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梅兰竹菊的第一部原罪 > 第1卷 第十四回 赵国栋无端受批判 褚兰生决意走暖城(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十四回 赵国栋无端受批判 褚兰生决意走暖城(第1页/共2页)

    褚兰生的祖辈曾是当地有名的商贾,他爷爷曾经对他说过,他祖上是偶然走上经商这条路的。那一年,家乡发了大水,当地的县志里也有记载:“飓风,海大溢。平地水高丈余,城内官署皆倾,溺死无数。十八日风雨始息,水数日乃退。次年,民大饥、卖儿鬻女,乞食他乡者不计其数”。他祖上带着全家“乞食他乡”,来到暖城。发现暖城紧靠大海,水产丰富,价格便宜得出奇,后来又发现,那里的人会捕鱼但不善种地,粮食蔬菜紧缺,价高物稀。他祖上想,他的家乡最多的就是粮食蔬菜,价格便宜,而水产奇缺,价格昂贵。于是突发奇想,何不把家乡的粮食蔬菜运来暖城,将暖城的水产运到家乡,互通有无。主意一定,不日回到家乡后,开始谋划。半年后,他祖上将一船粮食蔬菜运到暖城,做起了生意,叫“跑单帮”,一直到他爷爷那一代。那一年,他爷爷的货船在海上突然遇到大风,船被风浪打翻,他爷爷凭着一块船板才逃得一命。回来后,发誓再不外出“跑单帮”了,把祖祖辈辈积聚起来钱款,买田造屋,开始致力于农桑。不想,祖辈辛苦,到头来换来了一个地主成份。几代人上人,到了褚兰生爸爸这一代,一下子成了被管制的“阶下囚”,褚兰生也便成了一个被人欺负的“黑五类狗崽子”。

    褚兰生曾经千方百计地想与家庭划清界线,可任凭他怎么努力,甚至把他爸爸给他起的名褚兰生改成褚来生,然而,一切还是徒劳。那一年,他为了争取立功,揭发了褚竹生投机倒把,硬生生把褚竹生送进了劳改农场,到头来还是落得了一个“两个狗崽子,狗咬狗”的下场。

    从揭发了褚竹生“投机倒把”那件事上他意识到,他这一辈子,只有老老实实做人,不可能再有其它奢望。他不想再与村里人发生任何纠葛,于是,他主动向生产队队长赵国栋提出要求,当起了生产队养猪场饲养员,干起了别人不愿干的脏活。

    说来也怪,与猪为伍了一段时间,他竟爱上了这一与世无争的活儿。干脆吃住到养猪场,给每条猪编了号,观察起猪的起居习性,认真地进行记录。还买了不少关于猪的书,认真阅读,加以实践。

    村里养多少猪上级有规定,没有一年能完成任务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少饲料。一年打下的粮食,人吃还不够呢,哪有多余的粮食喂猪,猪只能吃谷慷。没有精料,那猪怎能养得肥!任务完不成了,还年年亏损。

    为解决饲料短缺,他想起了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粮食严重匮乏,村里人都以野菜度日的情景。人能吃野菜,猪怎么不能?他开始摸索以野菜喂猪,经过多次实践,确定了马蹄草、剑母、马齿苋、紫草、厚皮菜等品种,然后向生产队队长赵国栋提出口头申请,请求“种草养猪”。

    赵国栋见他说得有理,想想生产队的猪一直养不好,没人肯干,不妨让他试试,就破例同意了他的要求。

    当年,生产队第一次完成了上级规定的养猪任务,经核算,除去成本,还略有结余。赵国栋一高兴,忘了他是地主出生,把他的事迹上报到人民公社,人民公社有关部门也没有细查,把他作为典型推广到了整个人民公社。

    不久,县广播站播出了一篇题为《打了一场翻身仗•记褚兰生先进事迹》的报道,很快《申浦日报》进行了转载。

    褚兰生一下成了红人,乐滋滋地忘乎所以起来,连他自己也忘了他是地主家庭出生,还受邀到人民公社里做了一次经验介绍。

    不报道褚兰生可能还不会生出事端,如果他不到人民公社去做经验介绍也许也不会被人注目。就在他去人民公社去做经验介绍的第二天,人民公社的大门口贴出了一张大字报,标题是《评“打了一场翻身仗”》,副标题是“地主的儿子打翻身仗意味着什么”。内容说的是“地主阶级翻身了,贫下中农要吃两遍苦”。大字报边上还刷了两道大标语:“彻底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赵国栋被公社武装部部长叫了去,批评他没有把握好“依靠贫下中农”这一农村工作的基本路线,给公社添了乱子。赵国栋分辨说他上报到人民公社的材料全都是事实。武装部部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赵哇,你的脑筋就是有点儿僵化,前几年,批判邓小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你比别人慢了半拍,结果与你同时担任生产队长的被提拔到生产大队,你还是个小队长;前两年邓小平出山搞整顿,你又来了劲,让一个地主的儿子去养猪,成绩是出来了,可政治路线错了,仍然是那个“白猫黑猫”给你惹的祸。现在,中央在全国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北京发生了“四五事件”,邓小平又下台了,你要紧跟形势,别再犯方向错误了。回去写个检查,养猪那活嘛,我看还是让贫下中农来干。”

    “哎,这‘白猫黑猫’怎么跟人走呢?”赵国栋心里直嘀咕。

    赵国栋实在无法直面褚兰生,悄悄地把武装部长的话透给了村里的几个“长舌妇”。赵国栋犯了政治路线错误的消息便传了开来。

    犹如一盆冰水从褚兰生的火热的头顶心浇下来,直透褚兰生的脚底心。冰火两重天,听到消息的褚兰生顿时傻了眼。

    整整3天,褚兰生饭也不吃,整日里蒙头大睡。

    这可急坏了他的爸爸褚林森,褚林森求爷爷、告奶奶地请赵国栋来了一次家,劝慰了一下褚兰生。

    本来褚兰生有两个心结,一个是对赵国栋的愧疚,似乎是他拖累了赵国栋;二是积聚在心中的强烈失落感。

    赵国栋一来,第一个心结解开了。随着第一个心结的解开,第二个心结也开始松动。

    “不识时务,自讨苦吃啊!”赵国栋走后,他长叹一声,从被窝里钻了出来。

    第二天,他去了次县城图书馆,回来的当晚,他极其认真地对他的爸说他要去他祖上去过的暖城。暖城是他家发迹的地方,那里有35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430多个岛屿,他要去看看大海,看看他的祖先发迹的地方。

    父子俩默默地对视着,褚林森望着儿子眼睛里流露出的时而失望、时而企盼的眼神:“去吧,孩子!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说着,两行眼泪夺眶而出。

    “爸……”褚兰生扑向褚林森。父子抱头大恸。

    褚家虽是村里大户,但人丁不旺,一直独苗相传。解放那一年,褚兰生奶奶在国共两军交战中被流弹击中要害,不治身亡;爷爷在土地改革那一年被戴了高帽游街,不堪受辱而跳了海。他的妈妈生他时难产,医生问褚林森要大人还是要小孩,他还没有表态,她的妈妈听到了,硬逼着褚林森签了要小孩的字。他生了下来,他妈妈就离开了他。一个大男人,要照看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实在是难为了他,他想再找一个婆娘,以便照看孩子,可在那个年代,没有那个女人愿意嫁给一个地主老儿。

    褚林森东讨一口奶、西求一碗粥,既当爹又当娘把褚兰生拉扯大,父子情深,他哪能舍得让儿子离开他。可看着孩子,背负着出生地主家庭这一沉重的包袱,累得他喘不过气来,一次一次想为社会出一点力,做一点事,可到头来还的一场空,不要说没有什么政治前途,就是想找个传宗接代的女人的机会也相当渺茫。儿子想得也许有道理,就这样一辈子老死家乡,还不如到褚家祖先发迹的地方去闯一闯,或许真的能找到新的生活。

    当天晚上,褚兰生在宅后的一片荒草地里,挖出了一个用好多层油纸包裹的小坛子。这只坛子是1967年红卫兵前来抄家的前一天他冒险地把它埋到地里的,包裹坛子的油纸已经腐烂风化得差不多了。褚林森小心翼翼地打开坛盖,

梅兰竹菊的第一部原罪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十四回 赵国栋无端受批判 褚兰生决意走暖城(第1页/共2页)-梅兰竹菊的第一部原罪、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