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上海知青部落 > 第1卷 第十一章 木牛流马下(第1页/共3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十一章 木牛流马下(第1页/共3页)

    冯君瀚打了半碗饭过来,坐下,准奋吃饭了。吕文秀良问:“冯先生,你知道日本现在放的,大陆最红的电视剧是什么吗?”

    冯君瀚摇摇头,把饭咽下去后,说:“没去过,不知道。”

    “是大陆拍的三国演义,你看过吗……?”她问。

    “看过,不错。”他没看她说,心想,她又要搞什么明堂,让我把饭吃完了再说。

    高妈妈有点累了,心情又好了许多,说:“君瀚你慢慢吃,我要去小睡一会。”

    “您去睡吧,我们在这里瞎讲呢。”他站起来说。

    吕文秀良看他吃了差不多了,放下筷子问:“那你一定知道木牛流马,到底是怎么一会事喽?!”

    “知道。”冯君瀚放下了筷子说。

    “知道……?!我要知道真的木牛流马是个什么样的!我要问的是,能叫我们大家,心服口服的历史真实,不是戏说,也不是演义!!!……???”吕文秀良用眼睛盯着他,心想这是你自己说的,老娘今天要将死你!看你怎么说,这里有这么多人在听你瞎吹,你就死命吹吧,你吹破了,刚才的话等于放屁。她心里一陈得意。

    冯君瀚反问道:“你……,对这个也有兴趣?!”

    吕文秀良说:“那当然,多少日本人在研究,还有民间很多艺人也在研究,大陆也有很多人在研究,都没有结果,你怎么会知道啊……?!你真要知道,我们大家当然有兴趣听了。”她向大家一摆手,说:“对吧,我们要听。”她已经胜券在握了,到时间,看老娘怎么出你洋相。高德全在桌子下踢了他一下。孔宪邈向他使了个眼色。梦婷不安地问:“冯叔,你真知道……?”她已改叫冯叔了,不叫二马叔了,她感到她在给他挖陷阱,问题严重了。

    冯君瀚放下碗,说:“这样好吧,在座加我算五个人,如果我讲完以后,加我在内,有四个人同意我的说法,就算我讲对,今天没白讲,好吧,那就把桌子上的碗全收了,只留荼水,行吧”吕文秀良也动手收拾起碗来了,她要在最后一击中,把他打倒,她兴奋的双眼冒火,多亏了有一付眼镜戴着。

    一切收拾停当后,五个人又围坐在一起。梦婷一定要靠着冯君瀚坐。像个保护神。一切就绪后,冯君瀚说:“我们先学会一些方法,就是要了解文物失传的原因,我想,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一个器物在生产,或者说,制作过程太难,其中有一,是原材料难找,二,是加工工艺太复杂,三,是加工的数量上太少,技术传授的方式,主要靠代代口传心教,历史上有名的几支剑,就是这种情况下失传的,虽有个别的已经挖到,但是难以复原。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不密切,不属于生产的直接工具,社会需求极少,没有必然的传承性,所以会失传。第二种,是日常生活中,偶然须要的小发明,又级其筒单,看一眼就会,用过就丢的,也和生产劳动也不密切,也可能会失传。只要和生产劳动相连的,和生产力有关的,一般都不会失传的。”他停了一下,给大家一个消化的时间,自己也喝口水。

    “大家同意吗……!不急,慢慢想一下,同意了,我就往下说。”他看看大家。等大家表示同意了,又说:“现在就可以,带大家到实地去考察一下了,诸葛亮一生只用过一次,这是一种偶然须要的小发明,地点是六出祁山的秦岭陇西一带,到那里一看便知,满山坡碎石,石多土少,只的四条腿的可以行走,车轮子在有碎石的破道上行走极为困难,那时还没有橡胶轮肽,所以轮子大都以木头为主,加上一点金属,和地面的接触,主要是土路,或者叫硬,碰半硬,因为,轮子和地面接触,是车轮子的一小段钱段,就是园的一条弧钱,是由连续的点,形成线段组成的一个圆圈,学过几何的都应该知道的,在车轮前放一块小石头,轮子就很难越过去,这是因为车轮,必须要抬高重心后才能过去,如果在两个轮子前,都有这个或那样的小石头,牛也罢,马也罢,拉一段路,就拖不动了,而四条腿的动物,就不存在这样的困难,它和地面的接触,不是一段线条,而是点接触,就是四个蹄子,下面要注意我讲的话,木牛和流马和地面的接触关系,都是点接触的关系,四个脚蹄对硬的山坡。换句话说,就是点接触,并保持连续运动,就可以满足以上条件,一句话,就是不能有,园轮子的连续性,所以诸葛亮想到了木牛流马。”他又停了一段时间,给大家一点时间消化一下。

    接着他又说:“而罗贯中写小说时,已是元未明初了,诸葛亮已死了壹仟多年了,他同我们一样,无据可考了,但是木牛流马确凿地有过,这就给了小说家,极大的想象空间,哎……!你们不要急,我首先说他有,这一点先定下来,谜底等一下揭,其二我说了,罗贯中在演义中,加上了他小说家的充分想象,就是和历史的真实,有了很大的区别,先来分析罗贯中笔下的木牛流马,诸葛亮使计叫司马懿得了数匹去,原话如下:(司马懿看了,果然进退如活的一般,乃大喜曰:“汝会用此法,难道我不会用!”便令巧匠百余人,当面拆开,分付依其尺寸长短厚薄之法,一样制造木牛流马。不消半月,造成二千余只,与孔明所造者一般法则,亦能奔走。遂令镇远将军岑威,引一千军驱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往来不绝。魏营军将,无不欢喜。)以上这段文字是原文,百余人,不到十五天,造了二千架木牛流马,平均每人十五天造了二十架,人均一天要造一架还要多,在没有电动工具的二千年前,这样的速度,可能性为零,就是在有电动工具的今天,单个作业的话,可能性也为零,就电影里这些是事而非的道俱,每一个也要四、五个工,才能完成。我们再往下看,二千架木牛流马,看看用了多少军士,原文是‘引一千军驱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一平均,就是一个当兵的,可以驱驾二台木牛,或者是流马,我得出的结论是,每人驱驾的是两台永动机,可能性是多少呢,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既然不永动机,就一定有牛或马来拉动,一个军士是可以赶二台木牛或流马的,如果没有牛或马作动力的话,就是在水泥路面上,一人要拉动二架二轮车,再装上一些粮食,你又能跑几步呢?如果真像罗贯中所写的那样,百姓平时为什么不能用,农民一直是缺牛少马的,为了劳作,也绝不会让这样的宝贝失传,对吗,何况战争并没有从此结束,诸葛亮以后打仗就不要用牛马来运粮草了?他是六出祁山啊……!为什么以后不用木牛流马了呢?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我们被罗贯中引进了一条死胡洞,我们分析这么多,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历史上的真实,在罗贯中的笔下,已经变形了,以致我们走进了一条,作者想象的死胡洞里。再往下看,看看诸葛亮有什么动作,(日“汝引一千兵,扮作魏人,星夜偷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径到运粮之所,将护粮之人尽皆杀散;却驱木牛流马而回,径奔过北原来:此处必有魏兵追赶,汝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汝等竟弃之而走,背后魏兵赶到,牵拽不动,打抬不去。吾再有兵到,汝却回身再将牛马舌扭过来,长驱大行。魏兵必疑为怪也!”王平受计引兵而去。)”上面讲了问题的不可能性,现在讲另一个问题,造了二千台,木牛流马,竞没有一人,发现牛舌头的作用,这完全排除了一百个工匠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于生俱来的,连动物都有好奇心,何况人呼?如果现在有五个人,在南京路珠宝店门口,低着头找东西,如有行人问你在找什么,你只要不说,他一定以为你在故做神秘,只要他们五个人坚持五分钟,其结果,一定能引来五百人,低头找东西,能把南京路堵死,这种事,早有人实践过,好奇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二千年前的木匠,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是以偷艺来的方法,来学习的,这一百个人中

上海知青部落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十一章 木牛流马下(第1页/共3页)-上海知青部落、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