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国 > 第1卷 第二十六回 董毋巴州战后唐 明宗大哭武穆王(第1页/共2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二十六回 董毋巴州战后唐 明宗大哭武穆王(第1页/共2页)

    却说孟知祥欲出城督战,毋昭洵曰:“不必。某闻秦王兵欲顺便攻东川节度使董璋,现已兵临其治所巴州城下。璋遂遣使向主公求援。主公可命某率精兵数万人,赴巴州援董璋,乘此时将秦王兵一举而全歼,即可除后顾之忧矣。”知祥从之,即命昭洵去了。

    毋昭洵至巴州外城五十里处,安营扎寨,操练兵马。又遣使告知董璋,请璋速引兵来与其会合。璋闻讯,大喜,即

    留参将马昊守内城,自引大军至毋营。只见营外有数面大旗,上写“毋”字,皆猎猎迎风飘扬。璋大笑曰:“毋公好也!毋公真是在璋之上!”然即入营。

    毋昭洵亲自迎接董璋,并设宴款待之。酒过三巡,昭洵半醉,与璋道:“董公愿与吾醉卧沙场否?董公自任节度使以来,已历四年矣,靠何物来苟全性命于乱世?”璋抚掌而笑,不答。昭洵曰:“董公原乃孟节度之部将,现虽与孟节度平起平坐,各领一川,但仍服其也。吾真佩服董公!”璋曰:“璋还佩服毋公也!公晓大义,识大体,处大局。今璋遇危难,毋公不容迟缓,即刻引兵来救,真令璋自愧不如。毋公真乃英雄耶!英雄!”时孟知祥之子孟昶亦于营中嬉戏。昶乃知祥正夫人王氏所出,生而母死,遂由知祥妾隋氏收养。隋氏视昶如己出,甚疼爱之。时昶已十三岁矣,通《诗》、《书》、《周礼》、《尚书》及《史记》。

    以长兴二年三月初三日,两军正式于巴州交战。毋昭洵留孟昶守营,副将红耀辅佐之。昭洵引一彪兵马,从南营门杀去;董璋引一彪兵马,从东营门杀去。两军定于一时辰后于嵋山哲格脉会合。

    却说唐军主将李从荣闻此讯,大惊失色,即召部将商议。监军赵繁曰:“主公可命某率军迎战,将贼各个击破。”从荣从之,即命繁率军去了。

    赵繁于途中遇一毋昭洵巡逻队,即命士兵一哄而上,杀得那支巡逻兵争相逃脱。此时,繁闻有一人喝道:“反贼竟敢杀吾巡逻队耶!真是无法无天!”繁大怒曰:“汝才是反贼!老夫乃大唐天兵中一监军,姓赵名繁,汝敢与老夫决战否?来焉!来焉!”此人露了面,喝道:“吾乃孟节度之部将!孟节度无任何罪过,中朝天子为何视其为反贼,来攻其耶?吾不服!吾不服!吾欲与天兵一决雌雄!”此人即毋昭洵也。繁喝道:“黄须小子,竟不顾性命,抗天兵耶!老夫之兵马,可不能对付焉!汝若来,即死了!反贼知否?”昭洵喝道:“汝言吾为反贼,有何凭据?”繁答道:“汝主图谋不轨,欲谋反,从而夺帝位。汝不但为朝廷立功,将其枭首,反而认贼作父,为其出谋划策也!汝不是反贼,是何人?”昭洵大怒,单枪匹马杀来,欲与赵繁对决。转瞬间,一大队人马杀来,乃毋昭洵之主力也。旋董璋之兵亦到。二路兵连同巡逻队之残部合为一处,与唐军大战十回合,杀得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余部仅三百三十余人也。赵繁受箭伤,单骑逃脱。至的纹溪,因伤重流血不止而死。年五十四岁。后清内阁大学士刘统勋有一诗曰:

    毋赵大战巴州城,仅有数百人逃生。

    主将伤重终归西,时人叹息曾莫曾。

    中朝天子擅发兵,折了将士如水生。

    儿女情长不务在,天子不能永持恒。

    此时,李从荣闻讯,痛哭流涕道:“苍天为何又折吾一员大将耶?我军大败,吾有何颜面回见父皇耳?”即遣使葬之,并安抚其家属,赐金五十两。众将士亦大恸不已。然撤大营,暂退至江州。

    且说孟昶此时正熟睡,红耀于营中闷坐。忽一使飞马报道:“孟节度有福也!今我军取了大捷,斩秦王兵万余。”耀大喜,即遣使回报孟知祥。此时,孟昶已被惊醒,大叫道:“贼来袭我否?”耀曰:“公子勿忧。今贼兵已大败而逃,定不会来袭公子也。人皆称公子之父有福,某料公子亦有福耳。”昶大笑。

    孟知祥闻讯,亦大喜,即命大军班师回成都。毋昭洵遂撤营,班师回成都。知祥出城三十里而迎,并设宴款待之。知祥遂升昭洵为参军,仍领梓州刺史,封都归侯。昭洵谢恩而去。

    却说唐明宗李嗣源闻此讯,大惊失色,即召文武商议。群臣议论纷纷。文官主安抚孟知祥,武官主施策除毋昭洵,再兴兵伐之。嗣源犹豫不决。代丞相王如愠奏曰:“陛下,我国施以民休息之策,若再兴兵,定会耗费物力、财力无数,并折无数兵将也。孟知祥之前妻乃炀高皇帝之姊,乃朝廷宗亲,且其势力尚弱,若能招抚其,尽不出兵耳。臣请陛下封孟知祥为蜀王,都督西川诸军事,晋九锡,并赐印绶。如此,则其不敢图我国一寸之地焉。”嗣源问道:“若其不受册封,效仿王建故事,兴复蜀国,自立为帝,为之奈何?”如愠奏曰:“陛下勿忧。便是其有异心,臣差侍中王淄薪引兵把守诸要地,即可防其攻我国也。”嗣源又道:“此人能力如何?”如愠奏曰:“此人能文能武,可当毋昭洵、红耀及李恽广也。”嗣源大喜,即召王淄薪入朝,然命其率军把守诸要地。淄薪领命去了。嗣源旋又下诏,封孟知祥为蜀王,都督西川诸军事,并遣使送印绶。知祥受之,遂于农闲时节征发工匠扩筑成都城,更名安定府。改西川节度使邸为蜀王府,将安定府四城门之单扇门改为双扇门。以毋昭洵为相国,红耀为参知政事,李恽广为左牙指挥使,副将孟吉为右牙指挥使。其余官僚,各有封赏。大赦西川。

    却说楚王马殷有亲子十人,女三人,养子一人。殷晚期宠养子马希崇,欲立希崇为嗣。参知政事孙元立,孙儒子曰:“大王,立储应立嫡长子为适,不应立养子也。希崇虽能征善战,颇有武艺,但无治国之才。若大王万岁之后,希崇乱国,社稷安不亡耶?恳请大王立长。”殷不从,执意下诏,立希崇为王太子,授长子希声为建阳团练使。

    马希声闻讯,大怒曰:“我乃王上亲子,且又是嫡长,竟不被立为储;希崇小子仅是主上养子,安可嗣位也! 吾不服!”参军徐嵩曰:“请主公息雷霆之怒,某自有良策。”希声转怒为喜,问道:“汝有何策?请道来。”嵩答曰:“请某率卫军千人入内,把守兴安门。然某取出一主上密诏,宣太子将出征汉国,暂由建阳团练使监国,违命者斩。某再遣使迎主公入内,数日后再逼主上禅位于主公。此为上策,当即刻行事。”希声曰:“若希崇不服,为之奈何?”嵩曰:“主公勿忧。那时,若希崇不服,主公命某及孙元立征伐其即可耳,其定会臣服于主公。”希声大喜,即授徐嵩为天策府行将军事,命其率军入内去了。

    徐嵩领命而行。至大内,嵩即布好阵列,然命宗郎将王淑喝道:“今老夫有王密诏,言太子将征伐汉国,暂由建阳团练使希声监国理政。一时辰后,希声即至,众文武皆须从其令,违者斩!”阶下有一人喝道:“现朝中有奸臣当权,欲挟天子而令诸侯,假写密诏,另立新君,吾决不听小人之命!”众皆大惊。淑视之,此人乃太子中庶子江景焘也。淑大怒曰:“竖子竟抗旨耶!汝欲反否?再言诛灭九族!”景焘亦曰:“诛灭九族吾不惧也。只是吾临死,须见王上,方死而无憾!”淑即回报徐嵩。嵩勃然大怒曰:“小子竟抗王令!你速回去,与此人道:‘现主上有疾,不许何人探视!若汝执意要去,罪加一等,诛灭十族!’”淑即依嵩言道与景焘。景焘仍大骂不绝,并将己心割出,流血而死。年五十七岁。后有诗赞曰:

    忠义江庶子,保卫楚君王。

    骂贼至将死,难得贞臣子。

    王淑怜其忠,特免其诛灭家族之罚。徐嵩闻讯,亦大恸不已,令厚葬。然群臣皆服嵩。嵩遂遣使迎马希声入内,希声遂乘辇至兴安门。嵩亲率文武至门外,匍匐跪于地。希声遂下轿,慌请起。百官请希声升武安殿,嵩又令王淑喝道:“建阳驾到!”于是希声监国,大小政事皆由其亲自处理。百官亦乎:“监国千岁!”

    却

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国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二十六回 董毋巴州战后唐 明宗大哭武穆王(第1页/共2页)-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国、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