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玉昭词 > 章节目录 三四·玉恂(第1页/共3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三四·玉恂(第1页/共3页)

    “玉昭词 妙笔阁()”

    史思明大败后只剩万余残兵逃往博陵,又与蔡希德失散,哪里能敌郭子仪李光弼大军,紧闭城门拒不出战。博陵城池坚固,官军围博陵十日不下,见围城无益,便引兵先退至恒阳补充粮草。恒阳距博陵西北仅六十里,行军不需半日,大军驻下,史思明仍是坚守博陵不出。

    安思义便又献策,道是史思明自负勇略用兵霸道,向来只知攻掠,绝不甘固守挨打。这次是迫于双方兵力悬殊毫无胜算才守着博陵等待救援,一有机会必定立即反扑。不如佯作灰心放弃博陵,引史思明自己打开城门出来,届时可予迎头痛击。如此相持,若安禄山派来援兵,官军便无优势了。

    郭子仪因命李光弼率大军返回常山,自己领数千骑兵殿后,缓缓而归。史思明听说官军主力撤走,兵力分散,果然收拾散兵追随出来,但又忌惮前方大军,只在后面遥遥跟着,欲伺机反扑。郭子仪出麾下精锐骑兵,五百人为一队,轮番前去挑衅,也不恋战,虚晃一枪便走。叛军疲于奔命,走走停停跟了三日,也只走了一百里,无力再战,不得不退回博陵。郭子仪趁机出击,大败史思明于沙河。史思明手下本就只有一万多散兵,经此一役更是所剩无几。

    正待将史思明残部一网打尽,援兵便到。蔡希德逃回洛阳求援,安禄山派给他步骑二万北就史思明,又令留守范阳的牛廷玠发兵万余增援。史思明连吃败仗,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妄图趁此机会扳回一局,收罗附近郡县的叛军散兵,与蔡希德、牛廷玠援军合兵共五万余人,展开反击。五万多人中同罗、曳落河占两成,是安禄山旗下最精锐的部队。官军虽有十万,论战力却未必强过叛军多少。

    郭子仪归兵恒阳,史思明立即追至。菡玉建议避敌锋锐,郭子仪纳之,加固恒阳城防,深沟高垒以待,不与史思明硬碰硬地正面交战。叛军来攻则固守,撤退则追击;白日陈兵耀威,入夜派小队人马偷袭扰乱敌营,使叛军不得安宁。叛军杯弓蛇影,时时严阵以待,官军却又偃旗息鼓;稍有懈怠,官军便又出兵侵扰,弄得叛军无所适从疲惫不堪,自乱了阵脚。

    数日之后,郭子仪看时机成熟,与李光弼商议出战。军中将领都被召至中军帐听命,菡玉不在编制之下,不放心城门没个将领坐镇,自请留在城头看守。李光弼只觉好笑:“你可真是杞人忧天,我们只是一起去商量个事,还在城里头。史思明就算突然来袭,这几步路我们难道还来不及跑过来?”

    她最近是有些心绪不宁,患得患失,每每做出些莫名其妙的事来,问她却又说不上原因。李光弼嘲笑她一番,也不勉强,留她在城门守着。

    她登上角楼,望着脚下一马平川的广袤土地,未及延伸到天边,便被崇山峻岭阻挡。五月里山上已是树木葱茏,那山远远看去便是深浓的黛色,轮廓并不清晰,灰蒙蒙的分不清哪个是山头,哪个是云峰,仿佛天与地连在了一起,到那里便到了尽头,山那边已是另一个世界。

    角楼上的哨兵看她望着远山呆立半天也不动,小声问:“少尹,那边也会有敌军来么?”

    她回过神,才发现自己看的是西面的太行山,而史思明在东南。她摇一摇头:“没事。你们小心看守,切莫懈怠。”转身下楼,刚走到楼梯口,哨兵忽然喊道:“少尹,那边真的有人来了!”

    菡玉立即回角楼上,顺着那哨兵所指之处看去,果然有数骑从西南面向恒阳而来,远远看去只是几个移动的小黑点。

    哨兵问:“少尹,要不要禀报大夫?”

    菡玉举手制止:“先不用,只有几个人,不足为惧。且看是什么人。”

    不一会儿那几骑到了城下,领头的是名武将,带几名士兵和禁卫,中间拥着一名宦官,竟是皇帝又遣中使来旨。菡玉忙命开城门,亲自将这一行人迎进城来。

    那名武将先自报来历:“末将乃西平郡王麾下属将,王思礼将军之副。陛下遣使经潼关,事关重大,王将军担心有失,特命末将护送。”

    菡玉略感疑惑。中使有禁卫保护周全,王思礼还另派副将跟随,难道是机密军情?但若真像这副将所说事关重大,为何只派这几个人?要说是怕暴露行踪被叛军截获,这几个人却又都是官军装束,毫不掩饰。她看一眼那名宦官,觉得有些面熟,应该是以前在宫里打过照面,但又想不起来究竟是哪处。

    因问:“是什么要事,如此大费周章?”

    副将摇了摇头,似乎很是无奈:“陛下有新的部署。”

    菡玉追问:“新的部署?难道是要调兵遣将么?”

    副将重重叹了口气,面带忿郁:“将军有所不知,都是朝中奸……”想细说与她听,旁边那名宦官却朝他使了个眼色。副将便改了口,正色道:“敢问大夫何在?待中使宣过旨将军便知道了。”

    菡玉按下狐疑,引他入城:“二位大夫正在商讨军情,请随我来。”中使就在她近旁,因顺口对他道:“大官请。”

    中使回了一礼:“有劳少尹。”

    原来这宦官认识她,副将却只当她是郭李麾下将领,那句未说出口的话不知是否就是这原因。她只当不觉,领着两人到中军帐,郭子仪等刚商议完毕,将领们三三两两的走出帐来。

    李光弼走在最后,只注意到她,笑着向她招手道:“菡玉,史思明没趁我们不在城上时偷偷来袭罢?”菡玉正要向他引见中使二人,他又接着说:“他今日不来,以后可就不一定有机会了。我们准备明日一早出战。”

    一旁副将突然插话道:“大夫要出战史思明,恐怕是不行了。”

    李光弼这才注意到菡玉身后两人,一人面生,一人还是宦官。菡玉解释道:“小弟刚刚在城上巡视,正见到中使从西面来。这位是王思礼将军副将,奉王将军之命护送中使。”

    副将向李光弼行礼,李光弼问:“将军方才为何说我不能与史思明一战?”

    副将道:“这……大夫如有决心,也未为不可。大夫先听过陛下旨意再定夺罢。”

    中使这才取出一只明黄锦袋来,里头装的便是皇帝的亲笔手谕,却不是正式的圣旨。李光弼连忙将中使引进中军帐,与郭子仪一同跪接了手谕,拆开查看。

    皇帝的旨意却是大大出乎二人意外,竟要他们放弃河北诸县,回军援助哥舒翰攻取陕郡,进而拿下洛阳。

    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洛阳周围集结了他十余万主力,来势汹汹,朝廷若不是有潼关屏障,早就被他踏平西京。潼关纵有哥舒翰坐镇,暂时也只能被动防守。如今要哥舒翰放弃潼关守备主动出击,岂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以卵击石。而郭李二人在河北还未打牢根基,与史思明胜负未定,此时挥师西去,叫史思明追在后头打,能不能帮上哥舒翰的忙还不好说。

    李光弼看着郭子仪,他面色坚毅,食指望谕旨上一敲,断然道:“陛下决不会如此糊涂,定是有小人唆使。”

    副将叹道:“不瞒大夫,这的确不是陛下的主意,而是右相一力坚持,说陕郡只有崔乾祐四千羸兵,光复陕郡可使潼关不必直面敌军,京畿更安妥。”

    李光弼怒道:“一派胡言!陕郡无险可守,就算一时光复,安禄山再来袭,还不是即刻又能打到潼关脚下!为那崔乾祐四千羸兵,不知要搭进去多少官军!而且咱们这边好不容易等到时机可重创思明,就此放过,待他喘息过来,又是一支劲敌。”

    郭子仪道:“史思明当然不能放过。好在陛下只给手谕,未立下圣旨。你我当上表细数利害,希望陛下能改变主意。”

    副将赞道:“大夫英明!只是陛下远在京

玉昭词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三四·玉恂(第1页/共3页)-玉昭词、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