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凋零的杜鹃花 > 杜鹃花枯木逢春绽放夕阳红 第六十一章. 傣族风俗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杜鹃花枯木逢春绽放夕阳红 第六十一章. 傣族风俗

    澜沧江畔旭日冉冉升起,酒店的入住游客,按奈不住游玩的情欲,早就起来等候,出发去新的景点。酣睡的杜鹃花,被闺女从梦乡中唤醒。心情愉悦的她带着闺女,开始了版纳第二天的旅程。

    清晨的版纳,空气无比清新,杜鹃花她们的旅游客车缓缓地穿梭在山林的路中。树丛中不断出现庙宇的建筑,身着深棕色衣着的和尚,五成群的走动。他们中,居然有十来岁孩子的面孔。闺女郝燕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你看,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出家当和尚了”。 杜鹃花心情特别的好,她就把傣族小孩子出家的事情认真的讲给了闺女。她说:“西双版纳信仰的佛教是小乘教。这个小乘教规定男人一生中必须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只有这样今后生活中遇到难事,佛才能帮助解除苦难。因此,他们凡是男孩在七、八岁时都要进佛寺里当一段时期和尚,当地称之为"小和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和尚。这些"小和尚"在佛寺里,学会生活自理,养成劳动习惯。还要学习佛教经书,进行严格的修身,文化教育。也就两三年,就可以"还俗"回家了。还俗男子,到了成年可以结婚成家。若从未当过这样"和尚"的男人,被族人视为生人或野人,在社会中没有地位被人看起。闺女郝燕说;“啊,原来是这么回事。那他们在寺院里是否也必须遵守教规”。 杜鹃花解释说;“那当然,必须遵守。例如我当地人听说,小和尚在寺院的日子里,不能和女人说笑的,外人不能随便摸他们的头,特别是女人。如果被女人摸过头,那修行的前段时间全部作废,必须从头开始。所以待会,咱们游客去了曼飞龙佛塔、曼阁佛寺千万别破坏人家这个习俗”。

    旅游客车载着我们先后参观了曼飞龙佛塔、曼阁佛寺的建筑。他们不同的建筑形态,给他们娘俩留下来新颖的印象。她们发现其建筑造型,完全区别与我们内地的九华、峨嵋、普陀、四大佛教建筑。如曼飞龙佛塔那开敞“布苏”即;戒堂,和尚诵经、议事的场所的式样:在重檐三面坡长方形佛寺的一侧的中堂部分处,建一样高、两檐,另一侧有端坡的大厅,两边矮一檐,各建一间人人字形屋顶的房间。以上3部分联系着的地方,檐下都打通连成一整体,成了一座开敞式戒堂。

    进佛塔的门亭也别具一格。在一个两重檐人字屋顶的一侧,成直角的再照样建筑一个屋顶,连接在一起组成门亭。檐下只有柱子支撑,无墙壁,四通八达,供人出进,虽属重复建筑,确布置非常巧妙,显现出傣族独特的建筑风格。从中可以看出傣族建筑的显著特点。那就是这些建筑物没有一座是把柱子镶嵌在墙中的。他们的各佛寺佛殿内部,都是由佛座、僧座和经书台3部分组成。佛座上塑的释迦牟尼像,大多是坐像,佛祖的耳朵奇特,又大又宽,成“<”形。身材瘦小,眉清目秀,双手扶膝,流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氛,能够给游客产生对傣族历史追溯的好奇心。

    在游览傣族的山寨的时候,发现他们都是都傍水而建。据说傣族对水的依恋,与风俗习惯和地气候有关。傣族过新年节时,有浴佛、泼水、划龙舟等活动,都离不开水;由于亚热带的高温,他们要一日几浴;傣族开水田种稻,灌溉也要水。总之傣族的生活离不开水。

    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精巧的竹楼,优美的孔雀舞。傣族少女服饰精美、容姿秀丽、能歌善舞,是西双迷人的景致之一。他们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在他们的山寨,娘俩观看了孔雀舞,参与了泼水活动,玩的也很尽兴。不让人满意的是在大象谷,根本就没有见到野象。不过,人们驯养的大象还是看到了,娘俩还与象照了相,留下了永久纪念。

凋零的杜鹃花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杜鹃花枯木逢春绽放夕阳红 第六十一章. 傣族风俗-凋零的杜鹃花、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