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决不低头 > 第1卷 第二十四章 外面世界(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二十四章 外面世界(第1页/共2页)

    天刚放亮,高醒就坐上了开往县城的客车。他这是上石榴县去参观勤工俭学,他想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回来也进行勤工俭学。

    前两天,他从省教育报上看到了《石榴县勤工俭学成绩斐然》这一消息后,强烈的参观学习念头在他的脑子里有增无减,连晚上做梦都想去参观学习。若不是忙于扩建教学楼实在脱不了身,他早就去参观了。现在,料子也备齐了,教学楼也于昨天正式施工了。建筑队的头头说了,工地上有他父亲一人在就行了,他暂时离开三两天的没问题。因此,他这才放心地去了。

    《石榴县勤工俭学成绩斐然》一文中,重点提名概括了吴有镇的勤工俭学搞得好,其中提到吴有镇中心中学勤工俭学在全镇是排头兵,其次是吴有镇中心小学。文章以点带面地报道了石榴县勤工俭学的斐然成绩,xx年勤工俭学多少元,xx年勤工俭学多少元。今年截止到xx月勤工俭学多少元。在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之前,高醒都不知想过多少遍了,办学欠人家那么的债,如果不搞勤工俭学,校办企业什么的,去弄些钱,单指望两人的工资和学校的结余去偿还。在近几年之内,是根本办不到的事。再者,债主们也不答应推迟那么长的时间。可是这勤工俭学,是怎么做,做什么,那校办企业,怎么办,办什么,高醒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他没参观过,也没听谁介绍过,他压根就不知道哪个地方有勤工俭学,有校办企业,当他从报上一看到石榴县勤工俭学这一消息时,高兴地就像看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高醒在合水车站下了车。为了在石榴县的路上打发时间,他在汽车站附近的报刊摊上挑买了两份报纸,有一份是《中国广播报》,报上有篇《秦岭深处的山村女教师》,文中的小标题《创办一所免费学校》一下子就把高醒那浏览的目光给吸住了。

    合水县没有直达或者路过石榴县的客车,他只好挑个车坐下,途中再倒一回车。他一坐下来就迫不及待地翻阅那篇《秦岭深处的山村女教师》。

    这篇文章讲的是陕南秦岭地区的女青年邓学莉为家乡山区的孩子们免费办学多年的感人事迹。

    1989年秋天,17岁的邓学莉初中毕业后,成了邓家坡最有知识的女孩子,他没有出过山,没有去过大城市,她决定到城里看一看,到山外闯一闯,就在她即将踏上征途的前一天,在山沟里碰到一个放羊娃。

    “你多大了?”邓学莉问。

    “十一岁。”放羊娃说。

    “你都十一岁了,为什么不上学呀?”邓学莉纳闷地问。

    “我爹说上学没用!”放羊娃回答说。

    “那你放羊,找猪草有什么用呢?”邓学莉问道。

    “放羊,找猪草能挣钱,有了钱,我长大了就能娶媳妇。”放羊娃说。

    “你要媳妇干什么呀!”邓学莉问。

    “要媳妇生小孩!”放羊娃说。

    “那你有了小孩又干什么呢?”邓学莉问。

    “生了小孩也放羊!”放羊娃回答说。

    听了放羊娃的一番话,邓学莉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没有文化带来的愚昧呀,村民没有学校。孩子们到远处的乡镇上学要过8条小河,要走许多山路,家长们怎么能放心让几岁的孩子翻山越岭去上学呢?加上山里人穷,不少家长就不让孩子上学了。想想自己上学的艰难,想想参过军的父亲复员后背着自己上学的情景,她放弃了自己外出打工的计划,她对父亲说:

    “我要创办一所学校,一切免费,我自己也不要工资,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能及时入学。”

    当过6年兵的父亲听了女儿的话,他为有这样一个好女儿感到欣慰,于是同意了女儿在家乡办义务学校的想法。

    从那天起,全家人起早摸黑养猪,栽板栗,种木耳,一日三餐吃包谷,喝糊糊,就酸菜,一点一点地攒,到1992年底,全家共攒了一千多元。1992年正月,邓学莉创办的免费小学终于开学了,全村十三户人家的六十多口人,一齐来到邓学莉家,把一块写着“山创小学”的牌匾挂在邓学莉家门上。全村七个适龄儿童站成一排,邓学莉把从山下买回的作业本和课本一一发给他们。

    大山深处响起了邓学莉洪亮的讲课声和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

    。。。。。。

    这是人生的旋律,

    这是生命的源泉。

    这是燃烧的激情,

    这是生活的阳光。

    看着看着,高醒情绪激昂,感奋不已,邓学莉的精神像酸酵剂一样激励着他,鼓舞着他。他觉得像邓学莉这么活着,活得充实、欣慰,有意义,有价值,下意识地已经把邓学莉当作他的学习对象,以她为榜样,以她典范,一心一意地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毕生的贡献。此时此刻,高醒不仅把学校当作事业,还把它当作一种神圣的使命,无论如何,都要把学校办好,哪怕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学校的生命,他都在所不辞。

    到石榴县时,离天黑还有一个多小时,中途倒车时耽误了点时间。他借用这点时间,买了两杯温开水。在车上石,他已吃了慧敏为他煮的鸡蛋油馍。两杯温开水下了肚,高醒感到饱饱的,比在家里吃得还好,家里若不来客人,谁舍得吃鸡蛋。

    吴有镇在石榴县的西南角,属于该县的边陲,需要坐一个半多小时的车才能到。高醒想,赶到那里时天也黑透了,反正当天也参观不上了,不如借这个时间在石榴县观光观光。

    天没黑透,高醒就在车站附近找家旅社住下了。他本来要住多人房间,但这家旅社没有,原有的多人房间已改装为好几个单人房间了。高醒住的便是改装的单人房间,房间非常狭窄,一张不算大的床就占去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贴着墙角放着一张小木柜,木柜上面有14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木柜下面有一个保温瓶,其旁边的床下边有一个洗脚盆。衣服可以挂在墙上或者放在床上,不看电视时,也可以把衣服堆在电视上。总之还有下脚的空隙,但没法走动,除非是在原地踏步或转动。大概是靠车站进,住宿人多吧!那为什么不撤掉单人间,恢复原来的多人房间呢!这也许能多容纳下一个或两个旅客的。可能那样没有现在收入可观。好在,这单人房间价格不算高,一宿10元。当然,这不能和乡镇的旅社相比,比这空间大一倍还要多的单人房间,顶天价也就是5元,因为,那地处偏僻,客流量少,住宿人稀,价格自然是高不上去了。

    “房间怎么这么小?”店家领着刚到的旅客路过高醒的房间门口时,高醒纳闷地询问道。

    “你觉得这间小,有大间的,20元的,30元的,你换多少的?”店家闻声忙止步问道。

    “不用换,我随便问问。”高醒一听报价,惊得忙说。

    晚餐仍是鸡蛋、油馍、温开水。

    高醒吃罢晚餐躺在床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他实在是太困倦了,一个多星期以来,都是晚睡早起,奔波操劳的。

    不知睡了多时,高醒被敲门声惊醒,他这才知道他是睡着了,电视机还没关闭,他坐起来爬过去,伸手关闭了电视,退回原位准备躺下。。。。。。

    “咚咚。”敲门声仍在继续。

    电视机关了,店家还敲门干什?身着三角裤的高醒一边纳闷地想着,一边侧着身子把门上的插销拔出来。没等高醒来得及拉门,门就开了。高醒一看是女人,慌忙把被单裹在身上,女人进屋随手把门关上,插上插销,甜甜地笑道:

    “怎么?!大男人还怕人看?”

    高醒警惕地打量一下眼前的女人,大约二十二岁,细高个,披肩发,圆脸面,身穿短裙,

    一条白皙修长的腿跷在床边上。高醒心里一沉,难道是陷阱、敲诈,转念一想,有可能是卖淫的。对,是卖淫女,有关这方面的事,他听说了

决不低头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二十四章 外面世界(第1页/共2页)-决不低头、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