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小白夜 > 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3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3页)

    白痴都能猜到,此刻萧霖也在化妆,不过是在自己家里进行,如果说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的话,那么,还在读小学的时候,萧霖就没有家了,母亲死得早,父亲萧德贵在四川宜宾粮食系统工作,将年幼的女儿扔给妹妹,也就是萧霖的姑妈,又有了另外一个新家。萧霖是在姑妈家里长大的,姑妈姑父对她很好,但是,凭孩子的直觉,他们对自己的儿女更好。不能说萧霖的心里没有过怨艾,直到自己的儿子晓晓出世后,她才对血浓于水的亲情多了一分理解。丈夫——哦,应该说是前夫,高中三年、大专三年同学,那个贫困农家子弟读书刻苦求上进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父亲萧德贵介绍过的几个对象无论软件硬件都比他好,可是,萧霖就认定他了。大学毕业,这对恋人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萧霖户籍所在的城郊乡中学教书,虽然这里距离县城不过15里路,但毕竟是农村,他们在低矮的农家土坯房举行的婚礼,多少人不理解萧霖,因为她完全可以到条件要好得多的县城中学去的。乡村中学,条件艰苦,待遇低下。前夫经常关注时事,社会动向,电视机一打开就调到央视二频道。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经商。萧霖大学读的是外语系,却一直爱好文学,偶尔有豆腐块见诸报端,高兴得不得了,前夫讥讽道:“一篇文章,几块豆腐钱。”

    前夫泼冷水,并没有使萧霖放弃自己的爱好,她依然笔耕不懈,衣带渐宽终不悔。

    他们的房子坐落在一条山冲里,左、右后门都是茂密的林木,前面约500余米处便是相东河了。这里山青水秀,坏境优美,很适宜人居。可是,在哪缺衣少食的岁月里,却被称之为穷山恶水。世世代代栖息在这里的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甩八瓣,不得温饱。萧霖记得儿时,父亲作为公职人员,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以及粮食供给。每有闲暇,就猫在屋侧的菜园里,培植蔬菜,自己吃不完,就吆喝左邻右舍,摘一把时新蔬菜给他。邻居一个劲地夸“好吃,新鲜……”

    父亲就会笑眯眯地连连点头,很满足。

    可是,自从父亲走了后,她家的菜园由于无人料理,日见其荒芜。年轻人,没有打理菜园的兴趣,更没有那份耐心。萧霖的心思都放在文学创作上去了。她写作不完全在于钱 ,而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前夫教了不到三年的书,便毅然辞职,应聘于一家化工厂做技术员,而后就是经商。他说,靠这一份微薄的工资,猴年马月也改变不了生存状况。离开学校时,他们的儿子已经周岁了。前夫在商海的成功,给予萧霖的却是一纸《离婚协议》。萧霖知道他的出轨,但放过了,她只要晓晓。这一年,晓晓6岁,读小学2年级,成绩不是很好,特别的淘。乡村教师工作辛苦,生活清苦,还要带一个孩子在身边,那就是苦上加苦了。一些有关系的教师调进城里学校了,几个有背景的同事则改行进入了政府机关。萧霖苦闷、彷徨,自己一无关系,二无背景,徒叹奈何。也许这就是命运吧。在狭窄的卧室里,在儿子的梦呓中,一灯如豆,伏案用功。离婚之后,她的业余时间几乎都放在文学创作上了。她的小说处女作《啊……》,以一位农村憨厚的小伙子与一位聪明漂亮的哑女到乡镇府办理结婚登记的故事,上了在一家省级刊物的头题。这可是她的小说处女作啊。小说发表后,她收到了由编辑部转来的180多封读者来信,绝大不部都是在读的大学生。这给她 一个很大的启迪:美好的东西即使看上去很土,也是艺术精品。同时也给了她一个很大的鼓励。此后,她一口气写了多部中、长篇小说,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发表率还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的退稿在卧室里堆放,大约有200余万字吧。但她没有气馁,依旧笔更不止。退稿编辑的信,总是鼓励,赞扬她的文字不错。暂时不能出版是多方面的原因;她知道不少名家成名之前都有大量退稿的经历。比如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退稿,将楼梯间都塞满了。最后一次邮寄稿子,连邮票都买不起了,遭到邮局职员的嘲讽。谁知就是这一次的投稿出名,以前写的稿子通通被一些出版社要走了。萧霖坚信,总有一天,她的这些书稿也会被社会认可的。不过,除了小说之外,萧霖的文字在报纸上出现频率很高,引起了县文化馆的注意,很快,她便接到了县文化馆主管单位文化局的商调函,成为了县文化馆的一名辅导老师。告别待近十年的乡村学校时,同事们一齐送到校门口的公路上,嫉妒、羡慕的目光使萧霖心里五味杂陈。

    来到新单位后,萧霖心里颇有几分自豪,她是靠自个儿的本领成功改行而且进了城呀。她的工资待遇比以前并没有增加多少,最大收获是无形资产:作家,还有一个前置词:美女。一年后,萧霖被调到政府机关做秘书,无形资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秘书的官样文章,与文学风马牛不相及。萧霖的文章能得到报刊编辑的青睐,但公文如果也用文学的语言注定会被秘书科长“毙掉”。她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案牍劳形,还是没有写出一篇令领导满意的公文。文化馆在改制后已经发不出工资,自己找米下锅,即使回头也没有草可吃了。写不出公文,何以在单位站稳脚跟?

    萧霖一咬牙,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学习。”俗话说,和尚也是人做的嘛,她并不笨,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怎么学呢?分两步走吧,其一,找来一些报告、文件,琢磨,她曾经是出色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信分析不出一个道道来;二是寻师访友,请人家指点迷津,君不闻“师不语,隔张纸”么!在机关,报告、文件等公文多的是,一抓一大把。至于寻师,经多方打听,目光瞄准了县轻工业局办公室主任寻波。这个名字,对萧霖来说,并不陌生,偶尔在县报副刊的豆腐块上见到作者的这个署名。她还嘲笑过:这也叫散文啊,就一个好人好事的总结材料。事非经过不知难,现在她终于体会到“材料”也不是那么好弄的。寻波年近花甲,如果其他人,恐怕早已退下来上自由班了。可他还担任职务,就因为他的材料写得好,领导认为无可替代。萧霖还得知寻波也做过乡村小学民办教师,如果去拜访的话,他们之间岂不是又多了一个话题么?

    萧霖办事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她读过汪中求的著作《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企业都将这本书作为员工就业培训的教材,对她也很有影响。

    首先,对寻波的情况做了一番深入的了解。这一了解,她吓了一跳——

    寻波是相东县城关镇人,家庭出身工商业主,等同农村的地主,属于阶级敌人的范畴,他18岁那年,赶上文化大革命的知青下乡。他被发配到本县双河口乡樟树村,从此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涯。5年间,知青组的其他伙伴都陆续招工走了,整个知青组就留下了他孑然一身。他经常晚上独自坐在破败的大门口,或者来到相东河边,坐在堤岸上拉二胡,悠扬的琴声在在村子里的个个屋场缭绕,追逐河水的波浪。村民们谁也没有注意,他们整日为稼穑忙碌,一门心思如何闹饱那永远也填不满的肚子,没有人知道也不会对《二泉映月》感兴趣。寻波的音乐只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那就是村贫协主任章谷雨的独生女儿章美香。她高小毕业,遇上停课闹革命,在村里像她那样学历的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尽管那个年月知识分子被称之为臭老九,她还经常以知识分子自居,看不起那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女。她也爱音乐,寻波的二胡终于让这位孤芳自赏的姑娘和他走到了一起。当时,美香与阶级敌人子弟恋爱的消息一经传出,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泼。章谷雨断然拒绝,不准女儿和寻波来往。女儿很犟,她 发誓,非寻波不嫁。章谷雨为了阻断这对恋人,曾在大年也有过惊人之举。女儿不回家吃年夜饭,和寻波在一起。章谷雨气气急败坏,用一只朔料袋,装满粪便,

小白夜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3页)-小白夜、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