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山草青青 > 第1卷 第二章 5(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二章 5(第1页/共2页)

    记得还是刚入伍的那一年,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进行完后,刚分到班里,所在的连队就接到命令,到巩乃斯河畔的军分区农场执行麦收任务。

    那是高原上寒意还没有消退的季节,是山岭、河溪、小草还没有从冬天里苏醒的季节,全连官兵就穿着冬装,带着锅碗瓢勺,分乘四辆军用卡车向着三百多公里外的目的地出发了。由于军分区农场处在热带的地方,车辆越往前走天气越炎热,官兵们不停的在车上脱衣服。临近农场时,所有官兵上身只剩下衬衣了。

    天黑到达农场后,晚饭是一锅面条随便喝。因为地处偏僻的农场一下根本没有条件负担近百人的吃饭问题。

    噢——,记得了,连党支部连夜召开了会议,每个排抽出三名人员,十几名士兵要连夜砌好锅灶,保证全连第二天吃第一顿早饭。天亮以后一、二排,三、四排各挖一个长地窝坑,到巩乃斯河边割蒲草,作为搭地窝的遮阳……。这一晚全连的官兵露宿在旷野农场的打麦场上,上望繁星,头枕大地,身披夜露和凉风,成为颠簸一天疲劳身体的“寄放地”。

    一切就绪以后。才有机会边劳动边欣赏巩乃斯河两岸的风光。听说巩乃斯河是呼勒佳河的支流之一,发源于那拉提山,在喀德明山附近与特克斯河汇合,其后再和喀什河汇合,最终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什喀尔湖。

    放眼巩乃斯河,远处——胡杨、沙棘、草原、河水、蒲草,芦苇等应有尽有的植物都生长在这里。河岸上牛羊散落在草原上,两边山坡的青绿夹着一条碧绿的河水,波光粼粼,像一位娴熟的少女,迈着缓缓的步子,平稳的在植物间时而如玉带弯飘。在两山之间穿行,时而隐隐漫过树间,在沼泽地里漫游。河水把两岸的沃野围圈得岛汀相间、沼滩连绵,一路汪水,一路青绿,为峡谷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安详之美。仿佛看到,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河水一路从雪山流下,流进了草原,流过田野村庄,写就的历史和今天的辉煌就像这河水一样,从上游铺开,又向下游摊展,展示在人们的面前。真是:

    一河流清,风清、气清、乾坤清。

    两岸碧绿,草绿、树绿、天地绿。

    “目标,正前方!全体卧倒,匍匐前进……”山坡训练场上热火朝天。夏天依然想着……。

    军分区农场就在通往县城公路的南边,巩乃斯河水拐弯处一片土地上。

    一路流来的巩乃斯河水在这里似乎懒散了,在主流北岸毫无规矩的以无数条支流散漫着,形成了水浅滩多,蒲苇茂盛,青绿一片的景色。浅水中鱼儿成群、野鸭肥美。好像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吧,党团活动完了以后,四排集体到河里去洗澡,看到几百只野鸭从一大片浅水蒲草丛中飞起。几十个人迅速脱掉衣服,穿着短裤到草丛中逮野鸭子,这时才发现水草丛中的鱼竟有尺余长,野鸭蛋一窝一窝的浮在水草之上,这一次意外的收获与发现,此处成为了全连官兵以后改善伙食的“供应地”。唉——直到后来才明白,在大自然中,各种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有自己在自然界生存的法则和空间。为了改善伙食在那片“供应地”多次的扑捉和打捞,实际上就是强者对弱者的侵害,破坏了自然界共同生存的法则。尤其是在捡拾野鸭蛋时,头顶上盘旋的野鸭凄凉地鸣叫,有时对着人员凶狠地俯冲,尽管在强大者面前毫无意义。现在回想起来,还依然感到悲壮凄凉,后悔不已。好在连队领导及时下令制止了此事,那片水鸟的领地才趋于平安。

    是呀,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土地面积,第一次见到这么宽阔的麦田,第一次见到机械化作业,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麦垛。想起家乡号称平坦中原,因包产到户,各家作业的小地块,在炎炎的烈日下,几头皮老褶皱的黄牛,寂寞的拖着铁犁,无精打采的行走在田间,慢慢的翻开无声的土浪。被分割成为一小片一小片黄沙地里,头戴草帽,赤膊光背,显得渺小的农民,一上一下不紧不慢锄地的情景相比,无疑是天壤之别。多么辽阔的边疆啊,多么富饶的边疆,好像自己在这时侯才真正的树起了保卫好祖国边防,保卫好边疆的决心,如果外来侵略者胆敢进犯,就坚决彻底的消灭它!

    山坡训练的口令声响个不停,此起彼伏,士兵们在草地上按照口令做着单兵战术动作……。夏天目视着远方,心里依然回忆着……。

    ……还有,还有在一起工作几个月小李姑娘现在不知道在何处?现在回想起来,她确是一名不错的女孩。从属地县粮食局派到军分区农场专门负责检验质量、划分等级、收粮调粮工作。那时间,自己受连队指派和她一起负责麦子称重开票,两人代表军地双方各留存根票据。实际上是不应该闹矛盾的,每次矛盾缘起都在划分麦子的等级上,各为其主……以至于两个人一块工作互不说话。

    后来,矛盾怎么化解了呢?

    炎热的一天,真想不通农场四周为什么不栽树?麦场的四周也不栽树?白天当空的太阳热得人受不了,无处躲藏。晚上再加上蚊虫的肆虐,根本睡不好觉。每天炎热的中午和小李两个人不能睡午觉,必须坐等在麦场上朝公路方向眺望着,只要看到汽车到农场岔路口一下路基,就证明调粮的车来了,自己根据来几辆车,以便到连队的住处根据车辆的多少喊多少人来装车。

    有一天自己实在太困了,打盹时不知道怎么就在麦垛的阴影里睡着了。太阳已经西移了,阴影变成了炎热的阳光。当醒来时看到自己的头顶上靠麦垛树起了一把扫帚,扫帚头上搭着她的淡红色小布褂遮阳……可能是感动,也可能是长期不说话不利于工作,还可能是像班长说的“要搞好军民关系”的原因。当自己给她送小布褂时,她抿着嘴笑一笑接过了衣服,同时也接住了两个人的友情与友好的“军民关系”。

    从那以后,对,就是从那以后,两名还不到二十岁的人相处好了,尤其是话也多起来了,山南海北,东洋西原,漫无边际的话题;爬垛数袋,收工具,扫场院,愉快的劳动着;过磅称重,开票对账,日日重复的事务……两个人像鸟儿一样在硕大的麦场上飞来飞去。有一次,午休期间突然下了一场雷阵雨,霹雳闪电,暴雨倾盆。其他人在地窝子可以大胆的睡觉了,可是场上来不及跑回去的两个人被淋得无处躲藏,无奈两个人只得靠在一起,自己用军上衣顶在头上遮雨。尤其是头顶上的霹雳闪电,吓得小李直往自己身上靠……雨过了,两个人站起身来,先不说自己的狼狈相,她淋得像一个落汤的小鸡,头发一绺一绺的,淡红色的小布褂和裤子紧紧地贴在身上,身体各部位的一切轮廓都凸显出来了。两个人谁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相视一笑,赶紧跑着回宿舍换衣服去了。至今想起来这一幕还记忆犹新,胆小的小李害怕响雷两只手抓着赤膊,脸紧紧的贴在肩窝处的情景犹如昨天……。

    因为她不受部队纪律的约束,经常回县城去,回来时总要带一些好吃的,小饼干,水果糖,炒瓜子等是最为常见的。上班时经常装满口袋到场后分着吃,尤其是午睡期间,这种小食品成了难熬时间的清醒剂,两个人边吃边说,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注意利用地形地貌,侧滚时要紧抱着枪,枪口要高于头部……”夏天听到一位班长指挥声回头看了一眼,依然站在原地。

    ……想起来了,她的妈妈那一次干什么来了?是坐调粮的车来的,坐下一次拉粮的车走的。大概是想念女儿来看小李来了?可是不对啊,午休时三个人坐在麦垛的阴影处说话,她根本就无视她女儿的存在,倒像自己的妈妈亲热得不得了,漫无边际地问一些“当兵几年了,家中几口人啊,父母亲多大年龄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一点都不突出政治。当

山草青青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二章 5(第1页/共2页)-山草青青、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