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山草青青 > 上卷 第五章 3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上卷 第五章 3

    山风与军马连辔,卷起草原上湿润的空气带着秸草的香味围裹着远道的客人,偶尔一阵山风还会送来一股松香,这是茂密的大森林慷慨的赐予。一群还没有南飞的燕子时而插入蓝天,时而低低的掠过草原,在细雨中绕着骑兵队伍两边快速穿行,不停的贪婪的捕捉着被马蹄偶尔趟飞的昆虫……。

    这四面环山的草原,是一处经过牧民世世代代选择的牲畜“冬窝子”,是众多种类牲畜安全越过寒冷冬季的大本营。“冬窝子”由于地形的原因,冬季的气温略比其他地方高,而且风小,每年下雪晚且落雪少,来年冬末春初化雪早。山草经过一年的生长,如毡似毯,从入冬到春初草芽还没有破土之时的产羔季节,是牲畜越冬果腹最好的场地,也是它们生儿育女最松软的产床。

    此时的草原上,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个无畜的季节,因为正在秋草场啃食的牛羊只有在大雪封山的时候才允许来到这里,享受冬暖少雪的时光,度过四五个月漫长的冬季。如今,经过哪里都能碰到人们冒着细雨干活的场面。因为这个季节正是“冬窝子”翻腾草场的季节,牧民们要把晒干的青草拉回家中,堆在一起,集多成垛,以便给牲畜越冬备用。

    夏天向左望去,一些牧民们正在干活,正忙着赶在下雪前修复被牛羊踩坏的渠堤,只见一锹锹只有山城这片高原才特有的墨玉般乌黑的沃土,被上游的洪水捣碎的土壤精华,经过浸泡洗练,留下了最为精细的肥膏,平坦的盆地上长出丰腴的牧草,养育着大群的牛羊;骑兵队伍的右边,一处处散落在灰黄色草原上零星成堆的牧草,还没有来得及拉回家中,证明了这片草原牧民的大意与懒惰。

    向前爬升的北山坡上,一处又一处干打垒黄白色的牧民房屋,像一座座暗堡,透过窗棂窥视着盆地的宽大与辽阔,在房屋边的棚圈内,一垛垛的牧草,高高地堆在棚架上,预示着冬季的牲畜会膘肥体壮……。

    行军的山路越来越陡,夏天带领的先遣排的官兵们牵马率先爬上沙尔套山山脊,放眼望去,又是一片景象,真是“隔山两景天,朝夕不一样。”只见东面的天空已经放晴,山沟豁然开朗,几缕阳光透过云层像射灯一样晃照着山岗、雪山、森林,给幽静单调的山谷增添了几抹多彩的颜色。

    远处峻峭的乌孙山,经过两场秋雨装扮,顺着山谷远远望去,周身已经银装素裹,像一件合体飘逸的白色披风紧紧地裹着山体,白披风的下摆已经接近大片的墨绿色的松林。从森林深处升起的白雾,飘飘然然的不紧不慢在丛林上空游荡,有的像一层细纱罩住了墨绿,有的则被冲天的树梢穿破,一会儿被山风刮的支离破碎,一会儿又多情的聚合在一起。一条牧道顺着山坡弯弯曲曲的斜下,消失在森林深处,又从森林的另一边经过一片洼地爬上山岗……。按照行军计划,这片洼地的泉水处,就是今天整个队伍上午行军二十五公里后,中午埋锅做饭处和休整点。

    部队停止前进的号声刚落,夏天命令:

    “一班、二班按照要求迅速催马快步下山,按照实战要求分别在两山坡处布哨。”一班,二班如两支飞箭,迅速占领了两侧的山坡。

    “三班快速抢占并保护水源,迎接大部队的到来。”三班士兵直扑洼地的泉水处。

    当大部队依次抵近水源处时,夏天所带领的先遣排士兵已经卸下马褡子,解下马鞍,把军马固定在拴马绳上,按定量喂料。挖好的锅灶已经升起袅袅的炊烟……。

    霎时间,幽静的山谷沸腾了,号声、口令声、战马的嘶鸣声连成一片,整个山沟从头到尾,一溜跃动的绿色格外耀眼,各连的军马沿水渠的走向一字排开休息,锅灶按风向挖好,一会儿,炊烟笼罩上空,饭香阵阵扑鼻……。

    三十分钟以后,当大部队的官兵们随着嘀—嘀—嗒—嗒开饭号声吃饭的时候。先遣排已经鞍马齐备,整装待发。

    当夏天从营部首长那儿领到行军路线后,先是带领先遣排牵马前行,约十分钟,军马经过行走一段路程,身体得到充分的活动,肢蹄血脉畅通后,夏天派出前哨班上马先行,继而全排官兵飞身上马,像风一样顺着山谷扑下。横穿过煤矿沟公路,布置好路标,从一处冷冻库的南面穿过,爬上山坡的羊肠小道顺着山梁直向东方,涉过一条较大的溪沟队伍右转向南,顺着山沟直插今晚的宿营地——种马场。

    夏天和士兵们途径的种马场沟,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巍峨的东西两座大山的山麓,时而亲密拥抱接吻,时而分道扬镳,把沟涧挤得时窄时宽,一条迤逦的路和一条弯曲的河水并肩穿过山涧伸向南方……这就是山城地域著名的喀拉布拉克沟。

    下午时分,骑兵先遣小分队进入喀拉布拉克沟北面的沟口,沟内的气候由于太阳被西边高耸的山脊挡住,气温骤然降低,山风夹着松涛,阴冷伴着细雨随着队伍同行。走进深谷,头顶上的几片游动的黑云,忽而潇潇洒洒的飘下几片雪花,随着山风一会儿斜斜的落下,又一会儿又轻轻飏起,同森林中因骑兵队伍路过时惊起的山鸦一起飞翔。

    东山坡的下部分由于西面山脊挡住了西斜阳光,吃草的马、牛、羊较少,多集中在头顶的山腰处。夏天顺着山梁远远望去,看到无论是高大的骏马,还是体小的羊儿,它们每吃一口草,就要低一次头,似乎在说 “对不起,对不起了……。”好像它们一次又一次的鞠躬,一次又一次的感恩,用一生的虔诚和谦虚,向大片的草原道谦和致敬!

    夏天想,草,似乎明白了马、牛、羊的心意,一年一年的在镰刀的催促下回到家中,还用自己肥硕的一生,和牲畜亲密的渡过漫长的冬季……。多美的奉献和配合啊,多恰当的自然轮回现象啊!

    当东山坡灌木丛和发黄的山草还静静的享受着透过云层阳光的温暖的时候,西山坡背阴处茂密的森林已经悄悄用墨绿色的冬装紧紧地裹着笔直高挑的躯干,准备和漫长冬天的寒冷抗衡。真是“一沟不同景、南北两重天”。

    “快看,黄羊…黄羊…”骑马走在前面二班士兵李传岭突然喊了一句话。

    “在哪儿?”随即行军三十多人的队伍一起仰起脸来,顺着他手指的东山坡方向望去。夏天迅速掏出望远镜对着山岗搜索,只见十几只黄羊在一群觅食牛羊上面的山坡上,几棵杉树处悠闲的吃草,膘肥硕大的身躯依然行走敏捷,一会儿跳上突兀的岩石,忽而又从岩石上跳下,渐渐消逝在丛林之中。据牧民讲,这条沟是狼、野猪、黄羊等野生动物较多的山沟,也是原生态保护较好的地区,夏天想,在此处见到黄羊就不足为怪了。

    骑兵先遣小分队逐渐进入山沟的深处,此时雪花越下越紧。夏天下令:“身披雨衣,快步前进。”军马一阵快步前行,赶上了前面的前哨班,这时沟口越来越宽,天空也豁然开朗,穿出了最后一道山脊线,这队绿色的骑兵小分队又进入了秋天的末阳之中,面前的种马场已经隐隐约约可见。

    种马场在沟口的河东面背山而建。

    山城县是历史上汉朝时期乌孙国的故地,《汉书·乌孙传》记载:“其国多马,富人四五千匹”。乌孙马曾被汉武帝赐名“天马”。有著名诗句“天马来兮出西极”佐证。这里所说的天马,就是今日面目清秀,身材高大,体格颀长当地马的前身。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在当地兴办马政,成立了马场,培养良驹,以供军用。解放后,通过马匹的不断引进,换代、改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种马场的养马规模。

山草青青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上卷 第五章 3-山草青青、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