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相煎何急 > 第1卷 第三章(第2页/共4页)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三章(第2页/共4页)

咯些年肯定发了大财吧?”龚耕在为他的新想法作铺奠了。

    “哎呀!老同学啊!你又不是不晓得我有几斤几两?我能混出个啥名堂?不过他娘的比在家里还是强多了。”

    “那么这些年的积蓄肯定可观啰?”

    “不多不多!不过老同学如果某个时候短手寸脚了,他娘的如果找我我倒可助你一臂之力。”这是委婉的炫耀,但庚午说这样的话还有其他原因,他也是个贫苦出身,他曾不止一次地亲眼看到过父母求助于他人而遭人白眼,同时他与龚耕在同窗的年代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要矮龚耕三分,以至于他总是生活在龚耕的阴影里。于是他连做梦都在盼望有朝一日能在龚耕面前扬眉吐气一番。刚才的一番攀谈又让他得知了龚耕现在的处境,庚午觉得是他挽回颜面的时候了,所以他必须炫耀。

    龚耕心下窃喜,他晓得庚午是个直爽人,不过没想到他竞然会大方如斯,也许外边的泉水可以陶冶人的个性,也许人的底气是靠钱培养的,总之他觉得庚午现在有着他意想不到的豪爽,不过龚耕做梦也想不到庚午竞然有着另一种目的。总之他还得小心翼翼,因为他生怕一不小心便惊扰了自己的好梦:“老同学发财不算怪事,在学校时我就有预感,发财是性格决定的,老同学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你的性格就注定你是个发财的命。唉!可惜我现在穷困僚倒,有心向你们求救,又恐你们信不过我,你说我怎么好意思开口啰?”

    庚午把手一扬:“不要说咯样的话,信不过你我不会在咯里同你啰嗦了,说,有么子困难?”庚午的豪放不亚于那些亿万富翁。

    “实话给老同学说吧!”龚耕一本正经了:“现在在家里也并不是完全无金可淘,关键要靠各人动脑子了,比如说搞种植业和养殖业就可以赚钱。我这两年中养过鸡,搞过果园,也不是没有赚钱,只是因为本钱少而搞不起规模,以至于赚钱不多是事实。我现在相中了一种特好的养殖,保证利润惊人,只要老同学借我三万块钱,我保证搞得有声有色。”龚耕说借我三万块钱好象是不经意间作为一种假设随意说出,并未留下蓄意的痕迹,说完之后出了一口长气,因为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养殖?”庚午的心跳有些加快,他原本以为凭他们二人的交情龚耕是断不会向他开口借钱的,他这么说纯粹只是为了在老同学面前捞点面子,没有想到龚耕这家伙果真向他开了口,而且一开口便是三万,倒不是他拿不出这三万块钱,而是他觉得沒有这种必要,因为他与龚耕仅仅只是同学而已,而且是没有什么深交的同学,假若不是刚才碰巧在这桥上遇着他,也许这一生他们都无缘碰头。人的聚散也讲究缘份,有时近在咫尺却无缘相见,让朋友成为陌路,有时遥隔千里却又聚在一起,让陌路成为朋友。庚午不是个小心眼,既然话已出口,収是収不回来了,三万块钱对现在的庚午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大事,况且这借钱是有借有还的。如果要庚午现在为三万块钱在老同学面前失面子,打死他他也不会同意。

    “养殖靑蛙,”龚耕解释道:“我在本市各大商场作过调查,青蛙是消费板块上最为紧缺的物资,市场潜力很大,三年前市场上的靑蛙价格还不足毎公斤十二元,但现在你去市场买青蛙,少于每公斤五十元你口也别开,三年之中竞直线上升近五倍。据我了解,养殖青蛙的人不但在我们市区内是空白,而且在全国范围内也极为少见。你说这条路走不走得通?”

    庚午有点象在听西游记,他也不能不认同龚耕的眼光:“技术呢?”

    龚耕实在想不到庚午的大大咧咧中竞然还有着缜密的心思,龚耕只是看准了这一条路,至于技术他还没有想过,既然沒有启动资金,想也是空想,龚耕一向不喜欢作那些无谓的空想。龚耕晓得,既然青蛙养殖鲜有其人,当然就没有现成的技术套路。凭自己的想象,青蛙的生活习性方面似乎对环境和养殖没有什么太苛刻的要求,从小规模做起,摸着石头过河应该会成功的。然而龚耕只能这么想,在庚午面前他不能这么说,他怕庚午因觉得把握不大而放弃借钱。所以龚耕不能实说:“不懂技术我会干吗?我可是担不起风险的。再说现在是电脑时代,电脑就是最好的老师嘛!”

    庚午再也沒有退路了:“好好!成功了我也跟你回来一起干。你出技术我出钱,如何?”

    “没话说的,到时我只要你持干股就行,并不劳你费分毫力气。”

    “走,跟我去我家拿钱。”两只手紧握在一起,意气风发地往庚午家去了。

    真是形势逼人,从前年冬天开始,国家就下大力度在督导村道硬化工程。只短短两年时间,各村的村道硬化工程便已趋于尾声,整过双溪镇只有少数几个边远穷村未动了,杨柳村当然也在之列,田书记为此想烂了脑壳,因为所有的邻村不是有大老板来捐助就是有权力操控可以把负担完全推给国家,然而杨柳村既沒有权利操控也没有在外发财的大老板,真是人比人气坏人。再加上杨柳村地处云山半腰,人口少,线路长,要想完成这项工程,群众的负担就相对更重了。

    然而工程还是要搞的,田书记当然晓得事情的紧迫性,毕竞国家补助的那十一万八千块钱一公里的现金还在,过了这个村便没了这个店,措过了这个机会,希望就更加渺茫了。再说,只拿钱不干事的书记能当得下去吗?

    这一夜,田书记先召集了村委会及他三位同志来商量。

    四个人的会议不需要作报告,田书记沒读过书,不晓得作什么报告,他直接以商量的口吻说:“看来形势逼人,村道不硬化是不行了,毕竞国家出了一部分钱,措过了咯呷机会,不但路永远修不成了,群众也会捣娘,我娘进土七八年了,我可不愿让她老人家蹲在黄土下还要背负骂名,不过我们杨柳村既无权又无钱,想修路困难肯定有,有困难也得修,咯办法得靠大家来想,各位发表一下意见看看。”

    牛仲秋是个干实事的人,他在村长这个位置上干了三十五年,可以说他对杨柳村的一切早已烂熟于心。据说杨柳村一千四百多号人上至老人下至婴儿他沒有一个叫不出名字的,甚至村里所有老年人的生日他也全记得,所以他在全村群众当中的威望甚至比书记还高。现在书记提起修路的事,村长便接着侃侃而谈:“路是要修,不修群众不得肯,我早就预算过,我们村的村道长两千九百四十米,倒路面归国家负责,但我们要先交二十九万四千元的配套资金。路面的头期工程比如扩宽、整平、砌石墈、铺卵石至少得十五万,也就是说我们村必须自筹四十五万元左右的资金才有可能成功。因为我们村没有在外面发大财的人,预计外面筹款不会足十万元,那么我们至少得按三十五万的总数往下摊,按一千四百人算,人平得滩二百五十块钱。这个负担对我们杨柳村村民来说实在是过重的负担。”牛村长是个人才,书没读算盘却烂熟于心,他当全村一个大家似乎比当一个小家还容易,任何事都成竹在胸。牛村长的话说完了好久,可他的头却还在摇,看来他也觉得难度挺大的。

    会计田季秋心里有本账,他补充说:“充其量只能按一千二百人计算,那些长期在外面谋生的人至少有一百多,你收了他们的捐款便不好再收他们的人头钱。还有那些吃五保和吃低保的人一共有四十三人,这四十三人总不好再收他们的钱吧!何况还有许多特困家庭,他们确实拿不出来,你奈他何?实际上估一千二百人都太高了,最多按一千一百人计算。”

    “刘主任呢?你有什么看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点田书记他懂,所以他明知妇女主任不会说什么,他也要礼貌性地催催她。

    妇女主任刘菊英把靠

相煎何急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三章(第2页/共4页)-相煎何急、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