生冲郭永明一瞪眼,鼻子里“哼”了一声,训斥道:“就你着急,急着进村抢媳妇呀?”

    大家“轰”一声笑了。袁芳拽了郭永明一把,斜眼训斥:“没有眼色,自讨没趣!”外号叫“何大炮”的何玉亮逗趣:“你可不敢去抢啊,你去抢小袁非把你的耳朵揪下来不可。”这一下大家更乐了。有人吵吵:“快宣布名单吧。别让大伙儿在这儿干晒着。”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对,快说谁去哪儿吧。”

    “好,好,下面就把分配名单念一下。我们工作队17个人,分成两个工作组,分别进住古城公社的河湾村和上滩村,河湾村由郑主任亲自坐镇,我去上滩,跟郑主任去河湾村的有王先民、何玉亮、李有财、魏慧、郭永明、钱光远、何丽、张淑芳,其余的跟我去上滩。听明白了吗?”

    郭永明一听急了,直着脖子嚷:“老李……老李……”李渭生造反起家,虽是保卫处负责人,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处级干部,但他就喜欢叫他“李处长”,这会儿见郭永明这样喊,脸马上阴沉了下来。

    “噢……李处长,”郭永明急忙改口:“李处长,让我跟你到上滩去吧。”

    “你到上滩干嘛?记住了,你到古城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找媳妇谈对象的,别成天黏黏糊糊,要注意影响。”

    郭永明悻悻地缩回脖子,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一百个不高兴。他和袁芳恋爱一年多了,这次下乡,满心想住到一起有个照应,谁知李渭生却把他俩变成了牛郎织女。

    郭永明一脸沮丧,袁芳也神情忧郁。有人嘻嘻哈哈起哄:

    “可别让小郭得了相思病啊!”

    “小心小郭哭鼻子呀!”

    上滩靠近公路,车可以直接开到村里。河湾则在古城以西八里,行李要靠自己翻山越岭扛过去。看来当地干部对工作组并不怎么欢迎,中午大队人马到达时,只有这个姓韩的副书记出来应酬,郑主任所说的“热情款待”,只不过是一人两碗羊肉面片。

    上滩和河湾就更不象话了,都是大队书记只身一人骑个自行车前来“迎接”。《暴风骤雨》里的肖队长进村时,还坐着四匹马拉的大车。现在倒好,眼看国庆25周年了,省里的工作队来还得自己扛行李,真是有点今不如夕。

    李渭生领着去上滩的工作队员高高兴兴上车了,袁芳从车窗伸出头,可怜巴巴地望着郭永明,郭永明懊恼地差点掉下泪来。刚才他悄悄打听过,河湾到上滩,走近路也有十二、三华里,一个来回差不多需要半天。他和袁芳虽不像牛郎织女隔条天河,但总不如在一个村里见面方便。

    心情郁闷,加上赤日炎炎,人越走越累,肩上的行李重如千斤。当时考虑在乡下要呆四个来月,古城离省城一百五、六十公里,交通不便,所以被褥、皮大衣加上秋冬换洗衣服以及洗漱用品等等都带来了,加起来足有二、三十公斤。大队书记的自行车驮上了郑主任的行李,两个车把上嘀里嘟噜挂了五、六个提包。到河湾的这伙人里,除打字员何丽外,就属郭永明年轻,他无论如何不能跟别人抢那辆自行车,只能一手拎包,一手扛着行李,跟着大家一步一步向前挪。

    出了古城不远就是一条大沟,深二、三十米,沿沟坡开出一条勉强能走一辆马车的小路,大队书记说,这是通往河湾的唯一大道。

    大队书记姓冶,叫冶占祥,四十来岁年纪,中等个子,黑黝黝的面孔,上身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下穿黑布裤子,光脚蹬一双黑布鞋,两眼不大但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个精明能干的角色。这时他推着满载的车子,略带欠疚地说:“正是农忙,社员们都下地了,公社的通知晌午才到,没来得及叫人。嗨,你看这事弄得,真对不住了。”

    郑主任一手拎包,一手帮何丽提着牙具网兜,声音爽朗地笑道:“这有什么,当年行军打仗,一天走一、二百里,行李、武器不都得自己背着。”

    大家气喘吁吁地爬上沟坡,眼前是漫无际涯的黄土,纵横绵延的沟壑,第一印象就是个荒凉的穷地方。顺着山路往前,又翻过一个山梁,张淑芳首先吃不消了,把肩上的行李一扔,大口喘着气嚷嚷:“太热了,受不了,我得歇一会儿。”

    郭永明、何丽、王先民也纷纷叫唤:“歇会儿吧,歇一会儿再走。”

    冶支书看看这伙人的狼狈相,有些同情地建议:“要不,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回村给咱找辆车。”

    “算了,算了,统共七、八里地,抬脚到了。”郑主任头上沁着汗珠,脸色通红,伸手扒下褂子,只穿一件衬衣,用手里的鸭舌帽扇着风,依然兴致勃勃。

    目前正值秋收季节,坡上的地大块一两亩,小块不到半分田,小麦、青稞、豆子稀稀拉拉,高不过膝。远处,几群人正在挥镰收割,几辆驴车、马车装着收获后的麦捆驶向麦场。

    冶支书手指

大河回旋处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一)(第1页/共4页)-大河回旋处、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