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人生奋斗路 > 章节目录 181仙台悟道(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181仙台悟道(第1页/共2页)

    两人悠然自得地缓步来到升仙台前仿古街道。

    这是一条古街,街道两旁满是饰品店、工艺品店、服装店、茶叶店、根雕木器店、玉器古玩店,米线、牛丸、烤肉串、馄饨等小吃店,射击、套圈,摆摊卖杂货的,卖甘蔗的,卖香烛的。。。。。。

    不停地吆喝叫卖,啥人都有,人声噪杂,熙熙攘攘,甚是热闹。

    爱美的女孩可以买便宜漂亮的饰品,喜欢兵器的小伙可以去看看各种造型独特没开刃的刀剑。

    街中还有现场做玻璃工艺品的手艺人,只要一会工夫就可以做一个漂亮花篮;捏泥人的艺人面前人围得挺多,不时地传来叫好声;还有表演皮影戏的大爷,一边摇,一边拖着声唱拉大锯,唱大戏。。。。。。,一般年轻情侣并排站着看新鲜,或者是父母带孩子在怀旧。

    有道是,人上一百五颜六色。

    罗筱担心遇到小偷毛贼和地痞无赖,紧紧挎着武效军的胳膊瞅东看西,不时拉着他停下脚步看稀奇,或是挑挑拣拣手工艺品,或是看到漂亮的头花微笑着征求他的意见,甚是开心愉悦。

    在升仙台景区大门入口旁边,见一位满脸黝黑的中年妇女冻的蜷缩成一团蹲在角落处,身穿一件旧花棉袄,眼窝深陷,脸色发紫,粗糙的双手扶着一竹篮香烛和几打黄裱纸,眼巴巴地看着从面前走过的每一个逛街看热闹的游人,偶尔用微弱颤抖的声音吆喝一句“请香喽,求个大吉大利。”

    寺里买香不能说买香,那是对佛祖的大不敬,要说请香,以示尊敬和虔诚,正如造假不叫造假叫处理或完善,交警罚款不叫罚款叫服务,抄袭文章叫借鉴学习,公款旅游不叫旅游叫考察。

    外面的香火要比里面便宜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里面烧香的“虔诚”香客几乎没有敢讨价还价的,就像病人进了医院一样,根本不敢开口讲价钱,说能不能便宜点?烧香拜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两人走到近前,中年妇女赶忙站起身,用渴求的目光颤巍巍地说,“兄弟,妹子,你们小两口多恩爱般配,大过年的,给李老祖请柱香吧,特灵的,准能保佑今年生个大胖小子。”

    武效军一阵尴尬,一时张口结舌不知说些什么,暗道这村妇看走眼了,连女朋友都不是何谈生什么小子,连虱子也生不出来,但也不好和她说明,有点难为情地站在一边。

    罗筱脸一红赶忙松开手,在中年妇女面前弯腰俯身问道,“大嫂,这香是怎么请的?”

    “三块钱一注,妹子,就多来两注吧。”

    “给我准备六注,求个六六大顺,吉祥如意。”

    罗筱小心翼翼地把香拿在手中,直起身冲武效军莞尔笑了笑,“你不是说到升仙台求李老祖给个答案吗,要是不请注香,空手去拜见他老人家,是对老祖的不尊重,心要是不诚,老祖是不会告诉你确切答案的。”

    “哈哈哈,我只是为了哄你开心逗你一乐,没想到你还当真了。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对什么神鬼迷信这一套向来不信,看来你对这还挺感兴趣的。即便如此,老祖慈悲为怀,宽厚仁德,不会这么世俗,斤斤计较的。好久没有来过这里,发现比以前变化很多,不知道啥时候把牌坊建起来了,走,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大门黄瓦红墙,高大巍峨,牌坊居中“众妙之门”四个大字,两侧上书“地古永传渠棯坜”下题“天高近接大静宫”,正书苍古遒劲,既有"琢”的遒劲风毅,”琢”法的锋颖秀致,也有冲”琢”的刚柔相济,令人叹为观止。

    穿过大门,走过升仙桥,桥下两侧碧波荡漾,清水如镜,湖水萦洄,习习生风,景色宜人。

    两人一路穿过犹龙堤、迎禧殿、玄元殿、享殿,便来到升仙台前。

    升仙台前小广场上鞭炮声震耳欲聋,炮屑满地,浓烟滚滚,一个诺大的香炉前上香排队的队伍很长,依然是烟雾缭绕。而且香火品种齐全,高香又粗又长。

    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

    有钱人家都烧高香,没钱的烧稍微便宜一些的,心到自然灵,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佛道,不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赐福。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得饶人处且饶人。

    心中有善,心中有爱,就是善德善缘。

    两人手持香烛,跟随长队,步步前移。看着罗筱一副兴致勃勃虔诚的摸样,只得随其所好,克制住自己的急脾气和性子,装作做样地当起真心诚意的香客。

    到香炉前,轻轻把手中的香扔进炉内,两人并肩双手合十,双眼微闭,静静肃立,默默祈祷。

    礼毕,不约而同地转身相视一笑,武效军呵呵问道,“你刚才在祈祷些什么,许了什么愿?”

    罗筱抿嘴一笑,挎住武效军的臂膀,诡秘地说,“天机不可泄露,不告诉你,当然你也不要说出来,老祖显灵自然实现,如不能实现,说明心不诚。不说这个,走,咱俩上去瞧瞧。”

    两人跟随人群沿台阶而上,来到台顶,上面是老祖庙,在苍松翠柏衬托下,古香古色,典雅动人。

    老祖像两边有一副对联--上联:一片碧波飞白鹭;下联:半空紫气下青牛。庙前有一个赶山鞭,这是一根碗口粗的大铁柱子,它深深地埋在地下,露在地面上的那一部分,有三尺多长,突兀而立,古色默然,前来游览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晃动,但十个人也拔不出来。

    在老祖像右侧的汉白玉石座上,有游客写下的密密麻麻小子,两人颇感兴趣,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多是表达对老祖的崇敬之意,

    心中不免油然产生肃敬之情,不再像一个游客,倒像一个如痴如狂的信徒在朝拜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有四句顺口溜让武效军严肃的表情泛起了笑色,有一位游客工工整整地写道,“台上老祖居高祥,善男信女跪满堂,名胜古迹观不尽,封建迷信痛心肠。”

    在前年神圣的老祖面前,出此诳语,显然属于德道中的另类。

    “筱姐,你看看这几句,是不是直抒现代年轻人的心态和思想意识?”

    “你是不是在含蓄地说我思想落后崇尚迷信,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还搞烧香拜佛这一套庸俗的东西。”

    “不是不是,尊老爱幼是传统,尊重祖先,传承人文精粹人人难脱其身,只不过千年来一成不变单调的载体和形式应该跟随时代的变迁而丰富和发展,对个人而言,更多的是从先祖的哲言哲理中寻找感悟生命和积极人生的真谛。”

    “行啊,几句顺口溜一下子把你的认识提高了这么多,光说不练等于没说,关键要看你是如何行动了。”

    这里有几个导游在讲解,两人跟随一个旅游团队聆听口齿伶俐,端庄秀丽的女讲解员介绍升仙台的来历和传说中的故事。

    升仙台又称拜仙台,相传李老祖修道成仙于此处飞生,因而得名。

    公元七百三十四年所建。

    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宋真宗赵恒,以及文学大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拜庙祭祀,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多位首长古总、李总、乔总、朱总、文总和平原省委余书记、侯书记、刘书记均来视察过。

    传说李老祖升仙以后,飞入天空,被封到三十三层的最高一层,住在离恨天,所以升仙台的台阶是三十三层。

人生奋斗路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181仙台悟道(第1页/共2页)-人生奋斗路、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