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国 > 第1卷 第二十四回 南汉马楚大混战 闽主王审知归西(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二十四回 南汉马楚大混战 闽主王审知归西(第1页/共2页)

    却说南汉主刘岩下诏,欲灭马楚,郎中令刘统奏曰:“不可。我国虽强盛,但远不及中朝矣。中朝天子乃唐室后裔,人心皆向其,且李嗣源治国有方,其国强于我国五倍也。若陛下一意孤行,不纳臣言,兴兵伐楚,则楚王定会求救于中朝李嗣源耳。若李嗣源出兵,我国安能敌得过其?臣恳请陛下三思,陛下万万不可兴兵伐楚。”刘岩大怒曰:“汝竟上胡言耶!楚王对中原垂涎欲滴,安能求救于李嗣源乎?朕以强伐弱,有何不可?再言即斩!”统泣曰:“若陛下不纳臣言,早晚必亡国矣!”岩勃然大怒曰:“汝竟咒我必败!汝反心已定,朕本应将汝凌迟或枭首,并诛灭九族!念汝昔日对我国立有大功,朕不将汝如此,朕赐汝一毒酒,三时辰内须将此酒饮下!”统即接过毒酒,一饮而尽。年五十岁。

    于是刘岩下诏,以副丞相姚鼎为中都元帅,为北伐主将,有骑兵、步兵各十万,并节制诸军;以中书令窦哲为左都元帅,为西征主将之一,有骑兵五万,步兵三万;以尚书令程衍为右都元帅,为西征主将之一,有水军七万。共计三十五万,号称五十万,于乾亨八年九月初一日同时起程,浩浩荡荡,征伐马楚。

    却说楚王马殷闻讯大惊,即召文武入内,商议对策。左牙指挥使李琼曰:“大王勿忧。姚鼎此贼,有勇无谋,则一战可擒其矣;程衍此人虽有七万水军,但某已遣使向中朝天子借兵十万了,此十万乃水军,精锐无比,则亦不足意矣;窦哲为人懦弱,又是某妻弟,某已命某妻遣使致书一封与其,其览书后,定会退兵。此三路皆退也。”殷大喜曰:“有卿之忠臣,孤王位可保矣!呵,卿命卿妻所草的书有何内容?”琼即将此书献与马殷,并道:“某作二书,内容同,一书已命使者送至窦哲军中了,一书作为必备。”殷览书,书曰:楚左牙指挥使李琼,致书于妻弟大人、汉尚书令、代右都元帅窦哲:今汝国浩浩荡荡,大举征伐我国。我国君臣自知不敌,遂已择日出降,汝班师之日,不得入我国都,害我君臣性命,更不得屠城,焚城及抢掠财物。若如此,则我君臣复叛矣,并会反攻,灭汝国,皇天后土,亦不佑汝国也。那时,汝国国君定会为我百万大军生擒,及汝汝国君臣,皆会被我国斩杀矣。请速退兵回汝国。若不从命,吾瞧你看!琼再三拜辞。

    大唐天成元年十月二十一日书

    且说此时窦哲患心疼症,览此书后即头晕脑胀,神经不支,昏厥于地。部将急来救之,送于帅营内榻前养病。数日后,哲徐徐而醒,大叫一声而亡。时乾亨八年十一月十五日也。

    窦哲已死,程衍、姚鼎等将皆遣使报丧。其军退兵回南汉。刘岩闻讯,大恸不已,日夜痛哭,数日方止。岩下诏,赠窦哲靖国大将军,追封武平郡公,并厚葬之。又下诏,谥窦哲忠武,然于其家乡建一“忠武庙”,年年祭祀之。太后亦遣使安抚其家属,赐其家属金五十两,并免税三年。

    却说细作报窦哲已死,马殷大喜,即命右牙指挥使张崇屺率军三万战姚鼎步兵,敬祥率军五万战姚鼎骑兵。又待后唐援兵至,乃命劭州刺史孙化羽,孙儒子率唐援兵战程衍水军。

    此时,姚鼎已择于当年十二月初发动总攻。是日午时,鼎留一部兵守营,亲率骑兵八万、步兵六万杀至楚军中。楚张崇屺、敬祥将汉兵十四万切成两翼,不能环顾,使其大乱。鼎亲自出马,喝道:“汝国乃一弱国,若不称臣于中国,难以维持国力。今我大汉天兵压境,汝国君臣为何不即刻投降,反而抗我国?”崇屺大怒曰:“汝国违抗中朝,自称为帝,并倚国强欺凌我弱楚,真是可耻耶!汝今败局已定,为何不下马受降?”鼎大怒曰:“今日降的是汝,不是吾!”两军对圆,战了数十合,杀得天昏地暗,不分胜负。忽敬祥引兵杀来,将汉兵杀得几乎全军覆没。姚鼎被生擒,押至楚营内,并暂囚于东营马料房。鼎不食而死。

    此时,孙化羽亦率唐援兵于洞庭湖岸与汉水军溺战。两军战了五合,唐兵大败,折兵大半。化羽正欲夺马而走,忽汉兵水营内突起大火,火势直烧云霄。士兵告知程衍,衍大惊,遂登小舟而走。其余将士大乱,自相残杀。原来此火为化羽所遣士兵烧之火。此火使唐兵转败为胜,一举将汉兵水军全歼,程衍率残部逃至安西州,然隐居于此地。

    却说楚兵凯旋而归,马殷亲自出城五十里而迎。殷遂重赏敬祥、张崇屺、孙化羽,皆封为郡公,并增三县封爵。敬祥、张崇屺受之,孙化羽不受,自至西京见明宗李嗣源,并向其报捷。明宗大喜,即授化羽为北都留守,封忠达公。

    次年正月,驿使飞马报道:“陛下,姚鼎、程衍皆大败于楚兵,姚鼎被楚将敬祥、张崇屺生擒,不食而死,程衍逃至安西州,闭门不出。”岩大惊,即痛哭道:“当初我为何杀刘统耶?若统在,朕安能败乎?”然仰天长叹道:“天为何如此!哀哉刘统!昔哉刘统!痛哉刘统!”即罢朝三日祭刘统。然又谥姚鼎为忠愍、刘统为忠敬,并遣使安抚各自家属,厚葬刘统。从此,刘岩再不入侵他国。

    同光三年正月,闽主王审知大赦天下,自铸闽王天宝印绶。二月初,审知巡幸漳州。幸漳州水军大营时,忽一海浪腾起,浪高三尺,因年已过花甲,审知颤瑟,然即不支,头昏脑胀,昏厥于地。文武急来救之,送至其侄王延彬府中养病。文武又请太医调治,服以中药,数日方醒。徐徐又昏,缓缓又醒,如此反复数次。审知自知为日不多,遂召参知政事孔贤、左牙指挥使张胤、右牙指挥使方子度、相国马澄应、诸道都元帅孔平钧,孔贤之子、王后孔氏及太子王延翰入内,嘱以后事。审知泣曰:“孤事唐十三年,事梁十七年,南征北战,剿灭叛贼,为二朝皆立有汗马之功,官居极品,为尊之极,此不足意。人生自古谁无死?孤今年已六十有三矣,孤已死而无憾了。惟孤一至地下,孤子孙若因争权互相残杀,尔虞我诈,孤家即破产也。那时,孤于九泉之下,有何脸面见孤父兄耶?”又道:“太子王延翰,为人仁慈,大贤大孝,且德才兼备,可命其继王位也,然遣使上奏唐天子。其余文武应忠心辅佐,以保大闽江山。”孔后问道:“大王,何人可为宰辅耶?”审知答道:“孔贤可也。孤死后,你可以太后下诏,将相国马澄应迁为参知政事,将孔贤升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封郡公,晋九锡,剑履上殿。”孔后推辞道:“贤乃妾父也。妾不愿亲自下诏,升妾父为丞相,请大王再选一人。”审知不许,孔后只得从之。孔后又问:“大王,孔贤已七十五岁矣。若其于人世,何人可继之?”此时审知瞳孔已放大,不能言,半时辰后即逝。年六十三岁。时同光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也。后宋太学生陈东有诗赞曰:

    当年审知勇过人,救母命时不顾身。

    即王位后兢业业,大闽盛世长时深。

    乱世当中爱民者,惟有王审知一人。

    若其能活至古稀,天下无不臣服人。

    于是孔后率文武举哀,然将审知葬于毅陵,谥忠毅。四月,孔后率文武起驾回龙兴府,然宣读遗诏,立太子王延翰为闽王。延翰遂即位,时年二十九岁。此时亦是延翰次子铁恂满月之时,长子铁情亦五岁矣。延翰遂立铁情为太子,封铁恂为成公,养于堂兄王延彬府中。延翰遂封外祖孔贤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义都郡公,晋九锡,剑履上殿,位在百官之上。迁原相国马应澄为参知政事,封堂兄王延彬为英公,仍领漳、泉二州刺史,尊母孔后为王太后,可临朝听政。大事已毕,延翰乃遣使奏报唐天子李存勖,存勖于七月正式承认延翰所封一切职务,及其王位。

    且说天成元年,李嗣源称帝,延翰又遣使朝贺。嗣源大喜,遂加封延翰为忠义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清源军节度使,为避李嗣源名讳更名为清平军节度使。

    然王延翰为人懦弱,一切事物己不能决断,

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国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二十四回 南汉马楚大混战 闽主王审知归西(第1页/共2页)-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国、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