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承  诺 > 章节目录 承诺(三十三)(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承诺(三十三)(第1页/共2页)

    三十八

    与国内部队相比,驻印国军士兵的装备可以用奢侈来形容,战斗服、作训服、夹克、T恤、内衣内裤、毛衣、胶皮雨衣、作战背包、钢盔、软帽、便帽、防毒面具、作战携行具、带帆布套的野战水壶、S腰带、丛林靴、帆布护腿,甚至袜子一样不落;伙食也向美军看齐,注重营养,主要是面包、大米和罐头食品,国内不容易得到的各种珍贵的肉食,在这里简直吃腻了,反而思念起那原先叫人厌烦透了的新鲜蔬菜来;赵昆仑让老赵一家在雷多军营附近又开了一家酒馆,每天的中国菜就供不应求。

    先进的医疗条件和卫生教育也保证了官兵们的健康,热带丛林的恶劣气候已经不能再打倒这些强壮而卫生习惯良好的中国人了。在长时间经历了拮据的国内部队生活方式之后,猛然间接触到如此丰富的内容,美国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令所有中国官兵眼花缭乱瞠目结舌,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这当然不是梦境,与美国物资一起到来的还有大批高鼻子蓝眼睛的美军军官。史迪威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设想,想把中国驻印军营长以上军官全部换成美国人!为此他从美国国内运来了多达300名各级军官,准备大换血。但是这样一来,这支部队就将变成一支美军部队,士兵变成雇佣兵角色了。这个计划自然遭到了全体中国军官和士兵的反对,孙立人和赵昆仑等高级将领据理力争,不过很快赵昆仑就只有羡慕孙立人的份了——孙立人是唯一能够也是唯一敢于用英语和史迪威吵得一塌糊涂的国军军官。

    赵昆仑无奈,只能用另一招,他把一批批的美国军官请到老赵的酒馆里来,让老赵和老赵的女儿赵秋月做翻译,在可口的中国菜面前,让这些老外逐渐接受了一个事实,你尽可以自由选择中餐和西餐,但是你要硬把它们搅和在一起,你就只能得到猪食!赵昆仑一再强调,是合作而不是合并,合则同利决不能损人利己!

    最终,这个计划没有施行,那些美国军官没有变成中国人的营长团长师长,而是按级别地派在营以上部队里做了联络官。不过史迪威终究不放心中国军官,因而联络官权限很大,他们对中国的军官很不客气,但十分敬业,办事效率高,还把比较民主的风气带进了中国部队。这点,颇得赵昆仑的赞赏,华北的八路军就很讲军事民主,战前集思广益,动不动开个诸葛亮会就曾让他很是羡慕。

    除了孙立人和赵昆仑之外,中国的绝大多数军官,一直要到一年多以后,才逐渐赢得了美国人的敬佩。

    稍晚些时候雷多军区成立了。最高统帅下令将在雷多的两个师合编成一个军,这就是后来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军,为此还派来了一位军长。本来的人选是邱清泉,外号邱疯子,打仗敢玩命,又曾经在德国学习过现代装甲战术,就是为人性情暴烈,最高统帅担心他与史迪威合不来。后几经考虑,改派了温厚诚恳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中将到印度当军长。

    可是派谁来都注定当不好这个军长。因为不管是谁来,史迪威都一概认为是中国官方派来的掣肘之人,处处加以防范限制。郑洞国到印度后,其境遇比罗卓英都惨,竟然坐了两年冷板凳,身边的所谓军部,连他本人在内竟然不到40余人。在后来的回忆中,郑洞国承认当年受够了美国佬的气,他当时在印度唯一的乐趣就是去一家叫做联合饭店的酒馆听地道的印度原生态音乐!

    在美国物资和美国军官进入雷多以后,中国3个炮兵团、2个工兵团、2个辎重兵团外加3个正规步兵师的全体官兵也被陆续空运到印度,在雷多以美国装备进行了重新武装。1942年下半年和1943年初,美国也把2个工兵团、2个航空工程营、3个战斗工兵营相继从本土调到雷多,与中国工程兵团合作,开始构筑从雷多经缅北到中国的公路。

    作为中印公路起点的雷多,越发热闹,这个原本荒寂的边界小镇,注定将见证一段战争传奇。

    中印小酒馆面积扩大了数倍,更名为联合饭店,成了盟军将士最喜欢聚会的地方。孙立人经常在此白吃之后,打趣赵昆仑何时能把常跟在身后的赵秋月娶回去。

    每次赵昆仑都要捶他一拳,秋月喜欢他,每个人都看得出来,老赵夫妇也喜欢这个大女儿10岁的南京男人,可是赵昆仑始终犹豫,命运让他今天认识了秋月,万一哪一天自己牺牲了,秋月怎么办呢?与其到那时痛苦,不如春梦了无痕!

    所以,玩笑归玩笑,赵昆仑均一笑置之,他知道分寸——在内心,他小心地呵护着这段情感,让秋月每天都活在快乐中,据说,处在恋爱中的女人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秋月却每每都能神采奕奕地出现在饭店里,加上忙碌,让人丝毫见不到一个患得患失的闺阁怨女,赵秋月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快乐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时光。

    联合饭店里的留声机里也早就不再仅仅是印度音乐了,有一天,秋月拉着赵昆仑在自己家住的阁楼上找来找去,最后搬出了一箱老上海的唱片,这是当初搬来印度时老赵特地带来的,箱子上面已经积满了灰层。等到搽拭干净在留声机上一放,竟然赢得了中美军人的一致叫好。

    《何日君再来》、《夜来香》、《香格里拉》、《蔷薇处处开》、 《苏州河畔》、 《疯狂世界》、《五月的风》、 《天涯歌女》、 《夜上海》……

    美国军人讲,美国的叮砰巷歌曲,倒有点和这些上海的音乐相似,歌词表达单纯的爱情,音乐舒缓,给人一种安宁、闲适的感觉。所以,每次听到这些中国音乐,美国佬都很享受。

    赵昆仑开玩笑说,如果听多了,自己就不想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秋月倒是脸更红了。

    兰姆伽小镇位于远离雷多的印度中部,处在加尔各达到新德里铁路的途中,交通便利但人口不多,用作训练营地十分合适。这里原本是英国当局为安置从非洲战场捉来的意大利俘虏而修建的战俘营,范围达30平方公里,各种设施也相当完善。镇内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军用卡车可以任意开到野外训练场的任何一个角落,还有游泳池、电影院等,初到这里的中国将领啧啧称奇!赵昆仑叹道,西方国家的士兵是人,人就要享受高的生活质量,中国士兵一直是战争机器,只是政府用来统治的工具。孙立人笑着反驳,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钢铁长城,是保家卫国的虎贲猛士,并非你说的战争机器!

    一圈圈转下来,越转感觉差距越大,即使只是座战俘营,也远比中国的军营豪华气派!基地里密密麻麻地建造了二十多座军营,床位多达三万多个,把10万中国军队一批批拉到这里轮训绰绰有余!

    担任训练中心主任的是美国一位准将,还有一大群美国军官在负责方方面面的工作。他们非常敬业,也非常讲究配合。一切开展得井然有序,让赵昆仑暗自佩服,这种大规模的工厂流水线式的培训让人大开眼界,这样训练出来的“成品”上了战场,才能确保战斗力,反过来,这样的训练也是对每一个“原料”负责!

    决心在缅甸报日本人一箭之仇的史迪威,甚至把他的儿子和女婿也都调到了兰姆伽,参加到火热的训练高潮里来。奇怪的是他们对孙立人有些抵触,倒是很快和赵昆仑交上了朋友。

    新22师由于缺员太多,并且饱受了丛林的折磨,所以后一批进入兰姆伽。新38师吹响了这个训练基地的第一声号角。1942年7月23日,全师开进兰姆伽。

    这天,孙立人通知众参谋,最高统帅准备将新38师重新分解,训练成9个炮兵营,然后转运回国加强国内的炮兵力量,让赵昆仑带着参谋们做个预案。赵昆仑感到很诧异,这样的方案恐怕是一厢情愿。

    很快,史

承  诺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承诺(三十三)(第1页/共2页)-承  诺、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