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上海知青部落 > 第1卷 第四章 艰难起步中(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四章 艰难起步中(第1页/共2页)

    起身出了门,“猛张飞”问:“这鱼送那里,下面的事你今天别管了,就交给他们了。”

    他想了一下,今天就这样走,也不合适,就说:“送到西郊公园口路,有人接收,他叫黑牛。”话没交待完,一辆250木托车,“突突”就到了面前。来人说:“大哥我送吧。”“猛张飞”说:“大龙,那就辛苦你了,你送到……。”高德全忙插话说:“你木托车一定快,黑牛肯定没来,你辛苦一下,直截了当地送菜场好了,在番禺路菜场,知道吧。”

    “番禺路是知道,不知是那一个菜场?”高德全略一想说,“那里有一个买火车票的售票点,菜场就在对面,看到卖鱼的喊一声黑牛,就有人来接贷了。”

    大龙说了一声:“你放心好了,我知道地方了。”几个人,把鱼从自行车上移到木托车上,捆得结结实实地走了。高德全说:“我得去打个电话,要请个假,今天不去了。”

    “兵团作风,走,打电话去。”“猛张飞”说。

    打完电话,他们来到一个茶馆,空无一人,两人坐下,“猛张飞”说:“我家也是外来户,不知是那一代搬来的,我呢,复姓,姓澹台,名字叫古月。”

    “这姓不多见,但姓澹台应是旺属人家,古月清风,用古月做名字,你父亲有所寄托,看来你父亲是个文人。”高德全说。

    古月说:“不错,我父亲是读了几天书,刚解放时,差一点划进富农,幸亏有个参加过抗日的叔叔,可惜随部队南下时死了。文化大革命,我家就成了漏网富农了,我父亲一病不起,最后还是死了,我娘说,这总比自杀强。我在新疆,有什么办法。在农场劳动,什么没干过?一句话,就是老老实实做人,不过也有过不老实的时候,你知道后来,来了一批军委干部吧。”高德全点点头说:“知道,我们那也有。”古月接着说:“就是这批军委干部,给我影响极坏,他们刚来时,一辆汽车拖了三家人的家档,团长、政委、主任,几年后要回去了,三辆汽车拖不完一家人的家具,连油,大米,这些都要往北京带,工程队整整忙了几个月,才把他们的家具打完,儿子女儿都未成人,家具都打好了,我正好在团部,管的就这些,那些打的条子,后来才知道叫白条子,就是白拿的条子啊……!我一张不少地给他们收好了。哎!这一天终于来了,那些打倒的老家伙,又重新回来工作了,这些少壮派要回北京了,那天十辆大卡车要送他们走了,这边刚欢送完,我把卡车一拦,那么厚的一摞子白条子。”他用手比划着。“我说你们来,我们欢迎,你们走,我们欢送,请把这些钱,付清后再走吧。”高德全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真做得出来。这下把他们给难住了。”

    “那当然,只到师部来人,他们象征性的付了钱,才放他们走,那已是两天以后了,你不知道,那三个干部,为你多我少又吵了半天,太丢脸了。哎……,现在想来,还是那些老家伙们好啊,三五九旅就是不一样,我们知青三五八旅也不赖。”

    高德全一听下半句,问:“知青怎么是三五八旅呢?”

    古月一伸手问:“知青第一年工次是多少?”

    “三块。”

    “第二年呢?”

    “五块。”

    “那第三年呢?”

    “八块!”

    “我们是钢铁的三五八旅……!”两人起唱起来,只到两眼有泪光。

    澹台古月喝了一大碗水又说:“82年我妹出嫁了,老母亲怎么办,我母亲是城镇户口的农民,上海就这么怪,农民那来顶替啊,我怎么回得来呢,所以那年回来后,就不去了,后来先后有从黑龙江,新疆回来的,你看到的这些兄弟,全是,没办法,才做这二道生意,说难听一点,就是二道贩子。”

    “那又不丢脸,我们把二道贩子做做大,你看怎么样?我们也搞个水产公司,或着水产门市部,也来个摸石头过河怎么样?”高德全说。

    澹台古月两眼放光地说:“好是好,我早有这个想法了,只是……。”他没有往下说。

    高德全说:“古月,这先不说,说说我的情况吧……。”

    黑牛许银龙,刚从码头进鱼回来,他大至把鱼,大小的分了一下,潘巧丽就带着孩子来了,两人正在忙于开张准备工作,突然来了一辆木托车,朝鱼摊大喊:“喂……那位是黑牛?”

    黑牛也大声说:“这位师父,我是,找我有事吗?”

    木托车一下开到他的摊前,黑牛认出了两个鱼桶,大吃一惊问“全哥怎么啦?”

    大龙说:“不知道,跟我们大哥有事呢。来来来搭一把手。”鱼比平时多了许多,还有一蛇皮口袋的黄鳝,金黄色的黄鳝,看的黑牛两眼放光,黑牛忙问:“这黄鳝是什么价。”来人对他耳语了一番,架车扬长而去。

    这里还没开张,就有老客户来了,同行的羡慕声不绝于耳,一位中年妇女对同伴说:“这个牛师傅的鱼好来,你看这鲫鱼,背黑如墨,肚皮一色青,前两天我买了一条,刚烧好,伲老头就讲了,今朝鱼正宗,闻闻味道都不一样,好带年没有吃到了,侬看今朝还有黄鳝,漂亮来。”人家还没有开张,这里就忙开了,潘巧丽是兴奋的满脸红光,说:“银龙啊,留几条黄鳝,有空给全哥家送去。”

    “我知道。”黑牛说,两人正高兴地忙着,一只肥粗的手,就伸进了放黄鳝的塑料盆,吃白食的来了,真是他嫂子,一天的好心情,立刻被扫了一半……。

    澹台古月说:“这么说,梦婷还不知道,她不是你亲生得罗?”

    高德全点点头说:“是啊,连她外婆外公都不知道。”

    “大哥,你是条汉子,做兄弟知道该怎么做。快放暑假了,你就叫她来玩吧,我还没孩子,你放心,我一定把她当成是亲闺女待。”他站起来说:“走,去我家,见见我娘,还有你弟媳妹。”高德全跟着他,沿着小河走了很久,这才到了他家,这是一个,有前后天井的大宅院,门不大,进门是天井,中间是青石铺就,两边种了不少花草,几个大缸里养着金鱼,边上晒着衣服,他母亲正在摘菜,一见来客人,忙起身来招呼着。澹台古月一进家门,就亮着嗓子喊道:“娘,儿子今天认了个哥回来了。”老人很慈祥,用围裙擦着手说:“月啊,你从来是认兄弟的,怎么今天认个哥啊,那好啊。”高德全向老人打个招呼:说“你老身体可好,我姓高,叫我小高好了。”

    母亲说:“好,好,叫小高,你们进里屋里坐吧,月啊你招呼吧。”

    “走,里面去看看。”古月说。

    进了堂屋,左右各两间正房,穿出堂屋。后面有一走道,左侧有上楼的梯子,后面又是一个天井,比前面的更大一些,有一个相同的堂屋,一边租给人家在用,院子里也晒着衣服。“真大啊,要是黑牛有一间,该多好啊。”高德全不由地叹到。

    两人就坐在天井的条石上,虽然太阳高照,却不太热,两人在说着,古月妻子回来了,她叫方淑娴,人如其名,长得十分端装,身才高挑,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流露出一个书香之家的家风。她帮着老人,很快地把午饭准备停当,自己洗了个脸,去了尘,这才过来叫他们。“古月,午饭准备好了,请你朋友过去入座吧。”

    “喔!我老婆回来了,她叫方淑娴,在单位是会计。”回过头对她说:“他是我全哥,也是从新疆回来的。”

    “全哥你好,我叫方淑娴。”她浅浅地一笑。点点头。

    高德全立刻回礼说:“我叫高德全,是从新疆回来的。”

    两人入座,古月就说:“这是我娘酿的酒,你尝尝。”

    “好一定尝。”高德全举着小酒杯说:“我今天来打搅你母亲了,还有弟妹,古月,你我认识只有半天,我有几十年此感,下半生,你我兄弟好好走下去,来干了。”“

上海知青部落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四章 艰难起步中(第1页/共2页)-上海知青部落、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