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 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总收藏榜 | 周推荐榜 | 周点击榜 | 本站推荐 | 申请作家 | 作者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都市言情小说 > 故园 > 第1卷 第六章 初相识尊卑可同命 再回眸主仆竟连心(一)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
小说阅读页
背景颜色: 字型: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1最慢,10最快)
第1卷 第六章 初相识尊卑可同命 再回眸主仆竟连心(一)

    原上春草露初晞,

    蕙籽飘飞泪淋漓。

    待得时长日暖后,

    结出双蕊两依依。

    ——《仕女图》

    这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春天吗?

    沉寂了一冬的盐河平原,因为有了野草野菜的生长,一时间热闹了起来。那些在饥荒后剩下的人们,拎着逃荒要饭时的破篮子,相互搀扶着,走出家门,沿着弯曲的村路,走到田野里,来刨取老天爷给他们播下的食粮。他们的脸是暗绿色的,身影在风中抖动着、摇晃着,象鬼魅一样游离在远离村庄的土地上。上苍是多么残忍,随着自己的心意来摆布和惩戒他的黎民。而他又是多么仁慈啊,当人们踏到死亡边缘的时候,竟让这野草野菜长得如此顽强而生生不息。

    千万计的躯体用骨汁和血泪浇注了盐河两岸的土地。我肥沃而又贫瘠的平原啊,在春天里,你还是绿了。

    那日晚饭刚过,秦先生带了侄儿到李家登门拜访。

    秦越今天穿了件酱色的长袍,衬着白净的面庞,另有一段风流儒雅。寒暄之后,落座说话。

    “这是小弟的犬侄,特地从南方老家来探望我。小越,来见过李举人和太太们。”秦先生用手招呼着秦越。秦越走上前来,落落大方地鞠躬问候。

    “多好的孩子啊。”大太太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由头到脚地打量着说“别多礼了,快坐下吧。”举人老爷欣赏着秦越得体的举止,赞许地颔首微笑。

    “这次小侄来得匆忙,只带了些家乡的云雾山茶,是今年刚采下的。实在是不成敬意,万望笑纳。几年来承蒙世兄多多关照,略表我区区之感。”秦先生说完从手中捧出一个精巧别致的缎子盒来。

    “贤弟实是高雅之人,心清意真。我若是拒礼,就是一个俗人了。”李举人笑着接过来,珍爱地打开盒子。里面并排放着两个紫砂茶筒,又嵌着八盏茶盅,四个一行,分两排摆放。八盏盅盖上分别有“福、禄、寿、禧、康、富、安、贵”的字样。“说到茶,你们南方人是最讲究的。洗手、净心,要一个境界。又取甘冽山泉,井水次之,用木炭加热,沸水冲泡,清香盈室,是一种享受啊。不象我们一盆一罐,牛饮一般,解渴而已。真是玷污了茶经。”

    “世兄过谦了。茶不过饮料而已。南北两地,风俗不同,习气各异,本也说不上孰优孰劣。我到北方来,时间一长,也慢慢体会出这一饮而尽的豪爽。反观南方又略显得小气了一些。要说茶道,古人最是精通,每逢好茶,必要饮酒赋诗,那才是雅兴呢。”秦先生说道。

    “咱们今天何不以古人为师,对着这上等的云雾山茶,也附庸风雅一回。”李举人兴致很好,吩咐福来下去安排果馔去了。丫头们送上新水来,为座上的人们在紫砂茶盅里冲上了新茶。不一会儿,满堂里飘散出脉脉的清香,浸润着人们的肌肤,涤荡着人们的脏腑。

    “今天咱们虽是取乐,但也要有个理论才对。需老爷出个主意,都好有个章法可循。”秦先生恭敬地说。众人也随声附和,只有大太太神情略显得勉强了一些。

    “既是这样,我也不便推辞。只是我乃老朽之人,言语未必尽合时宜,这下一轮的令牌要交给年轻人才对。要我说咱们由易到难,先来联句如何?以茶为题,以座位为序,无论平浅,每人一句,从我开始,自一数起,然后二三,可化字,可谐音……”

    老爷说话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依照次序琢磨自己的词句了。思路敏捷开阔的尽量多想几句,免得与前边人重了,又在心里比较着好赖,准备着与上句的连接。这时李举人开口说“一心。”

    福来正站在老爷身边,端着苹果,竟没想到联诗是这样容易,就脱口而出“俩叶。”

    这一来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原来的次序都要向下顺延一位,刚才想好的都因变数换了平仄。每个人思索半天竟替别人作嫁衣了。

    秦先生略思片刻说“山泉水。”从三到山,化用得巧妙自然,不着痕迹。

    秦越接下来说“四两清风。”

    伯涵说“五缕日光晴。”

    仲良说“六杆爽朗翠竹。”

    另一边的椅子上,中间是大太太。二太太和真儿分别坐在两旁,下首正是真儿。她不假思索地说“七株芬芳杜蘅。”

    大太太本不喜好,可又不便退出。听着别人说的,自己心里一片茫然。更想不到年轻人又接的快,一下子就到了她面前。她忙笑笑说“刚才我这‘七’还没想好呢,说话又改成‘八’了。人一老,脑子也慢,我可是不中用了。不过我听着真儿他们说的,象是到了哪个地方了吧。另外我想香茶配佳景,总得有个地方品茗才好,我就凑上一句‘八步陶然亭’吧。”

    人们都没想到大太太不但说上来了,而且情意贯通,一点也没走了样子。伯涵在心里本来为母亲悬着,听了母亲的话,倒觉得比自己的那句还好。

    二太太若玉说“酒菁品罢人犹香。”谐音了酒字,有茶有景,岂能少了美酒?若玉长于诗词,懂得转换起伏。既迎合了上句,又为下句留下了空间。

    一圈回来又到了李举人,因为上句说得好,接出一句来不会困难。他随口而出“拾得茶声。”

    举人的话音刚一落地,秦先生一拍茶几站起来说“好一句拾得茶声,既不化字,也不谐音,而用其别意,真是出神。更说这‘茶声’二字,一品一听,可相通否?人不相通,神则通之。断不能再接了,我等也不能再接了,再无出其右之句了。”经他一说,人们才渐渐理出这一句的好来。其境只能在意会之间,口宣书喻是千万不能的。

    “贤弟可是过奖了。我是随口罢了。咱们还是品茶要紧呢。”李举人双手握着茶盅谦逊地说。别人品着茶,真儿用工笔小楷,把刚才的联句以茶为题誊写下来。正是一心俩叶山泉水,四两清风,五缕日光晴。六杆爽朗翠竹,七株芬芳杜蘅,八步陶然亭。酒菁品罢人犹香,拾得茶声。

    李举人把令牌拿出来,交给年轻人。伯涵和仲良推让着给了秦越。一则他是客人,再则秦越也年长两岁。秦越见此,也只好收下。然后他转身对着举人说“既是如此,我便行令。但请老爷做主,包括老爷太太在内,各人都要听行。”

    李举人见他正规行事,正合心意,高兴地说“那是那是。”

    秦越接着说道“我想有雅有俗,可谓雅俗共赏。何不以茶园、茶花、茶叶、茶枝、茶根为题,拈成纸阄,随人抓去,抓着什么就写什么。要求只有一个,必需写成竹枝词。以刘禹锡诗为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这样岂不热闹一些?”

    秦先生听了笑着说“这多不好,我们这么大岁数,郎啊妾的如何说的出口。”

    李举人兴致正高,拉住他的袖子说“这有何妨,又没有外人,还怕取笑?再者说你还不一定能拈着呢。只管写出来抓着看吧。”

    福来托着盘,当众把八个纸团放好,在人们眼前摇晃几下,然后盖下一块丝帕,从老爷开始,依次各人抓去。

故园独家发布于女性小说专业网站-都市言情小说,首发网站后续章节更多、更全,都市言情小说已开通手机网站,m.dushiyanqing.org完全与网站同步更新,方便您随时阅读喜爱的小说。
最近阅读纪录:最近阅读纪录:
发表书评:
返回书目|推荐本书|加入书架|标记书签返回顶端↑
Copyright (C) 2002-2009都市言情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收录第1卷 第六章 初相识尊卑可同命 再回眸主仆竟连心(一)-故园、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