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摆脱成长焦虑的自我管理术:百位精英的成长总结 > 章节目录 第 5 节 学习焦虑:渴求标准答案,问对问题才是前提(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章节目录 第 5 节 学习焦虑:渴求标准答案,问对问题才是前提(第1页/共2页)

    学习焦虑:渴求标准答案,问对问题才是前提

    前面我们聊了三个关于时间、关于目标、关于圈子,我也收到了很多人的留言:就是这些课程让大家对未来变得更坚定一些,不再像往常一样疲惫于时间不够用而又不知道如何调节,焦虑于目标而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每一次收到这样的消息,我都特别开心。

    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意思就是如果你有钱,那就散财嘛,财布施;如果你没有钱,你有方法、有技能,那就叫做法布施;如果你没有钱也没有方法,至少你能够让一个人对当下和未来变得更不恐惧以及更不焦虑,那就叫无畏布施,所以这也算做一件善事吧,谢谢各位。

    我们今天来聊第四个问题叫:学习的焦虑。我想从几个方面我们先来聊一聊第一之所以会有学习上的焦虑原因,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什么样的一种旧的模式?然后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模式,紧接着我们对这个新的模式给予一些方法和策略。学习往往会有焦虑。

    我想有三个部分吧,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信息量太大,整个世界的知识储量越来越多。

    50 年前,一个人也许学到 20 岁、30 岁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其实对于那个年代那真的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因为整个世界的知识储量并不大,可是对于今天世界的整个知识储备量在不断的增加,一个人什么都不干,就学学到 35 岁博士毕业,而且你学到 35 岁了,这些知识也并不能保证你够用一辈子。所以,第一个信息量太多,我们陷于茫茫的信息海洋当中,这是第一。

    第二,陷于茫茫的信息海洋当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茫茫的信息海洋当中还总想找到一个确定性的结论。 您看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子的,我们总希望抓到一个确定的灯塔、我们总希望抓到一个确定的绳索,这样我们就不焦虑不恐慌,这是第二种:心理上的思维方式。

    第三种现状是:就算你抓到了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就算你抓到了一个确定性的灯塔,而环境变化的太快了,你这个确定性的结论又总会遭到挑战。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总会在不断的学习当中,不断的累积很多对未来的焦虑。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像问题要答案,答案比提问更重要,特别是被考场折磨出来的中国人,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正确的答案、不准的答案,并且用这种正确性去刷存在感!

    其实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模式,真正的学习不是拥有答案,而是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创造问题,问题才是一种新思维的起点。

    我不知道平常各位喜不喜欢看看分答或者知乎啊等等,我有时候晚上睡觉前会刷一刷,我总觉得比看到答案更爽的是看到别人在上面提出一个好问题。有时候一个好的问题,完全能开启另外一种思维模型。

    爱因斯坦在小时候问过自己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叫:如果与光线一起旅行,我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能不能找到确定的答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是这个问题会引导他一生的探索。

    爱因斯坦还说过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只是数学上或者实验上的验证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就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有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我给你举一个小例子,来,各位感触一下。假设今天我问你一道题,这道题叫:厦门有多少加油站?因为我住在厦门,所以我就以厦门举例,厦门有多少加油站?我问过好多人这种问题,大部分得到了答案就三类吧:第一类:就不知道,这是一个很确定性的结论,就我不懂嘛;第二个,它也许能通过某种搜索工具、也许能通过某种官方的权威网站去找到,然后告诉我:「噢,厦门有 2000 个加油站」。这是第二种,告诉一个准确数据。

    第三种:就回答你有两个——中石油、中石化,第三种我就不说了,第三种这纯粹是脑筋急转弯型的题目,我就不说了,我们来说说前面两个吧,一个是不知道,一个是他通过某些工具给你找到了一个准确的数据。我想对于大部分的听众来说,会觉得第二种人很棒,没错吧?不管他怎么样,至少他能借助工具嘛、借助互联网嘛、借助身边的资源,告诉你一个确定性的答案。当然,我觉得很好,但事实上很多问题它并不见得有确定性的答案的。 所以这是第一种人哦,回答你不知道或者回答你一个确定的答案。

    各位,你再试想一下,假设有第二种人了,这种人一听到厦门有多少加油站,它能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要思考一下,一个城市有多少加油站与这个城市的什么因素有关?这是一个问题噢。各位你有没有感受得到同样一个题面,这两种人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你是第二种思维方式:一个城市的加油站与这个城市的什么因素有关?人口、平均拥有车的比例、道路的长短等等,假设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他往这个方向去思考的时候,你会发现今天的厦门有多少加油站,这个厦门如果变成北京,变成上海变成广州,同样这道题,这种人就不慌了,他不焦虑了。

    因为他知道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探索,一定是有答案的。可是如果一个只会回答不知道或者只会回答一个准确数字的人,你会发现当厦门这个地方变了,变成北京的时候,他又焦虑了,因为他又需要到处去寻找数字,你呢大概能感受得到,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所以有一句话叫:问题,才是智力的发动机。越棒的人往往能提出一个越好的问题。毕加索在 1964 年的时候就聪明地预测了这个结论,他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叫:「计算机是无用的,他只能给你答案」,这是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啊;民国时候在四川有一个教授叫蒙文通,原名叫做尔达字文通,所以大家叫做蒙文通教授,是个大师,历史学家,在 1968 年的时候去世了。

    很多人尊称他为大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所交的所有的学生,每一次期末考试的时候,蒙教授不是出题考学生,而是让学生出题来考他。这就是通过考察学生能不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来判断学生有没有真正的学进去了。只有真正的学了,你才能问出真正有水平的问题。所以有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中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家长问的是:「今天学到什么新知识了吗?」而犹太族的家庭学生,回到犹太人的孩子回到家里面的时候,家长问的是:「今天你问了什么好问题了吗」?嗯前者的落脚点是学知识,而后者的落脚点是提出一个真正的好问题。

    那么接下来我想就题中这个好问题,我来给到几个界定,并且给到各位一些简单的方法。一个好问题,我大概把它概括成了几句话吧,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一个好问题,挑战了现存的答案;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的答案其实是无关的;一个好问题,你一听到就特别想回答。

    但是在问题提出之前,其实你并不觉得你对此很关心啊,你可以想想我刚刚问的厦门有多少加油站那道题,你能感受得到这几个点,真的非常棒。一个好问题,创造了一个新的思维领域,一个好问题就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接下来我想来谈几个简单的如何提出好问题的方法,我把各位概括了七个点,这七个点在下面的图文我也会给各位罗列出来。

    图片摆脱成长焦虑的自我管理术:百位精英的成长总结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章节目录 第 5 节 学习焦虑:渴求标准答案,问对问题才是前提(第1页/共2页)-摆脱成长焦虑的自我管理术:百位精英的成长总结、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