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承  诺 > 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八)(第1页/共3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八)(第1页/共3页)

    六十三

    新四军解放溧水后,溧水高淳合并管理机构溧高县政府机关进入溧水城办公,当时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清算汉奸卖国罪行,自然,日本人任命的各级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便成了清算的对象。

    没有担任日本人委派会长的韩西湖因为接受了日本人赠予的太阳旗也就成了审查的对象。

    对待韩西湖的处理,两派意见针锋相对。一派人认为韩家和几任日酋关系亲密,该杀。一派认为,他是个商人,只是和日本人经商,并没有干出卖国家的事情。而且,当初救下了不少乡亲,抗战中对于溧水的经济繁荣和发展也很有贡献。原来这条街上有几个当年救下的年青人后来加入了新四军,几乎都成了军官,而且他们的家庭正是因为和宝扇铺合作才安然度过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并且还有余力捐助了不少财物给新四军,这样算来,韩西湖是有功于抗战的。

    最后,争议据说报到了新四军军部首长那里,一位首长听完这段传奇后,大手一挥说,新四军要感谢这位爱国商人哩,哪里能够落井下石呢?

    韩西湖听说后,很是感念这位首长,自己当初两耳不闻窗外事看来是浅薄了,但是也实在不解,自己没有参加哪一党哪一派,只是尽到一个中国人的本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做的对得起祖宗良心,对得起乡里乡亲,也没有替中国人丢脸,也没有对不起子孙后代,为何此时有人要借题发挥呢?难道自己当时要冲上去与日酋拼命,抑或将日本旗抛在地上践踏一番,又或者将上门买扇子的商人都拒之门外,宁可饿死,也不“失节”吗?

    新四军的审查是通过了,几个月后国军的审查接踵而至。

    国共重庆谈判后不久,国民政府就搬回了南京办公,周边区域相继被国军收复,溧水又迎来一批接收大员。日本人的武器已被撤走的新四军全部带走,对此接收大员们毫不在意,他们看重的是商铺、房产、地产、汽车以及新四军放过的汉奸家属。

    韩西湖的铺子名声在外,不少人眼热,可是一时拿不到韩西湖通敌的把柄,也就在第一波的争抢中安全通过了。可是,好景不长,当初给韩西湖送信的翻译因为自保,交代了韩西湖和小林的来往,还特别提到了那封信。这让垂涎宝扇铺的接收大员欣喜若狂,急急忙忙带着翻译和随从赶往宝扇铺。

    宝扇铺在抗战胜利后重新装点了店面,样品展示区根据扇面主题被布置成三块:历史文化唐宋人物诗词展区、当代抗战主题展区和花鸟虫鱼展生活主题区,铺子里和天井间隔开了一个大宗订购洽谈室,伙计们在前堂招呼顾客,韩西湖在后屋自己的画室创作,如有大宗订购店堂伙计到后面禀告掌柜的,韩西湖就赶过来亲自接待洽谈。

    这天刚巧才送走一位大客户,不仅定了不少团扇、折扇,还指定生产一种油纸扇,这种扇子原本是用油纸生产的,竹子或者木制伞骨支撑起的并不仅仅只是一块绘了图案的油纸,而是万种风情;这种扇子也并非用来防雨,实在是女性保护娇嫩容颜的武器——还都不久的南京街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街小巷处处飘着的是各式各样图案的油纸扇,明黄色油纸扇下是一位身穿绿底紫色花卷草纹印花绸短袖旗袍的女性,或是一位身着粉色短袖长旗袍的窈窕少女,亦或是雪青色或者酱红色刺绣无袖旗袍的摩登女郎,在六朝古都大小弄堂、民国中西合璧建筑的映衬下就是一幅幅流动的画;红色喜庆的油纸扇下一位女性亭亭玉立,身着肉色蕾丝旗袍或者鹅黄色素绉滚边旗袍那会是怎样的美丽画面?白色的油纸扇是百搭的,无论是织金亮片中袖旗袍、桃红素缎一字襟滚边无袖旗袍、阴丹士林无袖旗袍、亦或橄榄色素绉旗袍、石榴红暗花短袖夹旗袍等等,也许这些颜色单一了点,还不足以彰显持扇人的美丽,那就在扇面上做文章,把扇面上装饰以各色花样,柳枝、树叶、花瓣、藤条甚至游鱼,如此才美到让人称羡,美到让人放心。

    细细考究下来,长期陪都生活让返回南京的女性颇感不适,四川的地域位置处于三江汇聚之地,潮湿加之盆地环境水汽不容易挥发导致居民尤其是女性皮肤水润,而南京秋季明显干燥炎热,日晒充足,随政府还都的阔太太富小姐女明星舞女交际花们自然要在防晒上下足功夫,油纸扇一扇在手,既能防晒,又显风情,还是一件与身上旗袍交相辉映的饰品,自然风靡。而关于旗袍,早在抗战前数年,女子不分年龄就开始全部穿旗袍了,旗袍由早期的传统保守到海派旗袍率先性感时髦起来。袍身开叉甚至提高到臀部,1939年无论占领区还是国统区又刮起改良风,对袍身不合理处加以改良,胸省和肩省的大胆运用,肩缝和装袖技术的出现,使身着旗袍的女性更加性感,从此,中国女性皆以此新式旗袍为女装经典。

    当时《良友》等时髦杂志每期都以身着旗袍美女为封面,张贴画、电影海报、年画以及各类促销广告纷纷都以此装扮为时尚,一时,女性必着旗袍成为社会主流观点。

    而身着旗袍,手上一把撑开的油纸扇不知何时又悄然开始引领潮流,一时,油纸扇大为热销,而宝扇铺出产的精品油纸扇更是供不应求。

    韩西湖制作的油纸扇上多画江南烟雨,水墨使用大胆,但见一幅幅扇面上,千里烟波,烟雨迷离薄如纱;三两点浮萍,水草绿意盎然,游鱼穿梭如织;木筏轻摆,乌篷与远处群山比黛;明月独照,小桥流水依旧,撑篙人夜半犹行,无声的烟雨江南,流动的江南烟雨。

    这一天的大宗交易刚刚结束,就有一群人闯进宝扇铺,其中一个打头模样的人恶狠狠地赶着顾客离开,韩西湖听到喧嚣,走出小房间,看见其中一位身着中山装的中年人正满脸怒色地盯着他,旁边一个人自己依稀记得是来过宝扇铺的那个翻译。

    “你就是韩西湖?你可知道通敌卖国的下场吗?”来人阴沉沉地责问。

    “我就是宝扇铺的韩西湖,抗战中我并没有通敌卖国之举,只是一守护溧水的居民,为了谋生,也做了一点传承华夏文明的工作,承蒙顾客厚爱,没让家传的手艺在我手上没落。”韩西湖不卑不亢。

    “你通敌卖国之事是有证据的,日本占领军司令和你书信往来就是明证。”来人不依不饶。

    韩西湖看看翻译,摇摇头,他实在不清楚翻译为何要诬陷他,“日本人给我写信不假,但是该信是他对侵华的反思、忏悔和谢罪,如果国家需要,我可以交给国家,如果以此为我通敌的证据,我想请家人携信交由报社予以曝光,让公众来评评理,恕我暂时不能交给你们。”

    “那可由不得你,现在你是待查之身,你不交出信件,我们就搜了!”来人步步紧逼。

    手下人撸胳膊就准备搜,伙计们急了,拿起棍棒针锋相对,街坊们闻讯也挤进店铺,两帮人对峙不下。

    韩西湖心中一阵悲凉,真不知道这个民族怎么了。在抗战的岁月里如果不屈从于日本人的统治,生命就会随时受到威胁。好在自己有祖传的手艺,又因为中日文化在许多方面的共同性,而日军军官每每表现出对这种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所以才能苟活于乱世。自己每天都做着河山光复、日寇灭亡的梦,期盼生活重回正常轨道,不要再过提心吊胆的生活,没有想到,抗战胜利,政府会变成这样一幅样子,神经绷得紧紧地可以理解,但是对付中国人需要这么起劲吗?在溧水制造屠杀的木村被遣返回国了,那么多战犯至今没有个交代,南京大屠杀中的“千人斩”制造者听说要去抓捕但还没有归案。把民怨引向没跑掉的汉奸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动辄扩大查处范围,甚至栽赃陷害,死在日本人手里好歹也属于不屈服于异国侵略者,好歹名声好听,死在这样的政府手中还被骂

承  诺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承诺(五十八)(第1页/共3页)-承  诺、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