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混水河畔 > 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4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4页)

    第二章

    1

    人们对自己先人的身世总想了解得更多些,更详细些,知道的再多也嫌少,再细也不满足,似乎总感到有几分虚幻,几分空茫,几分神秘,这种心情好像孩童听大人讲神话故事似的,好奇心永远得不到满足。后人往往把前人的功德和传奇当成自己的荣耀和生活进取的一种动力。也许因为这种原因吧,汪家屯姓汪的人们把他们的先人王大明的身世讲得神乎其神。王大明的故事,他们一代传一代,没完没了地讲。讲的人神态认真,听的人神态虔诚,似乎生怕对自己的先人表示出丝毫的不敬。他们把老祖宗汪张氏讲的故事添油加醋,给它渲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他们说,当初,王大明的妻子芳馨是坐着八个鬼抬的花轿来到清水河边的,因为王大明在逃亡的路上给鬼看好了病,鬼为了报答他,就用花轿把他的妻子抬来了。他们说,王大明和妻子来到清水河边,喝足了水,躺在绿茸茸的草地上歇息,不一会儿就睡者了,一觉睡到第二天太阳一竿子高,才醒来;睁开眼一看,惊愕叫道:啊哟!这是怎回事儿呀,我们怎睡在红缎被窝里呢?这不实在做梦吗?他们赶紧坐起来一看,发现置身在粉墙洁白、窗户明亮的大屋子里;走出屋子一瞧,啊呀!眼前是一处崭新的大庭院,五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南面是马厩和草料房,一水儿青砖瓦房,连那条大黄狗也伸着腿儿,舒舒服服地卧在自己的青砖瓦窝棚里!这都是王大明给治好病的那个鬼在夜里盖起来的。有人质疑说,那鬼不是也很穷?怎么有钱盖得起这么讲究的青砖瓦房呢?讲故事的人认真地说,看你问的?鬼有鬼的办法,在很多地方儿人比不上。那鬼总有办法,说不定他们抢了财主的钱。讲到这里,听故事的人往往皱皱眉头,眨眨眼,好像悟道了禅机,眼睛一亮,断然说,看来鬼比人强的多,有良心,比人讲义气,懂得知恩报恩。当今这年头,忘恩负义的人越来越多,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不赡养。夜来,东村儿的刁秃子老汉咽气了。你们听说了吗?众人说,听说了。那老头好可怜哟,死了好,早死一天少受一天罪。 他跟前三儿两女,前几年在儿子家轮着吃,后来一个人过,80多岁的人了,眼睛不中用,腿脚也不灵便,上井打水跌倒摔断了腿,一蹶不起,子女们谁都不管,活活给饿死了。这是啥世道?人他们的良心被狗吃了!有人接着说,这是他的命,也是报应。他们的先人造的孽呀!

    这里的人们佛教意识较浓,他们相信,善因得善果,恶因的恶果。姓刁的人口碑不好,是因为他们家族中在老年间出了一帮土匪。据说汪家屯在20世纪40年代,办红白喜事土匪坐席,能坐八桌儿半。当地人一桌儿规定八人,八八六十四,再加上四,等于六十八。这六十八个土匪都姓刁。周围方圆百里都知道,汪家屯出土匪,都出在刁门家。但很少人知道这根底儿。年近百岁的汪张氏老奶奶知道,她好像知道得很清楚,她常常讲,刁秃子好汉祖爷爷生活过的不太富裕,但也不算太紧巴,农忙时能保证每天午饭吃上莜面馄馄或窝窝,早晚两顿饭有小米粥莜面炒面。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铁蛋,二儿子叫铁柱,三儿子叫铁牛。这三个小子小时候很听话,黑溜溜的眼睛,圆头圆脑,挺喜人。有一天,小哥儿仨淘气,把邻居地的一个南瓜偸回了家,他们妈妈看见高兴地说:“给妈喜人死了!懂得往家里拿东西。给你们一人煮一个鸡蛋吃。”这三的孩子受了夸奖,心里乐得不得了,于是经常出去偷东西,今儿偷两棵葱,明儿偷三个萝卜,每次都受到妈妈的夸奖。他们的胆子渐渐地大了起来,寻找机会潜入别人家,看见啥偷啥。他们长到十七、八岁就开始抢人的东西,成了刁门家第一代土匪。随后有不少本家子弟入伙当了土匪。不过,他们成了真正的土匪后,再不抢本村人了,因为他们是土匪,土匪有土匪的规矩“不吃窝边草”,因为他们人多势大,别处的土匪也不敢随便来汪家屯抢。外村人挺眼红,他们眼红汪家屯的人粘了刁门土匪的光。

    还有一种年离奇的故事,传说王大明和妻子先在彩虹山半山坡落脚,住在山沟里的一快磐石旁,吃野菜山果,喝山涧溪水,生活十分艰难。要不是王大明是大夫,能分辨吃的有毒还是无毒,一定活不下来。他们活不下来,就没有我这些后人。听故事这个故事,有人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真是替古人担忧,我不托生在汪家,也会托生在张家或李家,阎王爷再厉害也不能让我总做鬼吧。讲故事的人正色道,那不一定,就你这样不尊重祖先、忘本的人,死后会被打在十八层地狱受折磨,别想再转生,要转生不是牛就是马。这话也真有威慑力了,那被斥责的人闭起嘴巴,眼里略过一丝恐惧的神色。

    有一天,王大明在一道沟壑里发现了一个窑洞,有两个作门窗的窟窿,差不多一样大小,但没有门窗,形状使人会立即联想到一个骷髅。洞里黑魆魆的,从外面进去,眼睛很长时间才能适应。阴森森的,充斥着难以言明的怪臭味儿;分里外两间,里间尽里头,靠墙有一铺小炕,锅台连着炕,灶坑里依稀可看见残留的柴火灰烬;地上炕上散乱着干动物粪便,看样子长时间没有人住了。黑糊糊的洞顶篷和洞壁上,挂满了蜘蛛网,看去像被撕破的土黄色帷帐,上面集满了灰尘,吊着死苍蝇蚊虫。但王大明和芳馨十分满意,如获至宝,决定收拾收拾住进去。他们清除了洞里的粪便尘土,找来柳树条编制了门窗。正在忙着,只见一个老人突然从山上下来,来到他们面前,停下脚步。王大明停下手里的活计,上前和老人打招呼。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开外,但精神很好,鹤发童颜,目光炯炯,身穿黑苯布衣裤,脚蹬一双牛鼻子黑色,头戴黑缎瓜皮帽,肩挎月白帆布褡裢。他没有和王大明寒暄,右手捋着雪白飘逸的胡须,微笑着问道:“看来你们俩要在这里安家了,是吗?”

    “是的,想在这儿暂住些日子。”王大明如实说。

    “住在这里需要胆量。”

    “你的意思是——”

    “胆小鬼儿绝不敢住进去。”

    “看样子这窑洞以前有人住过。”

    “有是有过,可是都很快离开了。”

    “什么原因?”

    “缺乏胆量缺乏造化;缺乏造化缺乏胆量。缺乏胆量缺乏造化……”老人重复着一句话,神神叨叨地离开了,转眼间消失在山梁那边

    王大明虽然悟性很好,但一时想不透老人的意思,只是隐约感到,这个破窑洞不寻常。他想:“窑洞有鬼,我不怕。鬼比人善良。蒲松林在《聊斋》里写了不少比人好的鬼,我在路途中有所见识。有神仙?不大可能吧。神仙绝不住这样的破窑洞。即使真有神仙路过歇脚,也会庇护我们的,因为我们世世代代都敬神,为人们消除病痛。有毒蛇?没有发现蛇洞呀。外面的豺狼虎豹进不来,还有大黄护卫着我呢。”这样想,王大明仿佛吃了豹胆,浑身阳气突然上升,胆量增大,在洞里住下来的决心没有毫不动摇。再说,不管怎么样,住在洞里总比住在露天里强,免受风雨的欺凌强和野兽的袭击。

    他们把洞里的外间做马厩,里间做卧室,让大黄和他们住在一起。这是他们来到黄土高原上的第一个家,所以他们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温馨、愉悦、幸福、自豪、宽慰隐约夹杂着几分凄楚滋味。

    他们在这个破窑洞里住下,觉得像开始过日子,心情平静多了,渐渐有了安全感。王大明有时牵着枣红马下山买生活用品,芳馨在家里有大黄陪伴,日子日复一日,悠悠地过着。

    不久,大黄生下第一窝小狗——六只小狗仔儿,一色黄皮毛;狗妈妈整天安静得躺在地上,六个小狗仔儿钻在妈妈的肚皮下,闭着眼睛,叼着奶头,贪婪地吸吮,一边摇晃着小尾巴耍

混水河畔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二章(第1页/共4页)-混水河畔、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