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姬氏姊妹 > 第1卷 第六章(第1页/共3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六章(第1页/共3页)

    姬氏姊妹小时候,青黄不接的季节,农民家里别说缺少白面,就连玉米面也不多。长期以来,农民的口粮每年360斤粗粮。一年365天,一天3顿饭,你算一算,平均每顿饭多少?不到3两粗粮!因此人们只好喝可稀饭。

    一分为二这个哲学名词在中国几乎妇孺兼知。尽管很多人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它的内涵和外延,对任何事情都要牵强附会,来个一分为二。现在,我们对喝稀饭也用一分为二来分一分,看看会得出什么有趣的结论。喝稀饭固然是件不愉快的事儿,但那时中国农民个个苗条,人人瘦溜,不得肥胖病,也用不着减肥,因此,编撰汉语字典的人,也用不着呕心沥血地去解释减肥这个词儿;黎民的血粘度不高,几乎无人被拴住(得脑血栓),脑血栓专家自然大部分得改行。唯一不尽人情的又令人烦恼的是,人们面部灰黄,四肢发软,没有精神儿。如果没有后者的话,那个喝稀饭时代,堪称人类的青春美丽时代,让后来的历史学家和形体美学家兴奋不已,说不定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能惊动外星球的人。

    说来也奇怪,人类的肚子像质地优良的胶皮做的,弹性很好,越喝稀饭,容量越大。就拿喝玉米面糊糊来说吧,那时每顿饭,姬氏姊妹的母亲能喝10大碗,父亲能喝18大碗。她们姊妹俩每人能喝3大碗。刚喝完,肚子像吹足气得气球,圆鼓鼓的,用手指弹去,像拨郎鼓似的,发出咚咚的响声。然而,过一两个钟头,肚子像煞气的皮球似的,就变得瘪瘪的,咕咕地叫喊着,要东西吃。

    姬氏姊妹刚刚记事儿,恍恍惚惚地觉得,人和家里养的那几只老母鸡一样,时刻在寻找吃的,但总是吃不饱,总是饿得发慌。

    3岁生日前一天晚上,姬氏姊妹带着对生日天真美好的向往,进入沉沉的梦乡后,她们的父母为了弄到几两白面和两个鸡蛋,躺在木板床上,辗转反侧,煞费苦心。

    “唉——。”父亲长长的探了口气,他一点睡意也没有,两眼定定地凝视着黑乎乎的天花板,白天姬歌要吃生日面的伤心的哭声,在他耳际萦绕。

    过了老半天,他自语道:“怎办呢?”听起来仿佛是梦呓,语气里透出了深深的无奈。

    户外的野猫突然嚎叫了两声,像受惊的婴儿啼哭,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声音凄惨,叫人心惊胆跳,毛骨悚然。

    接着,世界又陷入一片死静——万籁俱静,仿佛邈远的开天辟地前夕的宇宙。

    母亲也没有睡意,只是闭起眼睛在苦苦的思索着同一件事儿。她知道丈夫叹气的原因。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使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作父母的人只要想到孩子,心中就会生出希望,就会得到安慰,就有活下去的勇气。这对被命运欺凌的夫妇和天下的父母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深切的爱怜,殷切的希望,活着就是为了孩子;只要是为了孩子,情愿吃尽人间之苦,忍受人间之辱

    在晚饭前,他们几乎走遍了全村,能说上话的人家都去过了,可是结果连一两白面也没借到,垂着两只空手,满脸沮丧,回到了家。

    “嘿,你睡着了吗?”父亲轻声问道。

    “还没有呢。”母亲应答道。

    “我想到后山去看看。”父亲略微提高了嗓音,口气听上去像含着几分希望。

    两个孩子口渴似的,吧嗒了几下嘴,翻了个身,发出细微均匀的呼吸声。

    “低声点。看惊醒孩子们的。”母亲轻声警告道。

    孩子们的舅舅住在后山,离她们村大约一百里,没有公路,也没有大道,只有迂回曲折的羊肠小道,需要翻越两座大山和数不清的山梁才能到达。他们平时很少来往,只在正月里互相走动走动。这并不是完全因为交通不便,也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什么过节儿,只是因为“穷 ” 这个魔鬼在兴妖作怪。那年头,人们有各自的口粮,谁都顾不了别人。你来我家,就得吃饭;你吃了我的那份口粮,我怎么办?农民见面时,第一句问候是:够吃不够吃?到如今,有不少人见面时,还总要问:你吃了没有?这种问话甚至不分时间,也不看地点,似乎形成了一种文化,给学中文的老外造成了不少麻烦。

    “那么远的山路,恐怕你当天赶回不来。”

    “我睡一会儿就走。”

    “你去了也不一定能弄到。”

    “碰碰看。孩子们的舅妈有个哥哥在公社当厨子,说不定能弄一些。”说完,他立刻入睡了,发出轻轻的有节奏的鼾声。他白天干活太累了。

    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诗:“近水楼台先得月。”那年头,一些公社干部营养过剩,所以公社的厨子也缺不了油水,弄点白面鸡蛋易如反掌。

    不一会儿,母亲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她开始做一个奇怪的梦:——

    早晨,太阳的笑脸从东山梁露了出来,把金灿灿的光芒光洒在了屋脊上;墙头上站着一只大红公鸡,昂然屹立,骄傲地抖了抖红光闪闪的翅膀,伸长脖子高叫了一声,仿佛自以为了不起的芝麻官在发号司令。以往,只要有一只公鸡打鸣儿,村里所有的公鸡就立刻响应,顿时鸡鸣彼起此伏,热烈非凡,演奏出一首绝妙的天籁协奏曲。然而,今天却没有一只公鸡响应,只有山谷里的回响缭绕。那只大红公鸡看上去很沮丧,放低嗓音,咯咯的叫了几声,好像发泄不满情绪,随即悻然跳下墙头,用爪子使劲刨土,寻找食物。突然,南山坡上喷出一股白色的水柱,在晨曦的映衬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水柱越喷越高,越来越粗,像巨大的瀑布似的,不断地倾倒在地上。霎时间,院子里积满了水,涌进了屋里,漫上了床,湿透了被褥……

    “快,快堵水!水上床啦!”母亲从梦中惊醒,觉得身子下潮乎乎的,立刻意识到,是姬歌又尿了床。

    母亲的梦话把父亲从睡梦中唤醒,他伸出手轻轻推了推她,睡意朦胧地问道:“怎么啦?醒醒!”

    “没事。我梦见大水进了屋子。”她摸着黑给姬歌换了一条褥子。

    “要是真这样就好了,说明下了大雨!”他的语气有些兴奋,流露出受旱灾煎熬的农民对雨水的渴望。

    他用拳头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接着说:“但愿你的梦能应验,老天爷要开恩了。”

    只有受尽旱魔折磨的农民,才能深切地感受到雨水的珍贵,方可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水。

    过了一会儿,他撩起窗帘,透过窗玻璃看了看天色,说:“快亮了。我得早走。”

    他开始穿衣服。

    “走路小心点,天色还很黑。”她叮嘱道。

    “没事的。”他不以为然地说。

    就在此时,户外响起了公鸡头遍报晓的鸣叫声。

    “用不用点灯?”

    “用不着。”

    当时,这个山村里,家家户户还像祖祖辈辈那样,点着油灯。人们为了节省点灯油,常常晚上摸黑儿做些可以不用眼睛的活计,如剥玉米棒等;没有活干,就坐着聊天或早早躺下睡觉。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电灯才把油灯赶出人们的生活,照亮了这个差点被现代遗忘了的山村。

    父亲生怕惊醒孩子们,穿衣下地的动作很轻,像猫走路似的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

    “不要忘记带干粮。”母亲提醒道。

    头天晚上,她给他烙了三张玉米面饼,用一个空酒瓶灌了冷水,装在一个黑色的旧人造革提兜里。

    他拿起水瓢,从水缸里舀了半瓢冷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个够,放下水瓢,提起兜子,蹑手蹑脚地走到两个睡得香甜的孩子床前,伸出一只大手轻柔地抚摸了一下两张小脸蛋,然后拉开门走进了黎明前的夜幕。

    黎明前的天色是一夜之间最黑暗的时刻。民间有个神话说,八仙之一李铁拐下到凡间偷锅,为了不被发现,给夜色涂了一层厚厚的锅底黑

姬氏姊妹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六章(第1页/共3页)-姬氏姊妹、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