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韩信 > 第1卷 韩信(第1页/共4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韩信(第1页/共4页)

    各位朋友,你看那秦末汉初,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造就多少英雄,成全多少好汉。仔细算来,他们大多起自草莽,来自民间;可见草莽之中,藏龙卧虎,真不可小视哩。

    今日闲暇无事,就说一段来自民间的英雄,西汉三杰之一,著名军事家,韩信的故事,供诸位茶余饭后,闲话消谴。

    韩信生在江苏,长在淮阴,只因父亲早亡,家道败落,孤儿寡母,艰难度日。虽有祖上留下一些田产,怎耐无人照管,加上官府横惩暴敛,害的母子二人,整天为衣食发愁。那有银钱供孩子读书,好在母亲是个小家碧玉,粗通文墨,韩信又自小聪明伶俐,母亲就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加上韩信聪明好学,也小有成就。只是韩信出自单亲家庭,性格孤僻,少言寡语,不爱和人交往。

    话说那天午后,小韩信独自一人,来到野外玩耍,发现几只野雉在草中觅食,一时童心大动,心想,成群雉鸡在此出没,窝巢想必不远,我何不到那深草之中认真寻找,若能找到几个雉蛋,回家孝敬母亲也不虚此行。那知寻找多时,竟毫没收获,正在烦恼,突见不远之处,有两个陌生之人,东张西望,向自己走来,韩信突然惊觉,见两人不走大道,直冲自己而来,恐其来者不善,好在草深林密,容易藏身,不如先藏起来,看他二人做何勾当。只见那二人比比划划,所说言语听不太清,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离韩信不远处,将身停下。在那里看了又看,年长者道:“愚兄以为,就是这里。”韩信以为发现了自己,吓的连大气都不敢出。只见那同伴掐指算了半天才说:“以小弟算来,应该更远一些。”书生说道:“以愚兄看来定在此处,再不会错的。”同伴不放心地说:“为了这个地气,你我兄弟二人,千里追踪,吃了多少苦头,千万马虎不得。”书生说:“贤弟如若不信,愚兄给你做个试验,好让贤弟放心。”那同伴说:“不知兄长做何试验?”书生说:“为兄随身带有两枚鸡蛋,把它埋在此地,明早五更来看,若此地真有龙脉,应该生出小鸡,若是为兄错了,自然还是鸡蛋两个。”那同伴吃惊的说:“有这般神奇?”书生自豪的说:“哪是自然。”说完二人在此地步了又步,量了又量。挖了个坑,小心翼翼地将鸡蛋埋在之中,看看没有破绽,拍拍身上尘土,原路返回。

    韩信把刚才一幕看得真,听得明,惊奇十分。心想:“难道世上当真有如此离奇之事让自己遇到?莫非他二人是个骗子?哪他骗的又是谁?莫非两人是在演戏?那又是给谁看呢?”思来想去不得要领。慢慢走上前去,把两个鸡蛋扒了出来,看了看,摇了摇,听了听,没发现什么破绽。只好重新放回原处,照原样埋好,并做了记号。

    回到家中,天已不早,向母亲问过了安,母子俩吃过晚饭,闲话一会,已到上更时分。来到自己房间,也没心思看书,只是思考白天之事,心想,无论此事是真是假,五更以前到那里看个究竟才是正理。打定主意,倒头就睡。

    迷迷糊糊睡了一会,觉得已有四更光景,悄悄起床,溜出家门,摸着黑,仗着胆,来到那埋藏鸡蛋之处,看看记号尤存,急忙扒土取蛋,着手似乎有些温暖,一听之下,吃惊不小,那鸡蛋里竟发出叽叽叫声。似乎小鸡就要破壳而出。心想,看来那书生所言果然不虚,此处正是龙脉所在。吃惊之余不尽又想,如此宝地怎能平白让外乡人占去?怎样才能让他们死了这份心呢?想来想去,不得要领。突然想出一条妙计,急忙跑到家里,取来两枚鸡蛋照样在原地埋好,把那两面枚收在身边,将身藏在草丛之中,等待那二人到来。五更刚过,就见二人急急忙忙来到此处,也不言语,也没细看,快速扒出鸡蛋,仔细查看,看过之后又听,听了又摇,摇了又听。那书生模样的人失望地说:“看来是为兄的错了。”另一个说:“没关系,我想也远不了,咱再向前找。”说完二人扬长而去。

    韩信无意之中得了这么大一个机密之事,真是大喜过望。但怎样用上这个龙脉倒是大费脑筋。此地有家有主,怎能占为己有呢?思来想去想出一个方法,若把父母名字刻在竹简之上,人不知,鬼不觉,埋藏在那龙脉之中,那龙脉不就为自家所有了么?当天晚上,韩信就把自己父母的名字,安葬在那龙脉之地。相传韩信隔山活埋母,就是因此而生。你想韩信也是一个孝子,怎会活埋母亲哩?以后韩信做过齐王,又做过楚王,是否与此有关不得而知。此事是真是假也是不得而知,只是当成故事听也就罢了,当真不得。

    正是:自小聪明伶俐,做事专顾自己。

    却说韩母身体本来不佳,加上生活困难,劳累过度,少医没药。更是一病不起,虽然韩信衣不解带,用心照顾,求医问药,跑遍全镇,无耐病情太重,终于不治而亡。你想那韩信娇生惯养,突遇大丧,如何应付得来,只好变卖家产,托人帮忙。到母亲下葬,已是孑然一身。只有祖上传下的一把宝剑,不舍出手,时常带在身边,权当对父母的纪念。无耐身无分文,家无长物,虽然身材长大,却因从小溺爱,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做工不会,务农不成。时常就食人家,平时虽有几个朋友,见信落魄如此,那个会来招惹,其中一位朋友,家道富裕,现为亭长,信过从两次,也因其妻常给白眼,绝迹不去。只在淮阴城下水边钓鱼。运气来了,钓得几尾卖钱度日,手气不佳只好挨饿。河畔常有人洗衣,知其空腹,也无人过问。其中有一妇人,常年替别人洗衣谋生,见信落魄,心中不忍,每当午餐,辄分食于信,信也饥不择食,来者不拘,谁知妇人慷慨的很,天天分食,从无异言。韩信过意不去,对那妇人说:“承老人家如此厚待,韩信有朝得志,定当厚报。”妇人嗔道:“大丈夫不能独自谋生,寄食于人,我看你堂堂须眉,不思奋发,可怜与你,给你数餐,难道望报吗?”说得韩信哑口无言,知道老母并非常人,怎耐现下时运不济,心里感谢,却说不得大话。待到日后发迹,总要重重谢她。史称韩信寄食漂母,就是因此而起。(时楚人称洗衣为漂。)诸位请想,当时是何等年月,粮食是何等金贵,自己尚为人佣工,能天天分食于人,是人人可做得么?亭长之妻得知其不汗颜?

    正是:多爱锦上添花,哪个雪中送炭。

    再说韩信那日无事,身挂祖传宝剑,踯躅街头。正和一帮混混相遇,首领就是本镇屠夫之子,平时专好欺人,见韩信带剑而行,上前拦住说:“韩信,你平时专带刀剑,果有何用,我想试试你的胆量,你若有胆,不妨刺我,否则从我跨下穿过。”说完叉开双腿,露着胸膛,等待韩信拼命。路人围观者多在助威,韩信向屠夫子看了许久,思之再三,将身铺伏,从他跨下爬过。众人无不大笑,信则起身不顾而去。

    诸位想来,韩信当时是何等心情?一个十几岁的少年,遇到此事,有几个能这样哩?看来忍人所不能忍的人,方可有为,假若韩信当日没有那大忍性,何来汉家四百年江山呢?你说是也不是?史传韩信辱人跨下就是缘此。

    正是:新鞋不踩你的臭狗屎,烂瓷别碰我的金镶玉

    话说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杆起义,天下英雄闻风响应,项梁项羽叔侄,带领江东义军,挥戈西进,策应陈吴。韩信闻知,仗剑而行,投入项梁麾下。项梁为故楚国大将之后,很会用兵,经过大小数战,屡破秦兵。在定陶战役中,项梁久胜而骄,葬身秦将章邯刀下,数万大军被歼,韩信幸得不死,跳回楚营,归属项羽麾下。羽是项梁侄儿,身大力猛,很得大众拥护,真是将门虎子,了不起一位英雄。见韩信身长面美,使为执戟郎官,(大概与现在的卫队或仪仗队相似)。信跟随项羽,转战黄河两岸,直达关中。韩信屡次献言献策,只因人微言轻,项羽怎能瞧得他起?入关以

韩信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韩信(第1页/共4页)-韩信、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